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

2019-03-29李昊轩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汉语言空间文学

李昊轩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文化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地域文化是民族性的传统成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价值。地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基础,而汉语言文学则是对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进行分析,希望对人们正确看待地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汉语言文学;民族

引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凝聚着地域历史文化的内涵,是地域的文化特色。正是基于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致使大量的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优秀文化补充至汉语言文学之中,使汉语言文学得到充实。因此,研究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和影响,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地域文化与文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文化彼此间的融合已经屡见不鲜,一些弱势文化已经被强势文化所取代,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世界文化趋同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1]。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加快了世界文化融合的速度,文化融合已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文化趋同正在不断进行着。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文化趋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西式婚礼在国内大行其道;二是外国开设汉语班等等。与此同时,国内文化趋同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例如:甜咸豆腐脑之争、汤圆还是元宵之争,这些争议都是文化差异的反映,但随着文化趋同的进行,地域文化差异正在呈现趋同发展态势,这是由时代发展所决定的。虽然文化趋同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传统文学发展来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随着文化趋同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和语言之间的联系羁绊会被剪断[2]。因而,下文重点分析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

二、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在文学地理学认为文学分为以下三个空间:一是真实空间;二是想象空间;三是介于真实和想象空间之间的文学空间。其中真实空间就是指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二空间是建立在真实空间基础上的想象文学空间;第三空间是作家基于前两种空间基础上,加工和创造的产物。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真实空间是想象空间和文学空间存在的基础,真实空间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地域对文学的作用可见一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这句话对于 文学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强调。在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之中,气候因素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延伸到本文研究的课题: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那么气候是如何影响地域文化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呢?首先,我们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以我国为例,我国幅员辽阔,具有明确的南北方划分标准,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南北方的气候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正是基于气候差异,致使南北方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例如: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而南方人却喜欢吃元宵。北方人说话较为直接,南方人说话则较为含蓄等,而气候就是导致南北方地域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我国地域文化,在其他国家同样适用。

三、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

在研究南北方地域文化时,我们还要对山区地域文化和水乡地域文化进行关注,通过这两种地域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充实进行研究,对于我们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大多数人眼中,北方人是朴实和粗狂的形象。但是在文学家眼中和笔下的北方人却与人们的普遍认知截然不同。例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苗长水的《季节桥》、邓刚的《迷人的海》,这些作品将北方人特有的柔情和秀美,彰显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文学派系白洋淀诗派,更是专注于描写北方的山山水水。孙犁在北方作家中具有十分高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作品,自成派系,他通过自身独有的写作方法,对北方的柔情进行了唯美的证明。

另一方面,在充满山水的南方,也具有不同于人们固有认知的景色和人物。古人曾经说过:西北多山,所以西北人十分朴实。但是这句话同样可以适用于南方,君不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川、湖北和湖南等地同样是群山耸立,并且是我国武装革命的发源地[3]。楚魂是南方地域文化的精神,而湖南湖北是楚魂的故乡。这就从侧面证明,南方地区也蕴藏着朴实和粗狂的地域文化。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兴起,气势如虹,无法阻挡,迅速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区域,与清政府形成了分而治之的局面,在清政府即将垮台的前夕,曾国藩率领湘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太平军,为天平天国的垮台和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这时的湘军十分朴实,锐意进取。但两湖之地也存在一些尚气人性的士气文风,正是基于这些地域文化,才使湖北在我国近代史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代表南方地域文化精神的楚魂,显然与革命存在着某种未知的关系。因此,湖南湖北地区的作家,其文风颇为强悍,例如: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刘恪的《山鬼》、陈应松的《将军柱》等。这些作品无不体现了南方的刚烈之情。由此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对于南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起着无法磨灭的作用。

南方的刚烈和北方的柔情,代表着南北方地域文化的特色,这个特色就寄托在山水景观之中,我们可以用太极理论中的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对这种奇特的地域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北方地域文化就是刚中带柔,而南方地域文化为柔中带刚。同时,刚柔合一,互相转化也是一种高深的精神境界,对人性的复杂进行了完美的揭示,在假设二重人格理论正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刚柔合一的精神境界,看作是二重性民族的体现。

纵观我国南北方地域,山水奇观何其之多也!黄河九曲十八弯、长江三峡湍急的河流和高山峻谷,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种真实空间下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例如:刘恪的《红帆船》、《山鬼》、苗长木的《温柔之乡》等文学作品,正是对这些大自然奇观的加工和描述,作品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起到了充实的作用。此外,张贤亮的作品《河的子孙》,其主要内容就是描写黄河的壮丽恢弘,以及在黄河沿岸生活人们的生存道理,这也从侧面凸显出地域文化的不同,会赋予文学作品别样的特点。我国古语有云:君子厚德载物,通过将君子比作水,表现出君子品德之高尚。这句话出自《周易》,这直观的体现出,我国古代文学同样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和补充,古人也会将真实空间作为素材,继而发挥想象,创造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从而使汉语言文学得到充实。

在进入近代社会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而在文学上却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此时出现了众多知名的文学作家,北方的有劉半农和李大钊,南方的有胡适和鲁迅,他们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充分吸收了地域文化特色,并将这些特色通过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从而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全球文化融合正在洗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们捍卫传统文化记忆的武器。当物质生活充斥着人们的内心时,文学却弥补了理性的缺失。因此,在我们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时,对地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佟鸣,贾秀春.影视作品视野下的东北方言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3):165-166.

[2]王倩.语言的隐喻:管窥徐州方言与地域文化的映射[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76-77.

[3]黄万湖.广西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地域文化表现[J].大众文艺,2015(16):72-73.

(作者单位:安阳正一中学)

猜你喜欢

汉语言空间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空间是什么?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创享空间
文学小说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