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友无声

2019-03-29甘琳

新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谢家收音机复旦大学

甘琳

2018年10月14日,由大学生排演的话剧《谢希德》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上演,近千名新生观看了中国第一位重点大学的女校长——谢希德历经磨难学成回国后治学治校的感人故事。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我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她几乎终身与病痛相伴相随,为了深爱的祖国,为了钟情的事业,倾尽了毕生的才智和心血,无怨无悔。在朋友眼中,她熟悉西方文化,但又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在儿子和弟子的眼中,她亦师亦友,和她交流如沐春风,总能得到无私的帮助。她的笑容会让人感觉到那颗友善的心,感觉到一种亲和力。

多读书 读好书

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早年随父亲谢玉铭教授在北京生活。谢玉铭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是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

在谢家的赤湖故居(也是谢氏瑞胜房的祖厝)有一对联:“圣贤有典师前辈,孝友无声养太和”,据传是谢希德的曾祖父留下的。谢家数代都是书香诗礼之家,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诗礼传家便是谢家的家风。她小时候最爱的地方就是父亲的书房,里边的书不管是否看得懂,她都爱翻开来读一读。越看,她的知识水平就越有所长进;越看,她求知的兴趣就越浓。因此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学习基础。

高中毕业后谢希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但天有不测风云,骨结核在这时找上了她。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结核病犹如今天的癌症,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谢希德不得不休学。在卧床治病期间,她自学了大学英文、数学。4年后,她顽强地战胜了疾病,终于踏进了大学的殿堂,考入厦门大学。

谢希德的三个弟弟都是高级工程师,故谢家有“父女两博士,兄弟三高工”之称。谢希德在世之时,故乡的侄孙辈曾去找她,她无所赠,只再三嘱咐,务必要后辈们多读书,读好书。

沧海横流执掌复旦

1946年,谢希德毕业于厦门大学,次年进入美国史密斯学院,两年后获硕士学位,再过两年又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哲学博士。学成后,即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曹天钦在英国结成伉俪,并双双克服种种阻力回到新中国,报效祖国。

在科研方面,她白手起家,1956年,谢希德从编写中国第一本半导体教材起步,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力更生发展电子工业奠定了基础。1958年,她创办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任副所长(1958~1966)。在她精心指导和组织下,坚持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并重,为上海半导体工业发展和基础研究创建了必要的条件,培养了一支队伍。

带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1983年,她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提出要把复旦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她率先提出在高校引入竞争机制,并采取破格提升的方法,使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她还曾担任世界银行给中国贷款的大学发展项目专家组组长,用出色的工作为我国几十所大学改善了教学和科研条件,她的为师之道让很多学生今生难忘。一個小细节让复旦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年轻教授至今犹记。当年他在博士论文中对自己的研究项目用了“首创性”三字加以形容,谢希德在这三个字下重重画线,并写下:“是否具有首创性,应由别人来说……”治学之严谨求真,令学生终生铭记。

巧思勤学 举案齐眉

谢希德在35岁那年才生下儿子曹惟正,她对儿子教育很严。曹惟正小时还因贪玩挨过打,当然,母亲更多的是亲切地开导他,曾经还指导他安装半导体收音机。儿子出生之后没多久,谢希德就赴北京编写教材,培养我国半导体人才。她只有通过丈夫曹天钦寄来的信和照片,才能了解儿子的成长情况。“文革”期间,曹天钦先生被关进了牛棚,谢希德也不能上课了。于是,谢希德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

曹惟正记得,有一天,母亲回家时从包里拿出一套单管半导体收音机的组装零件,对他说:“你从小就喜欢动手做船模,现在动手试试装收音机。我自己没装过,但是可以给你一些理论上的指导,我们来一个理论结合实践吧。”曹惟正开始学装收音机,每当他遇到困难时,母亲就耐心地和他一起分析,找出线路问题。有时候也帮他做一些计算,从理论上帮他。当他装的收音机传出音乐声时,母亲比他还开心。装完了单管机,母子俩又理论和实践结合,装了四管和八管收音机。曹惟正说:“其实那时候妈妈不能正常教学,她的心中非常痛苦,指导我的时候,让她重温了和学生打交道的快乐。”虽然曹惟正是谢希德的独子,但谢希德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上大学了,曹惟正有一次跟母亲说:“你的车去学校时,把我的被子也带去吧。”谢希德想了想说:“我可以帮你把被子带到学校,但是谁把你的被子拿到宿舍楼去呢?”曹惟正听出了话外之意,于是自己骑着自行车把东西带到宿舍,从此以后,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再也没有麻烦过母亲。

谢希德与丈夫曹天钦在1956年的同一天入党,1980年同时成为中科院院士,他们甚至共同立下遗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1988年,曹天钦因大脑受损住院。那时的谢希德既是复旦大学的校长,又是上海市政协主席,每天忙得分身乏术,而且自己的乳腺癌也尚未痊愈。但是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下午3点准时到医院陪伴丈夫,帮他活动关节,还为他念诗、出题,帮助老伴恢复记忆。她像最普通的东方女性一样宽容、坚韧,对伴侣相濡以沫,矢志不渝。

猜你喜欢

谢家收音机复旦大学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看图画 写一写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Comment acquérir la culture de l'autre?
解读《巨型收音机》中的幻灭感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