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对农业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的影响及教学改革探讨

2019-04-01孙志远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讲授法语种环节

孙志远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慕课是由英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MOOC中文直译而来,是在教育理念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1-3]。其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集合著名高校优质教师的视频课程于一身;二是不分国籍和地理位置,向所有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权限等。在农业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合理地引入慕课课程,并根据慕课资源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从根本上弥补自身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缺陷,进一步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

1 农业高校小语种专业引入慕课的必要性

慕课虽然是一种海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具有诸多优势,但慕课在国内农业高校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多用于实验性教学,或对学生的自学加以指导,慕课远远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其主要原因在于讲授法是高校主要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进行授课。而慕课同样也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相同的课程,除了教师人物不同外,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几乎是相同的,因此就出现了教师课堂教学与慕课课程教学之间重复的问题,使教师难以加以有效选择。

尤其对于农业高校的动物医学等农学相关学科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为在慕课方面,首先农业学科的发展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国外农业相关研究对国内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较低,致使慕课课程可选的范围主要以国内为主。而在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农业高校数量本身也并不多,录制的慕课课程种类和数量也较少,影响了师生对慕课的选择。在高校学科自身教学方面,各所农业高校都有非常明显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较为完善,凭借现有的优良师资条件,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以上两种因素相互叠加使慕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农业高校小语种专业在慕课课程和学科自身情况方面则不同。如在慕课方面,小语种专业以国外的慕课课程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小语种慕课课程作为教学选择;在学科特点方面,小语种专业显然不是农业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强势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较为薄弱,人才引进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凭借现有的师资队伍仅能够满足学生最为基本的学习需求。可见小语种专业慕课资源的“优”与专业自身条件的“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引入慕课课程资源,凭借他山之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小语种专业自身教师授课能力不足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教学法的调整

讲授法是各高校主要甚至唯一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和弊端均在于教师的授课能力与学生学习效果是否成正比,这也正是农业高校农学相关专业适宜讲授法、小语种专业不适宜讲授法的根本原因。尤其慕课课程插入后,讲授法在授课内容和进度上与慕课课程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因此慕课资源引入后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根据小语种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和慕课资源的特点,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适当引入微课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2.1 微课环节

教师先对慕课课程进行全程学习,然后录制微课,简明介绍本次慕课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2 慕课学习环节

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慕课课程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将此作为学生平时表现评分的依据[4-6]。

2.3 测试及分组环节

测试及分组环节由学生测试和测试成绩分组两部分组成。在第1部分,教师根据慕课的内容提出多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7]。测试完成后,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即分为成绩合格和不合格2个学习小组。

2.4 扩展慕课学习环节

扩展慕课学习环节的设置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进行合理指导。如在上一环节学生答题情况较为理想反映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强,此时教师挑选出多门与本次慕课具有一定关系的其他慕课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扩展学生学习视野;相反若答题情况较差则要求学生再次对本次慕课课程进行学习。

2.5 学生课堂讨论环节

学生对慕课课程学习、理解和消化吸收后,进入课堂讨论环节。教师提出与慕课课程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6 慕课核心知识课堂学习环节

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快进的方式选择慕课内容与之相关的部分,在课堂上播放。在播放的同时,教师通过举例等方式对慕课课程内容加以扩展,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3 教学效果

3.1 资料与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朝鲜语系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朝鲜语作为授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2组,每组学生各26例。2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成绩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教改组学生引入慕课课程资源,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3.2 观察标准

观察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学习体验。包括教师授课能力评分、教学环节设计评分、课堂氛围评分和学习积极性评分等。评分区间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体验越好。(2)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分为完全理解、基本理解、部分理解和不理解4种。学习效果良好率为完全理解和基本理解之和。(3)学生旅游朝鲜语课程的期末成绩。

3.3 数学统计

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表内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3.4.1 学生学习体验评分结果

学生学习体验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在教师授课能力等4项比较中教改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学生学习体验评分结果

3.4.2 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及期末成绩比较结果

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及期末成绩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在理解率和期末成绩两方面比较,教改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及期末成绩比较结果

4 结语

慕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Douglas Engelbart首次提出的[8]。最初由于受到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制约,长期以一个概念的方式存在,应用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但近年来,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完全普及给予了慕课良好的发育土壤,短短十余年慕课已经发展成熟,其中比较著名的国外慕课平台有Coursera,dX和Udacity等,以上三者也被称为慕课领域的3巨头,国内慕课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MOOC学院和学堂在线等[9,10]。

慕课的诞生本应该给高校传统教学带来一场革命。近年来,慕课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讲授法是我国高校主要的教学方法,在相同课程下,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进度与慕课课程基本是相同的,因此使慕课在定位上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即无论以教师还是慕课作为教学主线均会影响另一方面的存在作用和价值。尤其在农业高校,对于农学相关专业来说,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较为完善,通过本校自身的力量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对慕课的需求较低。但在农业高校的小语种专业则不同,专业内部教师职称、学历和年龄均弱于农学相关专业,凭借现有教师条件开展教学无疑放大了讲授法的弊端和缺陷。

对于农业高校小语种专业来说,短期内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引入慕课来弥补自身不足。同时考虑到讲授法授课内容与慕课内容的重复性,必须对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根据慕课资源特点,采取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调整学生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生课外时间作为教学的主体。这样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慕课课程。相应地在课堂上将以往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转变为学生讨论和解答问题的环节,由此将慕课定义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从根本上解决讲授法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之间的矛盾。

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慕课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插入微课教学环节。插入微课的目的在于利用其录制简单、内容主题凸出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将微课作为学习的前程引导,如在微课环节预先提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对慕课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讲授法语种环节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教学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