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印迹

2019-03-30张莫桑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永泰石窟渡口

张莫桑

在中国的历史上,丝绸之路文化和黄河流域文化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两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就在白银。

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出发一路向东,自白银区进入白银市域内,经靖远县、平川区后从景泰县出白银,在白银境内整体蜿蜒呈“S”型。2000多年前,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一条伟大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东段主要在中国境内,而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线,其中北线便穿过了白银市。这两种厚重的文化,因人来人往而不断交流与融合,故事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消逝,但散布在白银的众多文物、遗迹却将人类的情感一点点刻录,这段文化也因而得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明王朝最后的重大防御体系“三足龟城”永泰古城

从白银市景泰县城往西十余公里,便可在一片茫茫戈壁中发现连绵的城墙,一座400多年历史的古城——永泰古城就赫然出现在眼前。明朝后期,朝廷积弱,内忧外患,蒙古鞑靼势力盘踞在今兰州、中卫、靖远一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兵部尚书李汶领兵攻击鞑靼部落,收复大小松山,后为保护这一难得的胜利果实,明王朝决定修筑新的长城防御体系,史称“松山新边”,这是明王朝最后修建的重大防御体系,而永泰古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永泰古城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城墙上有炮台12座、城楼4座,城下有瓮城、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如此完备的设计,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根据《兰州府志》的记载,永泰古城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古城周长约1.7公里,城墙高约12米,東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面各建一座瓮城,从天空鸟瞰,形如一只巨型乌龟,因此,永泰古城也称“龟城”。不过,若细细观察便会发现,以城门大开的西南瓮城为龟头,剩余三座瓮城仅能形成龟之“三足”,由此可见,永泰古城实则为一只“残疾的三足龟”。不过,这并非修建“失误”。据史料记载,永泰古城为兵备副史邢云路主持修建,邢云路是当时有名的天文学家,深谙天象、风水之道,这座形似“三足龟”的古城便是其依风水之要义而特别建造。在《诗·经尔雅·释鱼》中曾解释:“龟三足,贲。”永泰古城背依老虎山,因而古城与山合取“虎贲”之意。虎贲,从周朝始便作王室禁卫军的称号,表示其战斗力如虎般凶猛,后代也多以“虎贲”一词称呼军中骁楚者,而虎贲军更是无所能敌的精锐部队。在不断受到外敌侵扰的明后期,永泰古城借以此意,希望能抵挡他族入侵,永保国土安宁。

永泰古城是明边防的重要军事基地,城中曾经驻扎的士兵达到2000余人,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一一俱全。不过,古城的修建并未能延迟明王朝覆灭的时间,仅在37年后李自成就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就此灭亡。清时,永泰古城的军事功能被继续沿用,雍正年间,名将忠信公岳钟琪回乡祭祖,曾勘永泰古城,认为其徒有“外壳”而“不活”,于是,便在城内凿五井以补龟城之“五脏”,并在城北建“甘露池”,合称为“六腑”,使得这座城池更有灵气。然而,经过400多年狂风、黄沙的肆虐,如今这座古城已显荒凉。从西南门走进其中,古老的房屋、光秃的墙壁、横生的枯枝,像极了经典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场景,莫名地透出一股“悲壮”之意。尽管岁月磨灭了古城的大多数东西,但直至今日古城内部的布局依然一如初时:西南瓮城到东北瓮城相连形成了古堡的中大街,另有两条大街垂直于中大街分别向西北、东南两座瓮城延伸,共同组成了古城“两个错位丁字型”的街道基础结构,在此基础上,建多条平行小巷,民居就均匀地分布在这些小巷里。

永泰古城的民居为传统的塞外合院布局,院落几乎不向外开窗,而是统一朝院内开窗通风取光,以规避当地严苛的自然环境之害。多数民居的院墙已经残破,不过在城西,有一座格外齐整的院落—一永泰小学。这座小学建于民国时期,原本为关帝庙,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红水县(今景泰县红水堡一带)劝学所所长李善澈主持修建该学校,使得周围一带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学,人们因此将李善澈尊称为“大佛爷”。永泰小学为两进四合院构造,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房内门窗均采用拱券形式,学校的前门上有一组高大的青砖磨面墙,一座月洞门连接前后院,寓意“蟾宫折桂”,洞门上也凿刻有精美砖雕,痕迹清晰而古色十足。现在这里是景泰县博物馆永泰城址分馆,漫步其中,金戈铁马的历史萦绕在脑海,朗朗读书声在戈壁上荡起,暗藏的江湖故事消失在风沙之中,这些都是永泰古城无法被时间所抹杀的魅力……

哈思吉堡:大漠不夜城

鹑阴古渡:商贸与战争的传奇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是丝绸之路的一大“难关”,然而历史证明,天险并不能阻絕人们的意志,人们在黄河上建渡口、修堡寨以利人货安全渡黄河,反而在这黄河难关形成了别样的繁荣局面。

北线丝绸之路进入白银后,经打拉池、黄家洼山、石门等地,经索桥渡过黄河后便可通往河西走廊。索桥渡原名小口子渡口,这里河床宽、水流较缓,在明隆庆元年(1567年),人们将24条木船连成一座“浮桥”供人通行,称之为“索桥”,索桥渡之名也因此而来。为了方便赶路的商旅歇脚修整,人们专门在索桥渡西南约5公里处修建了一座堡寨——哈思吉堡。

上图为鹑阴古渡。鹁阴古渡既是军事要津,也是商旅络绎之道,和平与征战在两千多年的丝路历史长河中不断演绎着传奇故事。下图为哈思吉堡。哈思吉堡先是管辖和护卫黄河大小口子、索桥渡口,保障丝绸之路安全畅通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堡寨,后又兼驿站功能。明末开始,陕商、晋商络绎不绝,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哈思吉堡背依哈思山,外观呈长方形,四周建城墙,城墙为黄土夹砂分层夯筑而成,城堡内建三条繁华大道:南路以客栈为主,供来往的商旅打尖住宿;中路店铺林立,据历史记载,其中大商行曾多达侣家,商品琳琅满目,来此交易的客人摩肩擦踵;北道上遍布寺庙,商人们离开之前常常在寺庙内供香火,以求前路平安。商旅繁盛的哈思吉堡犹如大漠上的一座不夜之城,夜幕降临,城中的戏台上大戏连唱,一片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明代都御史张佳巡视哈思吉堡时,就曾大赞当地之景:“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声起城楼。”

如今的哈思吉堡早已被风雨侵蚀,只留下断壁残垣,但人们从城堡中残存的城隍庙、九天圣母殿等遗迹,以及矗立的象征着财源广进的铁狮卧盆铸鼎,依然能遥想当年的繁华。

除了选择从索桥渡过黄河之外,商旅们还可以从固原经平川屈吴山、毛卜拉、大湾、黄湾等地,在鹑阴渡口过黄河。鹑阴渡口的历史远早于丝绸之路的出现,在先秦时期,此处称漠口。据载,秦始皇曾从此处渡过黄河,一路巡行到今宁夏境内。西汉时期,漠口所在地置鹑阴县,渡口更名为鹑阴渡,而后又改鹯阴口、迭烈孙渡口、黄沙湾渡口、安宁渡口等名。在两汉时期,这里是黄河沿岸最繁忙的渡口,商旅往来无暇、各国使臣络绎不绝,后来各朝代均在此处建索桥方便通行,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还在这里新增人力渡船、电动轮渡等,将其渡口功能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鹑阴古渡虽在丝绸之路上,但该渡口“铭记”于历史,却是和战争相关:霍去病西征匈奴,在此渡黄河;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赵冲复追叛羌到建(武)威鹯阴河”;三国时期,有贼七千余骑逆拒凉州刺史张既之军于鹯阴口;唐时,李靖、尉迟敬德、薛仁贵西征时,均从鹑阴古渡西出;明代,明与蒙古的十多次战争中,双方士兵曾多次往返于该渡口……千年商旅、百万敌寇、举世名将,势如风雨般踏进历史,如今淹没在黄沙之下,溶进滔滔黄河水中一往无前,供后人凭吊。

达摩度化的法泉寺叹为观止的佛像石窟

丝绸之路带来了商贸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融。根据《佛经故事》的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禅宗初祖达摩从古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东行传播佛教,当其行至白银市靖远县东南红山岔一带时,曾在此寻找衣钵传人,后来达摩在少林寺圆寂后,其灵魂回归西天时,又在此处度化了12年。于是,人们在红山岔石崖之间开凿石窟、塑造佛像,法泉寺便由此诞生。

法泉寺距离靖远县城约十来公里,因为崖半山腰有“墨池”“月牙”“龙骨”三泓清泉,以“法门”和“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在中国百大佛教名寺中位列第39位。寺庙始建于北魏时期,后经唐、宋、西夏、明、清、民国不断维修与扩建,在极盛时期,寺庙占地4平方公里,有佛田千亩,僧侣多达1500余人。法泉寺依山而建殿阁,沿山崖而修栈道,山崖中洞窟连片,堪称一绝。在历史上,洞窟虽多有损坏,但至今仍存36个洞窟,洞窟内佛雕林立,刻画栩栩如生,佛龛、斗拱、门窗等装饰精湛,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因达摩而建的法泉寺,必然不会缺少达摩像。达摩洞开凿于北魏时期,达摩雕塑刻于唐朝,其头戴圆形禅帽,眉骨突出,多有胡人之质,而其旁弟子则线条圆润,为中原之像,一窟兼具多种地域之人的特质;与达摩洞相照应的是大佛洞,洞顶凿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像,其头悬华盖,双手托钵,面目慈善,虽历经千余年,但像身颜色残存,在洞壁上还刻有千佛浮雕,姿态各异,蔚为壮观……

法泉寺又名“红山石崖禅寺”,位于白银市靖远县东南红山岔。寺崖群山环抱,泉水依崖漩流,所以,环境优美的法泉寺自古就是靖远八景之首,有“法泉地灵”的美誉。

由于法泉寺的影响深远,这座禅寺吸引了众多佛教名士及文人墨客的到来,而又因为这些人的到来,使得这座禅寺的底蕴越加厚重:明末清初,印度游僧戈桑巴尼曾到法泉寺讲经,求学者络绎不绝;藏族高僧桑迦班丹曾在此筹资扩建,使得法泉寺又兼具了藏传佛教的特色;著名画家张大千曾访古于此,留下“岩前柱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的墨宝,现挂于山门的楹联处……而最为外人所知的是法泉寺对《四库全书》的珍藏: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为保《四库全书》的安全,文化部将藏于辽宁省、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转运甘肃省,在此期间曾藏于法泉寺洞窟中而得以保存。

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窟内两旁有小佛千尊,俗称千佛寺。沿寺石窟这座佛教文化艺术建筑是景泰境内保存下来最早的古迹,1980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法泉寺以北約百余公里,有一座同样建于北魏时期的石窟寺庙——五佛沿寺。五佛沿寺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五佛乡黄河西岸,旧称盐寺,因其附近码头为旧时著名的青盐集散地而得名。现在的五佛沿寺面积约2万平方米,佛殿10座,整座寺庙由一座单体大石窟逐步发展而来。在进入大石窟之前,首先要经过一座三层阁楼,从阁楼一层经木梯上二层,二层中置佛阁,经佛阁即可进入石窟内。石窟进深9米,宽7米,立5尊大佛,分别坐向东西南北中五方,因而名“五佛寺”或“五方寺”,又因处黄河沿岸,故称“五佛沿寺”。此外,洞内两璧上还有千尊小佛像,三尊泥佛像,走入洞窟内,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四目所及之处皆沐佛光,心中自然便安静下来;当走出洞窟,登上临江观河楼,看群峦叠嶂,黄河滚滚而过,心中又顿生万丈豪情。

在白银市的石窟中,堪与敦煌石窟的唐代佛像媲美的,要数寺儿湾石窟。寺儿湾石窟位于靖远县北湾镇天字村的红色山崖中,原有6窟,后因炸山取石,现仅存一窟,但仅此一窟便足以凸显出其至高的艺术造诣。石窟为砖拱通道式砖基结构,窟顶曾绘有彩色壁画,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辨认,洞窟内有佛像66座,正璧大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坐像,佛像披袈裟、发髻高悬、面部圆润,颜色历经数代仍然清晰而夺目,佛像后衬花卉浮雕,线条至今细腻可辨。此外,洞窟内还有四大金刚、药师、观音、天王、罗汉等众弟子佛像,佛像均为唐代作品,绘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一座佛像一段故事,观佛像上的绘塑技艺,听管理员讲佛家与建造的故事,思绪可穿千年岁月,乃感人生之幸如是。

猜你喜欢

永泰石窟渡口
渡口
在渡口
渡口
福州永泰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促旅游发展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渡自己到彼岸
小月牙儿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