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香浸润心灵 书法传承文化

2019-03-30李利平杨妹娥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书法

李利平 杨妹娥

摘 要: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肩负重大的教育引导责任,通过综合筹划,切实执行,对“书法艺术的传承”进行研究,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现将经验和收获总结出来,希望能为中小学师生的“书法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书法;欧体;传承文化;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无纸化的时代。中小学生对键盘打字的事儿越来越熟练,但课堂作业本的文字书写却没有提高,甚至有越写越差的趋势。怎样让中小学生重拾毛笔,重拾硬笔,振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书法艺术”呢?我们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现将经验和收获总结出来,希望能为中小学师生的“书法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参观游览,感知悠久的书法文化历史

我们学校所在区域正好位于书法大师欧阳询父子的家乡长沙,在距长沙市中心约20千米的北边,有一座形似笔架的山峰,古名“笔架山”,现名书堂山,此处就是著名的景区“欧阳询书法文化园”所在地。笔架山濒临湘江,北边距离长沙的铜官窑遗址公园仅6千米,山的最高处海拔191.8米。唐代的大书法家欧阳询就出生于此山,欧阳询幼小时便在此勤奋读书,苦练书法,前后达十二年,后来欧阳询成为书法历史上有名的“楷书之圣”。书堂山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山中有欧阳询的祖居,还有镇南将军府以及欧阳阁等故址,另有“洗笔泉池”和“太子围圩”等“书堂八景”。书堂山的风景优美,曲径通幽,灵泉奇石,古树遗木,引人探寻。

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各校师生组织到书堂山参观游览。师生的兴趣和热情比较高,除了欣赏祖国的山河秀丽之外,师生多次光临此山感受“书法艺术”,恭听古人学练书法的传说故事,从中受到“勤奋方能有成”的教育。那一块块字碑上雄劲有力的书法艺术,仿佛让师生们看到古人清灯之下,拿着毛笔,挥洒笔墨的洒脱;又仿佛看到千百万后来人驻足临摹的叹服和敬佩的面容。通过对本地天然的“书法艺术”教育基地的充分利用,学生在古圣先贤精神的感召下,也产生了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很多孩子回到校园,铺开了字帖,拾起笔墨,校园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之时,又飘起了浓浓的墨香。

二、提笔实践,做书法艺术的传承人

1.教育政策导向下,书法作为学生“必备素养”已成共识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把“书法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階段的必修课,中小学校要利用书法课程和活动进行“书法教育”。2013年1月,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实施“书法教育”的力度和效果还令人不满意,有很多改善和提升的空间。

将“书法写字课”作为中小学必修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中小学学生经过规范的书写技法的训练,能够流利、规范地写出整洁、美观的毛笔字和硬笔字,并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学习的态度和坚韧的意志品格。要让学生知道基本的书法文化,且具备一定水平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将书法写字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2.解决师资力量是“书法艺术”教学水平提升的关键

书法作为一门“写字”的艺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特点,也有一定的“技术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书法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书法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各地教育人事部门在选聘教师时,往往重视其语数外、教育学、心理学能力,对书法水平的考查常常采取忽略或者回避的态度。

我们认为,不管是选聘新教师,还是对在职教师的评职晋升等,要将“写字水平”作为必备的考查项目之一,要让学校和教师形成关注“书法艺术”,主动训练提高“书法水平”的大气候。如果我们丢下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承,人民群众不了解不学习传统文化,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偏移,所以“书法艺术”的实践训练是一个“固本”的工程。

3.校园既要响“书声”,又要飘“墨香”

每天下午上第一节课之前的二十分钟以及每周星期三的下午,我们学校的校园内安静如夜,教室的读书声没有了,整个校园飘着浓郁的墨香,这就是我们的校园特色文化“书法艺术竞写日”。走进每一间教室,我们都可以看到,孩子们手握毛笔,全神贯注地练习书法,一笔一画,写得一丝不苟。每周的这些时候,学生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跟“书法艺术”有关的方面,或练毛笔字,或练硬笔字,或讨论书法文化等。

通过长期坚持,我校对“书法艺术”的训练引导逐渐形成了常态。天长日久的积累慢慢显现出了成效,我们发现,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定期检测的试卷,学生的书写都变得更加工整、美观。过去,个别学生的潦草书写,被阅卷老师戏称为“批阅”、相当于“考古”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三、开展活动,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1.编写书法教材,为书法艺术教育奠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首先得有可据导航的大纲和教材,教材把书法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知识和技能结构化、系统化、可操作化。作为学校教育的地方教材,我们组织了本地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优秀的书法家,让他们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和教学需要,编印了一套适合学生的书法教材《九成宫笔法图解》《九成宫临习示范》,这些教材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和认可。具体而言,我们这套教材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比如先由铅笔到钢笔再到毛笔,由点画学习开始再到字的结构、布局谋篇等;由楷书到行书,再到隶书和草书,最后到篆书,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训练系统。另外,编写组特别注重书法教学与语文的综合性教学密切结合,将语文课本中的字词练习与书法相结合,实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为体现地方特色,教材中以大量篇幅对书堂山碑帖进行了介绍,对欧阳询的楷体字以全视角进行了剖析和技法讲解,使学生对本地墨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个学生把自己作为楷书“欧体”的传承人,增强了自豪感和荣誉感。

2.教师书法培训活动,为书法教育提供保障

书法教育的关键人物是教师,那么我们是如何提升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的呢?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次邀请各地的书法名家们到学校进行书法的学习交流,全国书法二十强之一的龙志山老师担任全职的书法培训师,这些名家对教师进行了书写与教法的辅导,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每学期都要搞几次“书法大练兵”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到“三笔字”基本功的训练中,从校长到教师,每位职员都要能写一手好的粉笔字,每期交一本硬笔字练习作品、2至5份毛笔字作品。在每年年末举行“三笔字”大赛,通过让教师积极参与“书法”训练提升活动,不断夯实基础,自觉提高“书法”教学水平和能力。

3.各类书法比赛,为书法艺术教育铺路搭桥

除了对教育者“书法”训练活动的要求外,更重要的就是对学生“书法”练习活动的全力推动。学校定期举行“书法大赛”,通常以班为单位,在学校的操场及教室走廊等公众场所开辟一些地方,专门用于展出学生的“书法”作品。通过组织评选,学校对各班的优秀作品进行遴选,将优秀的书法习作汇集成册,放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让校园呈现出一派“人人学书法,处处有书法”的墨香气息。通过这些活动,师生的书法艺术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学校选送到更高层次的书法比赛的作品也夺取了令人瞩目的佳绩。

四、宣传宣讲,做书法艺术的推广人

书法教育,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不仅是一种文化技能的传承,更是师生陶冶精神的无形财富,还具有启智、育德、审美的综合功能。

通过媒体等途径,我们还了解到,书法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省份的书法教育因为得天独厚的书法历史优势,书法教育一般都开展得比较好;另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书法教育的水平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个别学校,甚至还有写字和书法课被语、数、外等学科挤占的现象。教育监管者、教师、家长、学生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怎样解决上述书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呢?我们认为:第一,国家要对书法教育进行大力的宣传引导;第二,要把书法教育和其他文化课程共同纳入对教师教学的考评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评中;第三,要利用新闻媒体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师生及全社会都认识到,书法教育是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入本地乡土文化“欧体”实践研究,列入新课程标准。

五、精心指导,有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对实际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对课内外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实践语文的机会要更多地提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地开展阶段教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在准备开展时,一是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活动的积极参与欲望的激发;二是要与学生的生活贴近,认知与学生水平符合的活动选题。教师在活动开展时,适当地对学生给予指导,要使学生掌握综合性学习的一定方法,更值得重视的是实践情境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在观察、思考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出问题并把问题提出后再寻求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引导,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独立自主地去探究、发现后对问题的解决找到较好的方法,实践的丰富经验自然能够获得,由此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好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其具體做法如下:一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九成宫笔法图解》《九成宫临习示范》,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开发一些活动项目。二是根据话题或活动项目,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其角度的选择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然后分成若干个小组,把各自的方案制订出来。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去实地进行考查,自主、合作地按照制订好的方案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去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勤学苦练,一步一步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筑梦人的千百万中小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非常重视培养他们的艺术和审美素养,其“书法艺术”的培养训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让我们拿起笔墨,铺开纸张,书写中华的传统文化,使书香、墨香溢满校园!

参考文献:

陈振濂.书法美学[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18BJC0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类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