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斜阳》探究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2019-03-29李响张萌

青年与社会 2019年4期
关键词:斜阳光明

李响 张萌

摘 要:文章将通过《斜阳》一书,从太宰的内心转折期开始,探究他的内心世界。从太宰平生的经历、身边的人事、以及他的作品中的风格、人物、意向中深入太宰治的心灵,寻找一个真正的太宰治,探求现如今的年轻人对于太宰治的痴迷的原因,进而探究他们眼中的太宰治与真正的太宰治有何不同,其不同点又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太宰治;堕落;光明;斜阳

世人都说太宰治颓废堕落,而他的生活也如同他写的书那样绝望不堪。有人说他“气弱”,有人赞美他;有人讨厌他,也有人为他的作品着迷。太宰治是一位具有魔力的作家。文章试图通过他的名作《斜阳》来探索他丰厚的内心世界。太宰的作品直逼读者的灵魂,那么他的内心是否也是如此震撼人心呢?

一、太宰治的一生

(一)太宰治的一生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战后文学的巅峰人物。太宰出生于富豪之家,本名津岛修治,他在日本文学史上被誉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太宰治从学生时代起已希望成为作家,并且非常仰慕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等作家。曾实行自杀四次,第四次终于成功,1948年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玉川上水自杀,时年39岁。

(二)太宰治的作品

文学、爱情、革命这三大主题贯穿了太宰治青年时期的创作。太宰是拥有着青年心性的人,因此他的作品大都被年轻的读者所喜爱。虽然是短短的一生,但是却有着三个创作时期。太宰的作品前期充满了对于青春的热情,中期发挥想象力体现了再生的精神,后期则表达了自我毁灭、批判主义等思想。

在太宰治不足20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很多意味深刻的作品。1935年《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的候选作品。1939年《女生徒》荣获北村透谷奖。特别是在战后到辞世的这短短三年间,他创作了《惜别》、《斜阳》、《人间失格》等一系列的名作,众多读者被他直率纤细的文章所折服,成为一代名作家。《斜阳》一作发表于社会急剧变化的战后时期,是一部反响很大,被认为是太宰治写作至今集大成的作品,在文坛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二、《斜阳》作品赏析

(一)《斜阳》作品简介

《斜阳》是用太宰治惯用的写作手法——女性视角来叙述的。通过和子曲折的一生来描述战后社会芸芸众生的生活现状。故事由和子的回忆开始,和子离婚后与母亲住在一起,但是很快生活拮据,只能搬到伊豆的乡下去住。母亲开始生病,失踪许久的弟弟直治突然回到家中,却已经染上毒瘾。在母亲因结核病逝后,和子上京,與已有家室的上原发生关系,并想象着生下“情人”的孩子,次日弟弟直治在留下遗书后上吊自杀。和子最后通过信件的方式向上原的夫人“告白”,自己想生下那未出世的孩子,希望那时夫人能够亲手抱一抱这个孩子。

(二)《斜阳》的写作风格

太宰治的文风向来颓废、叛逆,他的书中更是弥漫着阴沉压抑的气息。但是《斜阳》这本书,虽然字里行间透露出太宰治的“无赖”风格,在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丝光明。故事的最后和子说,要和她那未出世的孩子一起努力生活下去,并写信告知上原夫人,表示自己并不后悔。

最终的结局如何,可能在这个追逐光明的过程中,显得不那么重要。即使过程痛苦不堪,但是在书中还是体现了,和子想要努力生活的坚强的意志,在母亲病逝弟弟自杀的绝望情况下,还想要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希望。这本书也是很好的体现了太宰治中期的写作思想——再生的希望,虽然太宰治被人评为“无赖派”作家,书中尽显颓废致郁,但他内心却是讴歌着爱与希望。

(三)女性的叙事视角

本书是以女性第一视角来阐述的,这也和《维荣之妻》一样,运用了女性独白体。这与太宰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被女性包围的家庭有关,再加上从小就与母亲分离,让他产生了一种对女性的依赖感与畏惧感,所以太宰的书中多有以女性为主的题材。所以此书在写作时,太宰依旧受到了身边女人们的影响。不过不同的是,在这次创作期间,他的二女儿的出生了,可能或多或少的给太宰带来了影响。婴儿的出生就代表着“新生与希望”,那时候看着刚出生的女儿,太宰的内心是否是感受到了——希望,所以在最后的结局里,和子即使是怀上了情人的孩子,还是选择生下来选择去革命。就像太宰治写的:“我好像感到有一种无法放弃的东西,那就是尽管卑鄙也好,为了生存下去也打算跟世间进行斗争”。

三、从人物形象看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一)母亲

书中的母亲是一位贵族,出身高贵,文章开篇就是从母亲如何用勺子优雅的喝汤开始,如此“贵族式”的方式让和子心动不已,从心里觉得母亲真的是一位贵族。母亲性格懦弱单纯,不谙世事,一切事物都交给舅舅处理。即使想要开始新生活,为此搬到乡下去,却不能适应艰苦的乡下生活,只能靠卖衣物维持生计,经历过“蛇蛋”“火灾”等事件之后的母亲身体日渐衰弱,最终患上结核去世了。

“和子,我们去卖衣服吧……然后尽量地去花一些钱,过舒服点的生活吧。”

“不如早点死了好。妈妈这样的人,在这种社会里是怎么也没有办法活下去的。”

母亲没有勇气再继续生活下去,接受了自己将死的命运,渴望着以死解脱。母亲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已经开始精神上的崩溃,变卖家产搬到乡下,儿子直治又染上毒瘾等一系列的事情,冲击着母亲的内心。母亲空有贵族的称号,却没有贵族的内心,无法改变的她最终只能对生活选择妥协。

母亲象征着太宰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家世、战争、社会乃至对于自己的无可奈何。出生名门的他却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罪恶,对于战争他只能通过写书的方式警醒世人,而对于自己这么多年的“自杀”行为,只能任其膨胀。他无法做出改变,明明他在追求着光明,他却无法停下自我毁灭的脚步。

(二)直治

直治是一名知识分子,但是他却吸食大麻染上毒品,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却又渴望着能够成为像母亲那样“高洁”的贵族。可是努力之后都是失败,酗酒吸毒,染上毒瘾麻痹自己,因为母亲的“爱”不能去死,最终在母亲患病去世后,给姐姐留下遗书自白后上吊自杀。

“我想当一个粗俗卑微的人。我想变得坚强,不,变得粗暴。我觉得这是能成为所谓的民众之友的唯一道路。”

“思想?是假的。主义?是假的。理想?是假的。秩序?是假的。诚实?真理?纯洁?全都是假的。”

“天快亮了。让你长期操心啦。再见吧!昨夜的酒完全醒了。我不是喝醉酒寻死的。再一次向你告别了。再见!姐姐。我是贵族。”

直治可以说是最接近太宰心理的角色了,直白的表现出了太宰对于社会的态度。太宰曾经也像直治一样,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奔波,想要去追求自我。但是现实并不美好,多次的失败让他灰心,芥川龙之介的去世也沉重打击了他的内心。

直治代表着太宰对于生活的失望,无数次的寻找出路,无数次的失败。他通过直治的一系列行为,向大众诉说着在如此混乱的社会中生存,是如此的艰辛;通过直治诉说着对战争的痛恨、对社会的失望,让大众知道对这个世界无力的抗争,最终也只有死亡。

(三)上原

和子的暗恋对象,怂恿直治酗酒吸毒,明明有家室,却与和子等众多女子纠缠不清,在和子心中是和子的彩虹。对于上原太宰并没有过多的描写,大多都是从回忆或是和子的信件中引出上原。在母亲死后,和子去东京想要见一见上原,但上原也不是和子当年见到的那样美好了,而是充满着颓废与堕落。

“这个人就是我的彩虹M.C?我生命的希望吗?六年了!一头乱发依然如故,但却更加稀薄,显现出可怜的赤褐色。面色灰黄,眼圈儿红肿,门齿脱落,不往蠕动着嘴唇,宛若一只老猴子团缩着脊背,蹲坐在房屋的角落里。”

上原更像是战后混乱社会的百姓形象,悲观、空闲、颓废、无奈、绝望都是战后人们的普遍心理。控诉着否定着整个世界,却随波逐流,只做嘴上功夫。他以否定一切的形式来,证明自己反抗社会,但是在别人眼里看来只是一个无赖而已。

“生命的黄昏。艺术的黄昏。人类的黄昏。这也真叫人感到厌呐。”

“活着使我感到无限悲哀。不是什么苦闷寂寞之类还有余地的东西,而是悲哀 …努力。”

(四)和子

与丈夫离异后回到娘家与母亲一起生活,家道中落不得已搬去乡下,努力学习如何去打工挣钱。曾三次写信给上原但是并没有收到回复,在母亲病逝后,去东京见了上原并发生了关系,去东京的第二天弟弟直治自杀了。但是和子并没有消沉,反而是想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和自己腹中的孩子一起,实现道德革命。

“然而我不能不活下去。或许仍旧像个小孩,可也到了不能老是撒娇的时候了。往后我得同人世间争斗下去…无耻又有什么关系,我要生存下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我要同人世间争斗下去。”

“但我们准备永远和旧道德斗争到底,决心像太阳那样活下去。”

如果说书中的前三个人物都代表着作者内心的阴暗面,那和子就是太宰心中的光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会乐观的去面对;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黑暗,都会去勇敢的追逐光明。这是太宰所没有做到的,却想要去做到的。和子是太宰心中强大女人的形象,坚强、勇敢,运用卑鄙之法也要活下去的坚定的信念,正是战后民众以及太宰所欠缺的东西。

四、隐喻与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在斜阳中多次出现过蛇这种动物,父亲去世时树上挂满了蛇,母亲去世时院子里出现了一条白色的母蛇,而和子自己也曾经烤过蝮蛇的蛋。

(一)蛇——和子的象征

“如鸽子一样诚实,如蛇一样聪慧。”

“但是,她又形容自己有蛇一般的奸计”

“我的胸中居住着恶意的毒蛇”

和子觉得自己并不像母亲那样是一位真正的贵族,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充满了狡猾奸诈。自己所做的事情——“烤蛇蛋”“引发火灾”等都是在缩短母亲的寿命,而自己就像咬了母亲一口的毒蛇,内心充满了愧疚。自己就好像“农夫与蛇”中的坏蛇一样,回到娘家后不仅没有好好照顾母亲,反而做下错事,害得母亲为自己担心身体每况愈下。自己却又碍于脸面,只能靠这种隐喻的方式,袒露自己的内心。而和子也像蛇一样狡诈、聪慧,所以多次出现蛇这个动物。

(二)蛇——作者的内心独白

蛇的多次出现,不仅是作为和子的心声而出现的,更多的像作者的替身一般,旁观整个事件的发生。从和子烤蛇蛋回忆起父亲的葬礼,再到母亲的去世,“蛇”都在场。但是到后来和子去见上原弟弟自杀,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前半段几乎像是作者自白版的故事,那时太宰还在将他自己写入作品之中,所以“蛇”——也就是太宰作为旁观者的替身反复出现。但是后来的和子,不单单是作者自己的影子了。和太宰有着相似命运的和子,走的路却太宰不同。这是不是就表示着,太宰也希望自己走向光明呢。所以这条蛇不仅仅象征着和子也象征着太宰,他一直都在看着,审视着自己的过去,而又对未来充满希冀。所以在和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之后,“蛇”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太宰是个十分敏感的人,所以他创造出的小說都很细腻。但正因为他的敏感,使他没有选择活下去。生活在如此混乱的社会中,敏感的神经只能让自己加速崩溃。然后他创作了和子,一位和他身世相似的却又不同于他的人,他看着和子经历了一路痛苦的事情,然后迈向了光明,但是他却像那“蛇”一般停留在过去,消失在和子的未来中。他向往着和子,想成为一位内心坚强的人,可以屹立在黑暗之中,追求道德革命。但是向往终究是向往,他没有坚持住也并不坚强,隔年投水自杀。

五、结语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太宰治,他们只是看到了太宰的自杀行为,就已经在心里给太宰下了一个结论。对于太宰治了解的过于片面,导致现如今的大部分人都误解了太宰治。太宰治并不像年轻人所想的那样,因为他写非常阴沉压抑的小说,他这个人的内心就非常阴暗。反而他是心存光明的,他热爱着生命,所以在他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之后,写出如此令人悲伤的故事,是为了警醒世人。一味的逃避,只能使自己变得更颓废。太宰的一生都在对生命与希望加以赞美之情,他追求着再生的希望,一生为之创作着,但他本人却没有完成再生,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可能看着太宰治个人与他的作品,更加有体会,他将自己的人生都变成了讴歌生命与希望的“作品”,以此警醒世人。

作者简介:李响(1997- ),女,学生;张萌(1984- ),女,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以及日本教育。

猜你喜欢

斜阳光明
遇见光明
斜阳巷里
望斜阳
黑暗中的光明
黑暗中的光明
竹之韵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十字路口
走向光明
荷花开较晚,望断斜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