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与文化传播思考

2019-04-01刘蓉

出版广角 2019年4期
关键词:读物出版物传统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能够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为研究核心,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传播建议。在出版层面,我们应将重点放在解决思想意识、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在文化传播层面,我们则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内在价值和其中深意,做到上下贯通。

【关  键  词】传统文化读物;图书出版;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刘蓉,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院报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4.011

在全面学习与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今天,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被提到新高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古代哲学思想、文学著作、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备受关注,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也表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实际上,这些改变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在传统文化出版事业上的投入和改革。

一、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出版与文化传播现状

1.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出版情况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有道家之哲理、儒家之仁智、兵家之计谋等,这些都耐人寻味,引人深思[1]。这些内容在现代出版物当中都能够被找到,出版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式之一。笔者通过归纳和总结,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情况,具体划分为史学出版物、古籍出版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出版物等几个方面。在史学出版物方面,近年来,《中国大历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等出版物大热,它们用现代的眼光去解读历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古籍出版物方面,从当当网的古籍分类来看,古籍出版物归类为经部、史类、子部、集部等,足以证明近年来我国出版领域对古籍读物出版的重视程度。民族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内容较多,包含少数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使得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空间得到拓展,研究体系逐步形成。

这些出版读物都说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情况。不可否认,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虽然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但在发展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质量逐渐下降,出版物种类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精装书华而不实等,这些都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

2.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文化传播情况

出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而在这种文化活动当中,文化传播是重要一环。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出版情况来看,出版内容呈现多元化状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保障。出版物本身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则是借助图书销售的方式得以体现,使得受众群体能够感受到出版物本身的文化形态和传播价值[3]。

现阶段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文化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其一,发散传播。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由于文化传播受到地域的影响,图书出版的辐射面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其二,交互传播。传统文化出版物的内涵丰富,想要展现和传递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元。交互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加强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传播的目的。交互传播模式的传播种类包括向上传播、向下传播以及平行传播三种。其三,循环传播。出版物能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及特定的人群当中流传,或者经过加工、改造之后被赋予新的内容,从而达到循环传播的目的。这种传播方式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少见,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体现不同的价值,但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传播模式,都需要面向广大读者。从读者对传统文化出版物文化理解层面出发,我们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编辑在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的内容解释方面做得并不好,特别是一些史学出版物,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到位的解释,使得读者对其理解出现偏差,很难形成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编辑对传统文化出版物深刻意蕴的阐释不够准确,在全面实现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传统文化出版物的文化传播不单要对内传播,还要对外传播,为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奠定基础。一旦出版物的深刻意蕴阐释不够准确,势必造成读者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出现问题。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文化传播情况来看,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文化层面的上下贯通关系并未形成[4]。

二、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建议

1.增强传统文化本位意识

针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增强传统文化本位意识。出版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出好书、出精品成为出版业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要增强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对著作权进行有效保护,根据既定方针不断强化出版物的质量。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时代印记,借助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能够达成文化传承的目的。一旦传统文化本位意识缺失,传统文化读物本身的价值会大打折扣,从而偏离文化传播的目标[5]。

2.编辑的自身建设

编辑是出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展现,能使优质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编辑要坚持正确的文化趣味、文化导向、文化选择,只有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才能够为读者展现优质的文化形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当然,编辑也需要以“读者为中心”,对自己严格要求,执行高标准,积极参与到出版活动之中。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以出版物的形式将精神内涵呈现在世人眼前,其中的价值毋庸置疑。编辑的自身建设对促进出版物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能避免劣质出版物的出现。

3.严格执行出版管理制度

为解决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乱象,提高出版质量,我们需要严格执行出版管理制度。严格出版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编辑流程的管理。对编辑加工的具体步骤进行有效管理,能使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更加规范,层层审核可提高图书的质量。出版机构应负主要责任,保證审核过程的严谨性,把好出版质量这一关。另一方面,对出版物各项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处理。出版社要在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做到细化管理,具体如制定准入制度、选题论证制度、稿件审核制度等,以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并严格制定责任编辑、责任校本、样品检验、成品评审以及次品召回等相关规定[6]。

4.敢于打破传统寻求创新

传统出版业需要寻求多样化出版和创新出版的新路径,走出一条发展创新之路。在多样化出版方面,传统出版要与新媒体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和平台,在互联网、移动终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多方面寻求发展。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作为近年来的热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若与出版领域融合,可让读者沉浸在书中所构建的虚拟环境当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将出版价值进一步提升。在创新出版层面,出版社要充分了解当前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不单单需要在国内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做出创新,更要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和碰撞当中,以出版为手段,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可通过深入阐释和有效翻译,让优秀传统文化出版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文化传播思考

1.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解释工作

要想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中的文化得到传播,前提是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解释工作,使得“居于上者”更容易被理解。这里提到的“居于上者”,指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想要表达的思想。当前,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呈现“井喷”态势,出版物数量急剧增多,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未起到全面推动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读者很难在出版物中找到认同感。对此,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读物中的思想做好解释工作,使得更多读者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论语》为例,出版物主要介绍的是孔子的言行,表现的是深层次的哲学思想,读者通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学习先贤的先进思想。编辑要对《论语》做好解释工作,在对内的文化传播中进行深层次解释,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如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版,虽然从严格意义来讲,其并未能完全诠释《论语》,但其中的独到思想和今天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一种对优秀传统的新理解和有效继承,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新的价值[7]。这类出版物的出版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走得更远,文化传播效果更加显著。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编辑要做好翻译工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做好解释,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出版相应的英译本,既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翻译中遵循西方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

2.传统文化图书出版要明确其中深意

大众类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对“居于上者”做好解释,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居于下者”,即展现图书的文化内涵。从前文提到的文化传播路径来看,传统文化读物出版所采用的传播路径,只有读者对图书的内涵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称为有效。对国内读者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本身应能够体现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本位思想,将其中的内涵和精华展现。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当然,在多渠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下,读者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物的渠道增加,良好的知识获取环境,赋予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空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进行文化传播,出版物通常以介绍通俗文化为主,如介绍中医养生、中国建筑、中国书法以及中国传统风俗等。通过这些出版物的对外文化传播,受众更能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出版要做好创新,探索文化传播的新思路,做到上下贯通,以传统文化出版物为纽带,理顺传统文化、出版物以及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原彦平.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的新任务——以古籍整理出版为中心[J]. 出版广角,2018(10):10-13.

[2]赵蓉涛.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开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新时代[J]. 中国编辑,2018(3):10-14.

[3]余佐赞. 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的春天[J]. 出版广角,2017(23):40-41.

[4]赵盼超,赵鑫. 新时代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创新探析[J]. 出版参考,2017(12):5-8.

[5]赵丽,石开玉. 建设文化强国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32-34.

[6]刘燕飞. 傳统文化图书出版“走出去”的文化传播思考[J]. 出版科学,2014(1):50-54.

[7]杨军. 试论传统出版文化与现代出版文化的关系[J]. 现代出版,2013(3):61-63.

猜你喜欢

读物出版物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7年出版物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