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作文周刊》的情缘

2019-04-01胡传亮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点教书育人化学

胡传亮

最早认识《作文周刊》是在1982年。那时,我还是一个刚到城里上学,拘谨青涩、勤奋好学的穷学生。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想写好作文,想考上好大学吗?《作文周刊》,专门辅导写作的,一年才几块钱,谁要订啊?”不少城里的同学站起来,争先恐后地挤向老师,你半年,我一年,争着订购,忙得语文老师团团转。我犹豫了半天,掏出身上仅有的三块钱,也订了一套。要知道,我當时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五块钱啊!

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作文周刊》的出现,好比雪中送炭。每一期报纸来了,大家都如饥似渴,一睹为快,然后,再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

那年,我考上了师范类学校,毕业后,进入家乡的重点中学,教了语文。我也像当年的恩师一样,拿着一张《作文周刊》,笑眯眯地向同学们介绍:“《作文周刊》,专门辅导写作的,谁要订啊?”然后,我的学生们早读时拿着《作文周刊》,吃饭时拿着《作文周刊》,晚自习写作文时,也拿着《作文周刊》……

我很喜欢写作,工作之余,就给《作文周刊》投稿。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自己在《作文周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很多网站收藏,被很多同行点赞,看着看着,双眼有点湿润。非常感激《作文周刊》给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有机会将自己关于写作的心得发表,并广泛地传播。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2013年,因工作变动,我与《作文周刊》失去了联系。我从初一教到初三,再回到初一,居然一篇作文指导类的文章都没写,我的笔生锈了!

转机再次到来!2016年9月,教完《济南的冬天》,一名学生模仿课文写了一篇日记《海南的冬天》。我读后,赞叹之余,也为这样优秀的作文没有展示的机会而怅然若失。茫然中,我坐在电脑前,胡乱搜索着,突然,一条《作文周刊》初中版的信息闪现出来,真是既惊又喜。我连忙复制初中版的电子邮箱,将学生的作文发了出去。

鼠标轻轻一点,让我重新找到了组织,回到《作文周刊》的温暖怀抱。很快,编辑老师给我回信,并向我约稿,重新唤醒了我的写稿热情。短短半年间,《难忘的经历》《童年“鸡”事》《师爱如海》等一批稿件被印成了铅字……

在新的学校,我除了带课,还要兼做校刊主编,很忙,写稿只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可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因为《作文周刊》给予我信任,也给予我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每当邻居们相约江边喝茶、海边垂钓时,我都会躲进小楼,敲着键盘,敲着过去的记忆,敲着现在的热忱,敲着未来的畅想,此乐何极!

致敬 湖北恩施,56岁的周文田和57岁的周美成教书育人30多年,帮助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随着城镇化发展,从2015年开始学校变成教学点,学生越来越少。如今,太坪龙教学点仅有二年级12名学生,朝南教学点一年级8名学生。但为了孩子们,他俩仍在坚守。

网罗网语

@阿拉神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我们小学一共四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两位老师。老师一直坚守在我们的小学校里,默默地付出,拿出自己微薄工资的一部分奖励我们。虽然那时候很艰苦,但是那时候的记忆是最美好的,感谢山村教师们的努力与坚持,谢谢你们!

@草莓味酸奶: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不容易!

有趣 说着流利的中文,制造出很多新颖有趣、令学生惊呼的化学实验场景……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凭借一个个奇妙的化学实验走红网络。他来到中国22年了,学术有成后爱上网络直播。他说:“希望能给孩子科普化学知识,让更多人爱上化学。”

网罗网语

@宇航员:向更多的人展示了科学的魅力,值得称赞!

@十字路口:化学实验其乐无穷。我喜欢上化学就是从化学实验开始的。

@永远是军人:普及科学知识,让我们的青少年更爱科学。

猜你喜欢

教学点教书育人化学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