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的探析

2019-03-29张春媚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路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张春媚

摘要: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框架也越来越大,各个区域的联系需要道路作为纽带,但是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求市政道路的功能必须得到完善,例如作为降雨的行泄通道等,所以应运而生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产物,极具代表性,也使市政道路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满足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道路设计;运用

1引言

市政道路设计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到的施工项目也比较繁杂,如人行道、绿化带等的设计以及分隔带等区域中的排水设计等等,一旦设计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安全出行构成威胁。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则有效规避了上述设计问题,其通过自身属性,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2海绵城市的概念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方式,不再简单将雨水通过路面设置的雨水口进行收集,而是将城市建设成一个“海绵”,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将雨水进行合理的采集、处理、净化和二次利用。一方面转化为纯净的地下水资源,补充城市的地下水,另外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存储和再利用,提升雨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约城市用水的目的。传统的城市道路在进行设计规划过程中,主要考虑交通的通行畅通性和安全性,很少涉及到对雨水系统的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重点是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合理设计,使得雨水降落后,能够尽快的深入到地下或者沿地表径流入相关的LID设施当中,实现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协调处理,减少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几率。

3基于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技术

第一,渗。在传统的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主要通过硬面铺装对道路进行建设,这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水温,而海绵城市的理念则是通过低影响的措施对原有的硬化路面进行替代。从而使得海绵城市的“渗”能够得到实现,雨水在落下之后,能够通过低影响开发措施向地下水当中渗透,使得地下水的不足得到补充,与此同时,在渗透过程当中还能够净化雨水,而将绿地安放在屋顶上,还能够将净化之后的雨水收集成为生活水,从而使得节水的目的得到实现。第二,蓄。所谓的蓄,其实就蓄积下落的雨水。但是,对于雨水的蓄积并不能够对原有的产生破坏,否则就会导致积水成灾情况的出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对原有的自然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第三,滞。海绵城市当中的滞,其实就是滞留雨水,使得雨水的径流量能够得到减少,例如通过改变地形地貌条件,使得雨水能够在流经设施的过程当中减少自身的流量以及流速。第四,净。每一处低影响开发设施都会净化流经的雨水。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储存的雨水在经历净化之后最终返回到用水单位当中,根据不同的收集区域,净化体系往往会划分成为居住精华区、工业净化区以及公共区域净化三种类型。而从净化方式的角度来看,也能够将其划分尘给土壤净化、生物净化等几种类型。

4“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

4.1路面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城市路面的设计要以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为基础,传统的路面设计为了方便收集雨水,在设计时对路面进行倾斜,便于雨水流动,使得雨水通过路面的坡度差流进排水井中。传统的机动车道的透水性能不佳,通常会因为路面积水造成路基受到损坏,路面寿命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考虑到这点,在路面下设置渗透效果高黏度改性透水沥青,并且设置排水盲管可以完成较好地排水功能,在基层设置排水管道周围采用非渗透性材料,提高排水管道排水效果。同时,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在传统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升级,在路面形成便于雨水通过的坡度差,使得雨水可以流入低平面进行收集、处理、排出。同时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中,对绿化带的植被进行浇灌,当浇灌充足之后多余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流进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设置具有渗透作用的设备加强水管渗透效果可以实现对雨水收集的高效性。

4.2人行道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最常采用的材料为不透水性的材料,这使得雨季时路面会集聚大量的雨水,进而引发湿滑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不过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采用了透水材料,可以很好的将路面积聚的雨水下渗到地下,不仅可以起到调节路面温湿度的作用,而且下渗的积水还可为地下水源的积聚提供帮助。不过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路基的透水性能较差,需要设计人员在基层位置上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并将其坡度进行合理控制,让雨水有效排出。通常情况下,纵向坡度一般控制在2.5%以内,横向坡度则会控制在2%左右。

4.3车行道设计

现阶段,市政道路车行道设计中采用的也是非透水性工艺,这会导致降雨天气中道路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而且道路不具备透水性,自然降雨长时间无法与地下水供给形成循环,会导致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车行道的设计应广泛应用具有透水性的路面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径流量,及时进行地下水补给。实际设计中,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无论从价格还是性能上来讲都较为适宜,在车行道上层使用透水性的沥青混凝土,在降雨过程中可以帮助雨水的渗透,快速渗透地下,而在道路的基层以及中间层则无需使用透水性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对道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减少对路基的侵蚀与破坏。雨水会随着横坡排放到设置好的盲沟当中,或进入到绿化带中,可以聚集在地下或集雨装置中,实现回收再利用,保障道路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4.4绿化带设计

在对绿化带进行设计时,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雨水收集进行设计:路面材料使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促使雨水能够渗透到地表层,然后留到预先设计的绿化带雨水收集口出。因此,绿化带的高度不宜过高,应设置在路面下方15到20cm范围之内,并且不得低于绿化带中土壤的高度;第二,对水质进行过滤设计:对城市道路上积存的雨水进行过滤设计有助于提升地下水的清洁程度和避免地下水污染,促使所收集到的雨水能够用于多种地方。为了进行水质过滤设计,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先铺设一层种植土,在种植土上层铺设一层砂石层,再埋设渗透管。这样的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雨水的渗透量以及水质的清洁度;第三,进行滞蓄缓排设计:对绿化带进行滞蓄缓排设计指的是在对绿化带整体结构了解清晰之后对导流系统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工作,促使雨水能够更好的渗透到地下。主要的设计工作有:在雨水的设计口处设计明沟,明沟的作用是对雨水进行沉淀,对雨水进行天然的过滤;在明沟的两侧进行出水沟渠的设计,出水沟渠的作用是配水;第四,进行雨水排放设计:雨水排放设计是指对溢流系统进行设计,即将地势较洼的位置的水进行导流等。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提高了城市道路免受雨水影响的能力,路面雨水压力逐渐降低。但道路系统与绿化、小区等整体系统相结合;对此,应考虑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修建蓄水池、调节塘等。同时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城市“海绵”能力,减少温室效应,提高城市建设的社会与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宋旭升,王辉霞.“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7:128-130.

[2]吴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02:238-239.

[3]李娟.“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01+104.

(作者单位:保定市宏图城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道路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公路桥梁不同计价模式下道路设计的应用分析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