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

2019-03-30雷勇韩路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研究生

雷勇 韩路长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研究生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增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且不同学科类如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探讨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构建合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是社会中的每个人所期待和追求的,因为它是一个人有效学习、工作、生活的最大资本。那何谓健康?在很久以前,大家都狭隘地认为,健康就是人的身体健康,直到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明确定义:健康包括軀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由此,社会各界对人的心理健康开始重视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者和输出者,对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有些忽视,这也是近年来研究生因为心理问题频频出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在当代中国的大部分高校里都没有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别说是去开设针对各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了。虽说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但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在新的阶段会面对新的、专属于研究生的各类问题,比如在学习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难度明显高于本科;在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方面,研究生阶段也远比本科阶段时复杂;大多数研究生还面临着个人情感的困扰;对于未来求职的期望,研究生也明显高于本科生。因此,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是时代所需,亦是现实所需。

2.缺少一支完备、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或许是考虑到研究生的年龄长于本科生,又或许是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即有专门的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亲密指导,以至于学校乃至学院对于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都是极少的,研究生班主任的设置形同虚设,虽然各院系设有专门的研究生思政干事,但一个院系只有一个,且其职能范围广泛,心理健康教育职能也通常被忽略。而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更多的是关注研究生的学业进展,对于其他则极少关注。因此,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处于一直一种被人忽视的状态。学校更是缺少一支完备、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二、影响类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学业压力

虽说研究生同本科生一样都设置有专业课程的学习,但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性要强于本科生,课程的学习难度自然也高于本科生,且研究生的课程成绩直接与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相挂钩,这无疑给研究生的学习增添了不少压力。研究生除了课程学习外,还要跟导师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学术论文的撰写。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行,各大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在相应级别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要定期做学术汇报,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创新等。有研究表明,学业压力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1]

2.人际交往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所要处理的关系更加复杂,他们除了要处理与同学之间、与任课老师之间、与室友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处理与导师之间,与课题组师兄弟、师姐妹间的关系。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复杂、敏感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一年级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2]

3.个人情感

研究生所处的年龄段使得很多研究生开始有了个人情感的考虑和体验。但是情感本身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了研究生的情绪会随着这些不确定起伏波动,加上来自学业、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个人感情的处理也成了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

4.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面临毕业、就业的研究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不太乐观的就业形势,导致原本对就业就有较高期许的研究生就业压力也无形增大。就业压力大成了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其实关于本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也经历了从有到无,从选修到必修的过程,这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对高校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设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势在必行。

2.编著一套专属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然也不能再沿用本科时那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各大高校编著一套合乎各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研究生可以通过阅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然后学会利用这些心理知识调适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

3.建一支完备、专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前文已经提到,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无论是作为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导师还是专职的研究生思政干事和研究生班主任,其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都是被忽略的,即使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他们面对的群体也大多是本科生。研究生跟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接触也只是在其研究生入学不久后的一次心理测试上,此后鲜有交集。因此,要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得构建一个合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要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学院的党委书记、研究生思政老师、研究生班主任,研究生课题组的导师们。此外,这支队伍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要定期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要有明确的分工,要能有机的衔接。只有这样,这支队伍的功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4.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可以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来组织开展,也可以由学院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来组织开展,总之形式可以多样化,让研究生们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来了解学习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朱美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

[2]徐国立,董金梅.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7(2).

[3]防鸿志,崔汶.范会勇.挫折事件,抗挫折能力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

[4]杜娜,周洪芳.理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以地方工科院校理学院为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18(1).

[5]张丽莉,单友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

作者简介

雷勇(1981—),女,湘潭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现为湘潭大学专职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思政教育、法学理论。

韩路长(1979—),男,湘潭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现为湘潭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