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类型文学的旗帜?

2019-04-01

东方企业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文科幻文学

文学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越来越走向前所未有的泛化与分化。在传统的严肃文学之外,由网络平台催生的类型小说,则是其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板块。《鬼吹灯》《后宫》《杜拉拉升职记》《藏地密码》……畅销书排行榜被各种类型小说占领,每一本超级畅销书都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读者。无可厚非,类型小说已然成为了当代文学发展的一大新亮点。

现在的长篇小说领域,其主要构成基本上是严肃文学与类型小说两大类别,甚至形成了两种写法、两类阅读的明显分野。这种类型文学的方兴未艾,虽然使文学生态更显多元和多样,但生动而纷繁的发展中,也潜藏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加以关注。

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的说明,“类型文学”是这些年从网络到市场逐渐流行起来的,它其实就是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写作的另一种说法,是把通俗文学作品再在文化背景、题材类别上进行细分,使之具有一定模式化的风格和风貌,以满足不同爱好与兴趣者。类型小说的兴起与持续,至少有写作、阅读与市场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合力主导。尤其是阅读趣味不断发生分化之后,不同的趣味与需求都需要满足,这是类型小说所以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类型小说到底有多少类型,因为区分不同,看法并不统一。

结合现有的作品类型与流行提法,360百科词条显示将类型文学归纳为十个大的门类,也就是:官场\职场(如《杜拉拉升职记》《浮沉》);架空\穿越(如历史题材、皇帝戏);武侠\仙侠(如大量模仿金庸之作);玄幻\科幻(如宇宙文学);神秘\灵异(如《新西游记》之类);惊悚\悬疑(如侦探文学、盗墓文学);游戏\竞技(如游戏攻略);军事\谍战(如打仗、间谍、武器系列);都市\情爱(如打工文学、爱情肥皂剧);青春\成长(如中学生文学)。如果再细分,还会更多。

类型小说过去主要流行于网络之间,现在除去网络之外,还伸延到了传统文学的期刊与纸质出版等领域。通常的传播方式是,先在网络与线上造成一定影响,然后再做延伸产品,如改编影视、改编游戏、纸质出版等等。

大约从2010年开始,类型小说转化为纸质出版的力度加大。这不仅造成了年度长篇小说出版总量增大到3000部以上,而且带动了写实类的职场、官场小说,虚构类的穿越、玄幻小说的持续行销。

而自2015年广电总局发布“一剧两星”政策以后,影视制作公司多变得谨慎,不敢轻易开拍新作品。同时,在好剧本匮乏、题材濒危的情况下,国产电视剧开始热衷于借助网络寻找故事,很快拥有较高知名度和深厚读者基础的网络小说成为各大影视制作公司争相追捧的对象。从最初的网文IP改编电视剧或者电影,到后来的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网文IP现已成为影视剧本的最大来源。网文IP改编的电视剧在社交媒体及视频播放平台的数据表现都非常好,自带粉丝光环的网文IP电视剧实力不容小觑。大量原著粉和较高知名度的IP不仅能够节约营销成本,还兼具风险小、回报高的特点。从市场反馈来看,网文IP改编的电影票房表现比较突出,用户充满期待。此外,热度较高的网文IP还会接二连三的进行创作开发,后续改编电影票房表现同样不俗。

游戏行业亦然,伴随着整体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网文因为得天独厚的内容优势被改编成游戏,IP概念备受追捧。一方面网文较长的更新周期能够支撑游戏的后续更新,延长游戏寿命,另一方面影游联动能够极大挖掘用户价值,全产业链相互借力,也因此大大提升了IP效应。

网文IP改编动漫历程已久,极大丰富了动漫作品的内容表现。从目前发展来看,网文IP改编动漫会因术业有专攻而由多方协同参与,共同开发,后期凭借凝聚的作品人气进行下游的衍生开发,全维度考量进行IP开发。

目前,类型小说虽然总体上还不失其多样化,但最为走俏和畅销的,则主要集中在都市、玄幻、仙侠三大类别。据起点中文网最新推荐票榜总榜排名,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是来自作者高楼大厦的玄幻连载小说《太初》,而在该榜前二十排名中,玄幻类共占据6个名额,仙侠占据10个名额;而在另一会员点击榜总榜中,玄幻占据9个名额,都市占据6个名额。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资本、IP概念盛行的当下,科幻文学作为类型文学的一大分支,近几年的兴起也显得尤为飞速,特别是今年春节档期,国产科幻的运载车横空出世,更是一路爆红。《流浪地球》46亿的高票房,二刷三刷的粉丝不断,从冷门题材到大爆款,似乎就隔了一张电影票的距离。科幻电影导演张小北说,国产科幻这回不是迈出一小步,这叫“大劈又”。的确,《流浪地球》现象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类型来说,算是个利好信号。有人说,从《三体》频繁获奖起,国内科幻文学的春天已至,而“当局者”却也各有各的忧虑。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创意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对资本过度介入造成弊端的担忧,“大家都没有在认真写作了,作者们都在急着写剧本,电视剧的、电影的,实际上把真正的、扎扎实实的创意全部扔掉了。从长远看,这是一种破坏,除非有人能不受大环境的影响,继续沉淀下去做科幻。但现在稍微弄点什么,就有人给你钱,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住的人太少了。”

但这似乎也并非是仅靠个人坚持和沉淀就能解决的,新生代科幻作家焦策就曾表示过自己的失落,“在当下,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中国科幻文学对作者和读者的门槛都较高,需要数学、物理、逻辑等多学科知识,确实是小众的圈子。”科幻文学的高冷现状从当下的科幻类出版物市场上也有着直接的反映。细观中国科幻图书市场,乱象频出,大部分科幻图书是不需要支付版税的公版图书,其中借科幻之名行圈钱之实、粗制滥造的科幻书籍也不在少数。在少有的几个出精品科幻的出版社中,又以出版国外引进图书为主,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科幻作家的优秀之作非常之少。根据当当、京东两家网上图书销售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本土科幻书籍的销售情况,比如《三体》在当当约62万册,京东约61万册;2017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作品、著名女科幻作家迟卉的《2030·终点镇》却问津者寥寥,而这部作品被国内科幻界公认为近年来质量相当不错的一部作品。据介绍,《科幻世界》杂志目前的发行量约为15万册。这也基本反映了我國目前科幻出版的现状,极少数作家一枝独秀,其他人则艰难生存。

总的来说,相较传统的严肃文学,对于新兴的类型文学,不乏读者会认为其内容缺少了一份厚重与沉淀,因而减少了接触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军事类题材、历史类题材、后宫类题材的一些作品中,一些类型小说家也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才情,使得这些类型小说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都具备一定的质量。这也表明,类型小说作家,文学造诣上也许并不一定全面,但因为情有独钟,术有专攻,不排除会在某一方面的写作上,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施展自己的特别才情,写出带有经典元素的佳作力构来。总体来看,类型化的作家因为尚年轻和未定型,可能还会有新的成长与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而走向分化,走向成熟。而这种成长与成熟,显然既需要文学批评的助力,也需要与传统文学的接轨。

作为国内首个直接面向华语网络文学和类型小说的文学大奖——“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中,15部作品分获金、银、铜奖,其中,劉慈欣《三体》摘得金奖;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龙一的《借枪》,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猫腻的《间客》获得银奖;孔二狗的《黑道悲情1》,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桐华的《步步惊心》,李西闽的《腥》,李可的《杜拉拉大结局》,阿越的《新宋》等获得铜奖。可以说,“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对近年来类型小说进行了一次系统梳理与认真选拔,各个类型的优秀之作,都被一一遴选了出来,反映了类型文学创作近年的已有成果。因为类型文学兴起的时间较短(10年左右),并游离于主流文学的关注视野,所以没有设立这一方面的奖项。这次的类型文学评奖,是在这个庞大的文学领域首次设奖,可以说弥补了这一方面奖项缺失的一个空白。它的设立与开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为类型文学正名的意义。

从目前类型文学的现状与走势看,未来类型文学的发展,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一些类型逐渐超越原有的题材范畴,向跨界延伸,使一些类型逐步融合,如现在的职场与官场,已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迹象。这样的跨界发展,会使类型文学较之过去视野更为宏阔,内合更为宽泛。还有就是一些类型文学作家,会借鉴经典文学的因素,向传统文学致敬和靠近,使类型小说的文学性更为增强,生命力更为增长,影响力更为增大。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潋紫的后宫小说等。如果这一切越来越成为一种大的潮流的话,类型文学就会成为与传统文学互动、互竞的一个新兴文学力量。

不过也有人对网文冲击下的类型文学发展不抱乐观,小Z便是其中一员。目前在国内某知名游戏公司负责脚本创作的她,不仅是一名骨灰级的科幻迷,同时也是网络小说阅读平台的深度用户。读博期间,写小说和“扫文”是她课余最大的休闲活动。在她看来,网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对于类型文学甚至于文学来说可能只是阳光下看起来很美的泡沫。

“网文管你什么题材,都可以走自己的‘爽文套路,而且读者吃的就只是这个套路。所以哪怕再发展,产业再赚钱,也不可能把科幻、武侠这类本来就有一定受众群体的类型文学发扬光大。我们游戏行业也是有这样的困境,因为大多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不会在意这点,反正还有国外的小说可以看、国外的游戏可以玩,说直白点,国内产出者的死活其实是没那么重要的。”

小Z的悲观论调不由让人想到“武侠宗师”金庸去世时刷屏的“此后再无江湖”。虽然金庸在《鹿鼎记》后便宣布封笔,但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对武侠迷们来说却有如定海神针。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魔幻、修真等类型小说迅速上位,挤占了武侠小说的阅读市场。除了如今的武侠小说创作者难以超越前人之外,这与网络文学带来的全新阅读模式也不无关系。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类型阅读的付费模式直接跳过了传统纸质出版的流程,实现作者到读者点对点的互动。写作的门槛降低,只要有时间,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各种小说类型、故事架构和行文风格的作品都唾手可得,读者的选择实现了极大的丰富。

网络阅读也根本性地变革了作者获取稿费的方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作家赚取稿费的方式都停留在报刊连载或者纸质出版的阶段,与现在作家大相径庭。如今一部小说在某网站上线后, 当读者阅读完十几万到几十万字的免费部分后,就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付费阅读之后的内容,大约每千字3分钱。虽然单价不贵,但是网络作家依靠巨大的阅读量和日更数万字的产出,堆叠出数字巨大的稿费,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作者都是年收入千万级的网络作家,他们所写的作品,没有一部是纯粹的武侠题材,但他们获得收益的方式却直接而快捷。

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也倒也不难理解小Z所说的“类型文学死于网文”。其他国家的创作者,哪怕再优秀,都不可能具备复制金庸的能力,因为武侠是中国特色的;即便是科幻这类世界大同的题材,没有本民族的特色,那也就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文化作品一旦丧失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核, 自然也不可能成为经典,更加不要提文化的生命力。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融入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流浪地球》亦向我们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网文科幻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