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官亦隐他为何都吃得开

2019-03-30薛元明

中国收藏 2019年3期
关键词:董其昌文人书画

薛元明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地域和自身的实力因素,往往是一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时空只是外因,个人实力才是内因,两者缺一不可,尤以后者为决定因素。为什么同时代有那么多书画家,最终只有董其昌在仕途和书画艺术方面可以兼收,生前享尽功名利禄,还能死后流芳?

天赐机缘

董其昌绝对算得上当时书画圈的红人,如果有网络的话,应该经常会上“头条新闻”。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董其昌的成功可以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作用。这三个词经常用,但要知道,对于不同时空中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大师不可以复制,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

天时。董其昌主要生活在16世纪,这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的全面改革,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一度有了“中兴”景象。

地利。董其昌生活在当时最富裕的江南地区,苏州吴门和松江华亭其实是连了的一块地,现在属于上海,是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可以想像一下,现在去观看董其昌的展览,心里不时会默念——“阿拉董其昌,享尽功与名”。

人和,需要分两方面来看——自己和朋友。这两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你选朋友,朋友也选你,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才名相辅

也许有人说,董其昌是一个炒作的高手。当然不能排除这一点,但前提是手上有功夫。如果腹内草莽,光凭恶炒,是没有办法站住脚跟的。在临摹和创作上有过人之处、独到之处,而且把个人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多次刻帖,传播经典,更是大有功之人。有思想、有理论、有实践,对于一个书画家来说,基本上可以说成功的要素就具备了,而且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董其昌最终成为“华亭派”领袖,一代宗师,并且有了“文敏”的谥号。赵孟頫亦有此谥。过去文人谥号中有“文”字的,意味着在“文”的方面必定有所建树。从外围因素来看,董其昌虽然在仕途上略有波折,但基本上算得上官运亨通,一直做到礼部尚书,位极人臣,也是众望所归,不像很多“纯粹的书画家”,基本上都因为仕途不得意而就此絕缘。

董其昌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在此只想提出一点,从其所交往的文人士大夫来看,都是层次比较高的,都是极具个性之辈,爱惜羽毛,如果他真有恶名,还能甘心为伍?他在政治上的见解、在军事上的谋划、在经济上的韬略,尤其在涉辽事务上,对努尔哈赤的崛起、对边外女真的扰边,多倡防范抵制之策,颇有未雨绸缪之计,晚明志士黄道周也承认对董认识的不足:“昔者睹先生之未有尽也。”

但毫无疑问,董其昌善于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并因此而活得非常滋润。艺术家必须要有平台,但首先自己得是这块料。不过,董其昌的朋友圈不能大而化之,一概而论,既有同时代的朋友圈,也有后世的朋友圈,这决定和见证了他最终可以获得成功。经典和大师都是反复打磨出来的。

圈子广大

董其昌的朋友圈是他成功的关键。朋友圈是时下新媒体常用来指称现实中人的一种关系常态,从甫一开始的新鲜感,致使发帖呈现井喷之势,到现在明显感觉到很多人处于一种疲劳甚至麻木的状态,虚拟和现实之间永远有一道鸿沟。

但对于董其昌来说,他的朋友圈永远是真实的,所以永远玩得风生水起。无论是当时见过他的人、崇拜他的人,还是现在只能从历史资料来了解和研究他的人,内心都有一种真实的情结。他永远是被关注的对象。

董其昌的朋友圈,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看。首先是文人圈。他本身就是一个文人,虽然官做得很大。时至今日,更是只会以文人的标准来对待他,而非官家视角。艺术是永恒的,政治是速朽的。董其昌青史留名,靠的就是自己的书画成就,不是政治功名。当然,当初他位高权重,确实有利于他的书画传播,扩大了影响力。

这些人当中,影响较大的有陈继儒、韩世能、王世贞、汤显祖、王时敏、陆树声、王肯堂等,还包括莫如忠、莫是龙父子,袁可立、袁枢父子。当然,最有名要属与陈继儒的“莫逆之交”。

其次是古董商、大收藏家圈,比如项元汴等人。苏州吴门当时有很多的古董商,像莫是龙父子本身就是大藏家。董其昌接触这些人,可以充分接触到好的书画精品,由此打开眼界。所以就有观点认为,董其昌在收藏这方面,就是从借观藏品到最终成为收藏巨擘。

一般情况下的朋友圈到此为止,但实际上,董其昌的朋友圈远不止如此。还有两层是“隐形”的,对于董其昌书画艺术的继承和传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是喜好临习董氏书画的古人,有的甚至崇拜到极其疯狂的程度。最典型的如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帝王发力,自是非同小可。至于书法史中取法董其昌的人,一般爱好者不论,赫赫有名者,如张照、查士标、王文治、孙岳颁,直至后来的吴湖帆,就连八大山人也是学董其昌起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董其昌确实有过人之处、可取之处。

其次是现在对于董其昌书画非常感兴趣、执着研究的拥趸。从古至今,对于董其昌的创作就没有过断层,一直持续至今。不管褒贬,是是非非,如今董其昌依然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在网络朋友圈中持续登场亮相,更多的资料、更多的细节,汇拢集中,对于他的了解也将持续推进,更进一层。这个朋友圈的力量无比强大,贯通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古代与今朝,真的做到了比董其昌还了解董其昌。

82岁,放在当今,恐怕能绘出如此气势磅礴的山水画者也不多见,而董其昌却在380多年前的明代做到了。

在82年的生命中,董其昌有充足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17岁与书画结缘,此后漫长的人生之路,各个阶段都留下了代表那一时期的力作。这如同人生的台阶,一步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越一个又一个高峰,最终在艺术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而董其昌作为一代宗师并非天生,而是通过不断积累才达到如此高度的。其一生多变的艺术风格,也在为我们揭示着这一点。

清初画家王鉴称董其昌作品为“丹青宝筏”,喻指其对后世画坛的引领。如此重要的董其昌,我们是否应该认认真真地重新审视……

猜你喜欢

董其昌文人书画
董其昌的面具
小小书画廓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台北故宫猴年大展:董其昌书画特展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