APP下载

基于SCI的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9-04-03刘宝刚李晓玲闫素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年2期
关键词:系统安全发文可视化

刘宝刚,李晓玲,闫素英

0 引言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的用药安全越来越被医院所重视,用药安全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指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疏失,这些疏失可导致患者发生潜在的或直接的损害[1]。在美国,医疗失误中用药错误所占的比率为24.7%,英国为22.2%,荷兰为21.4%,澳大利亚为19.7%,加拿大为17.3%,新西兰为9.1%[2]。目前,国内外许多医院将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应用于用药错误的防范和管理,在电子处方系统嵌入了关于潜在临床用药风险和用药错误的安全警示,如潜在不适当用药、药物配伍、相互作用、临床危害、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等[3]。

本文旨在检索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相关的文献,探究各国家/地区、机构以及研究者等在安全警示这一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影响作用,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全面化的视角。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检索式:TS=(safety alert OR safety warning),TS=(order entry systems,medical OR medication alert systems OR alert system,medication OR medication alert system OR system,medication alert OR alert systems,medication OR 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 system OR 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 system OR CPOE OR computerized provider order entry OR 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 OR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OR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OR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s OR decision supports,clinical OR support,clinical decision OR supports,clinical decision OR decision support,clinical OR CDSS),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4日,检索年份为1986-2018年。使用ISI Web of Knowlodge网站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包括国家/地区、机构、来源期刊、研究者、文献总被引、年均被引等。

数据分析采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其是由美籍华裔学者、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应用软件。Citespace基于JAVA平台,根据寻径网络算法和共引分析理论等对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共被引关系、研究热点、前沿方向以及研究地理可视化等[4-5]。

2 结果

2.1 初步分析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得到文献463篇,英文文献455篇,占文献总数的98.27%。研究方向主要为医疗信息、卫生保健科学服务、计算机科学以及药理学与药学等。下面对检索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分析使用ISI Web of Knowledge网站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2.1.1 年发文量和年引文数 图1为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年发文量情况,可见发文量在逐年增加,在2009-2011年爆发式增长,之后发文量呈平稳状态。图2为年引文量情况,逐年递增,可见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在快速发展。由图1、图2可知,年发文量及引文量均较少,表明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1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年发文量情况

图2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年引文量情况

2.1.2 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地区和机构 发文数量的国家排名能够反映各国家/地区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深度及先进性。表1为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地区列表,可见美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数量最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中国仅为第16名。表2为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机构列表,可见其中有9个机构属于美国,进一步证实美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核心地位。机构发文量排名可以显示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热点机构,方便各研究者寻找研究学习和合作的目标。

表1 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地区

表2 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

2.1.3 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期刊和研究者 表3为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可以反映出对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有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的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发文量为67篇,占14.5%,远远超过发文量为35篇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表4为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者,可以看到研究者来自5个国家,其中5位来自美国,2位来自德国,其余3位分别来自荷兰、韩国、瑞士。美国的BATES DW文章数为35,是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先驱。

2.1.4 高被引文献 本研究使用Web of Knowlodge网站的检索结果分析功能,发现共有6篇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高被引文献,其中5篇为美国研究者发表,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被引次数为273次,见表5。

表3 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

表4 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者

表5 领域内高被引文献

2.2 可视化图谱分析[6]根据软件的不同操作,每个节点代表1篇研究文献、1个国家、1个机构、1位作者等,节点间的连线代表节点与节点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越粗,表明节点间关系越紧密,它们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可能性越大;连线的颜色代表2个节点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最早年份[7]。Citespace软件中,被引分析中的引文年环代表某篇文章的引文历史。引文年轮的颜色代表相应的引文时间,1个年轮厚度与相应时间分区内引文数量成正比。

利用CiteSpace提供的词频探测技术,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Burst term,突现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依靠词频的变动趋势,而不仅仅是频次的高低,来确定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8]。突现的关键词可在可视化图谱中通过红色进行标注,代表关键词的爆发性。一般认为,突现率高的关键词就可以代表研究前沿领域[6,9]。

2.2.1 文献共被引时间线图 文献共被引时间线图(图3)中每个主题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在发生变化,早期的研究主要为#1电子警示系统、#3复杂适应性医疗系统、#9医师信条,而目前的研究主要为#0肌酐清除率再设计、#4电子化医嘱录入系统和#8急诊科等。研究主题的转变显示出警示的内容更加具体化,针对一个具体的科室或者具体的问题进行警示,针对性更强。该图谱的Q值为0.555 3(>0.3),表明聚类视图不同集团之间有明显差异。

图3 文献共被引时间线图

2.2.2 机构可视化分析 在发文量前5位的机构中(图4),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居于首位,另外的4所大学包括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医院、华盛顿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等,5所机构均属于美国,表明了美国在此领域内的优势地位。但网络中仅有美国的布莱根妇女医院、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的中心度>0.1,其他机构中心度均<0.1,说明各机构与其他机构的合作非常有限,存在着一定的学术壁垒问题。

图4 机构可视化分析图谱

2.2.3 期刊共被引分析 对期刊进行被引分析能够表明各期刊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内发表的文献量和文献质量高低,从而揭示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核心期刊分布。以被引期刊为节点,运行Citespace 得到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重要刊物。由图5及表6 可见,共被引文献最多的期刊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等。

图5 期刊共被引可视化图谱

表6 前10 位共被引期刊

2.2.4 研究热点分析 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一般通过关键词分析。分析节点为关键词,通过软件数据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见表7。进行聚类并提取关键词自动生成聚类标签视图。CiteSpace 能基于词频分析法的原理统计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及不同关键词之间共现的频次,并以可视化的方法将关键词的频次大小和聚类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从中可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10]。

表7 数量前10 位的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

本研究以关键词为节点,运行CiteSpace 对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高频关键词分析:“系统”频次最高,其次是“医嘱录入”、“临床决策支持”、“安全”等。 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图6)。根据每一类所包含的关键词及指引的文献进行解析,归并相似类别,最终得到#0潜在药物相互作用、#1用药安全、#2系统回顾、#3门诊患者设施等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热点话题。

图6 关键词时间线图

2.2.5 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ier)”这一概念由普赖斯于1965年提出[11],是指研究者引用新近发表的文献的趋势。研究热点并不代表研究前沿,而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往往成为一个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对于前沿的追踪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选取高突变度关键词(突变度排序前7位),来确定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高突变度关键词:“不良药物事件”、“电子健康档案”、“错误”、“安全”、“预防”、“事件”、“警示”。这7个关键词分别是其对应时期的研究前沿领域。见图7、表8。

图7 关键词Burst图谱

表8 高Burst关键词

2.2.6 国家/地区可视化分析与地理可视化分析 国家合作网络中节点代表不同的国家,每个节点以同心圆环表示,圆环的大小与所代表的国家的研究成果数量正相关,每一个同心圆环厚度与不同年代的发文量正相关;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则表示合作的强度越大[12]。国家/地区国际合作网络分析(图8)表明,美国处于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荷兰、英国和德国。此外,使用Citespace地理可视化合作网络模块,在Google Earth的全球分布地理可视化结果显示,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主要在美国、欧洲和韩国,其中美国的研究最为广泛,而中国的研究很少,且缺乏影响力。

图8 国家/地区可视化分析图谱

3 讨论

从整体的研究文献量和引文量来看,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领域处于发展阶段,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占据主体地位,是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先驱;中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较为滞后,发文量排名仅为16名,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机构有9个机构属于美国,证实美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为首。布莱根妇女医院拥有一流的学术资源和医疗队伍,是全球产生诺贝尔奖最多的医院,代表了世界医学技术研究的最高水准。布莱根妇女医院开发了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CPOE)以预防用药错误,成为美国通用的安全规范。而中国目前尚无机构或刊物进入国际前沿,说明国内的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仍处于落后阶段。为早日与国际接轨,应多关注这些顶尖机构和期刊的研究成果,及时捕捉学科动态、掌握最新科研热点。

本研究通过期刊分析,得出10 种刊物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为首,该期刊5年影响因子3.971,是健康信息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同行评审杂志,发表文章集中于健康创新信息学系统和研究。该杂志也是载文量最多的期刊,这为研究者投稿提供了指引。

发文量最高的研究者是哈佛医学院的教授BATES DW,他证明了通过实施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医院的药物安全性可以得到显著改善[13];其共发表600多篇文章,是患者安全和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中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人员,其h指数(将论文依被引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h指数第“h”个论文的施引文献数≥“h”)为115。他的科研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参考对象。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安全、系统回顾、门诊患者设施等研究,这些研究热点为研究者有针对地推进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提供了借鉴。研究前沿是“不良药物事件”、“电子健康档案”、“错误”、“安全”、“预防”、“事件”、“警示”等。

本研究仅对来自SCI数据库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收集的文献数量有限,通过CiteSpace软件图谱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结语

本文的文献分析为今后开展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课题提供了全景式的角度,展示了潜在的研究者和合作机构及研究前沿,对今后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起到指导与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系统安全发文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
思维可视化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安全隔离机制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铁路信号系统安全输入输出平台
户用光伏系统安全防护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