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9-03-28闫旭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经济发展矛盾

闫旭

摘 要: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刻,改革表现在各个领域和各个专业,再实现中国梦的总目标下进行创新发展。其中,在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是在不断失败的经验中达到成功的彼岸。那么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就无法避免。突发事件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因此,不断增加的群众性和规模事件,参与人数的增加以及参与对象的多样性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阻碍了社会发展,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因此,研究其原因至关重要。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经济发展;矛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65

1 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

1.1 经济层面

经济是社会国家的体现。经济发展会遵从一个规律,当达到一定的程度,经济发展的现象会持续的平稳一段时期,相对而言如果经济发展跟不上,那么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就会引发一系列纠纷从而逐步的会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1)经济体制转换中的问题。

在重大改的的面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挑战是在摸索中寻求最佳的经济发展路线。如果改革成功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会达到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平台。与过去相比,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动态将发生巨大变化,并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水平和社会严重失衡。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解决这种失衡问题,重点在于实现经济合理转变,促进经济的健全发展。只有合理的转型就有可能解决国民经济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

(2)社会分配问题。

社会分配的问题是所有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协调好贫富差距是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解决的事情。但是目前只能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或者扩张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贫富差距的扩张问题,就可能直接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直接威胁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数据分析显示城乡贫富差距过大是首要的问题,包括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最明显的是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人口不断的扩大导致的收入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发展下去就是严重的贫富差距夸大,最总会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

一些专家和科学家揭示了这一现象:中国的历史恰恰是经济不平等造成的问题,经济失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造成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而目前这种经济不均衡的现象并不在经济改革的预期之内,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现在首要面临的任务。这种失衡不解决会直接导致社会问题。

1.2 政治层面

目前,国内政治制度的建设正在逐步优化和完善。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在完善中。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

(1)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民主制度是具有历史性的。民主和专政是对立的,但是民主也是相对的,实在服从国家以及集体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前提下享受的是一种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中国民主政治在各届领导人的大力实施下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在民主制度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民主制度在中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在完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政治的政策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发展。在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利益的差异既产生了某些冲突。

(2)群众参政能力较低,法制意识较弱。

中国经济发展不断的创新转型中,同事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在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管理条例作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后盾,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民众的法制观念,随着依法治国的原则的引入,我国人民不断强化体制观念。提高法律和公众意识。政府的机关和机关鼓励公众进入国家核查程序,然而,事实上,在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下,人们的法律概念可以少培养,对政治参与规则的理解也很少。越来越多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缺乏法律观念导致了更大的冲突。我国人民需要多地参与国家政治,特别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信访制度和新闻报道等方式。

1.3 社会层面

(1)社会监控不到位。

社会监督是行政管理中的最有力的方法,是通过具体规范限制社会所有成员的状态的过程。通过社会监督,政府可以不断平衡发展和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调整符合发展轨迹,控制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运作的最终目标。

(2)社会公平性失衡。

当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高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就睡随之升高,社会公平公正就会进入公众的观念中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深深埋藏在他们心中。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的前提下,面对公正公平的概念也就越来越被关注。只有相互发展的平衡时,才能保证经济健康的发展。

(3)社会的新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首先由当时的总理朱镕基在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使用。以此为代表的群体主要是资源缺乏,生活收入低,缺乏社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社会处于不利地位。他们的基本特征如下:

原因多样而复杂。弱势群体缺乏社会竞争力,其原因主要是客观和主观。在这些弱势群体中他们从客观上来讲是竞争力更差一些,主观上可能是地域歧视或性别歧视。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水平较低贫困是他们的共性。从收入来源上来讲他们这个群体收入属于单收入来源或者是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政治素养也很弱。实际上,他们可能处于一般教育阶段,导致意识形态不是特别的坚定和正确,因此他们无法准确说明他们需要什么。与此同时,他们被社会所忽视,存在感低。而且,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声音为自己说话。因此,面对自身无法满足的利益,它们往往是通过暴力的力量来表达的。只有认真对待这件事,社會才能关注和媒体关注。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2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

通过分析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特征和成因,可以得出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敏感阶段,社会结构多样化是经常发生矛盾的重要因素。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群体暴力案件的发生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事实。

2.1 政府管理的水平

(1)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政府工作中明确指出,整个政府工作的核心就是科学发展。而中国政府的最初目标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也是党和国家工作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们对“依赖于发展的东西”和“什么是发展”这个问题没有定性的认识,深刻和准确制定人们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实施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2)践行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

公平公正在任何时期都是一种相对和理想的状态而存在,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相对的环境下追求公平公正属于合理的诉求,对于社会的待遇和人的素质、學历、能力甚至和颜值都有关系,确切地说,社会可以合理地分配每个人和自己自身价值相应的物质财富,实现每个社会主体对利益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状态。在经济收入和政治地位上,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上。

2.2 加强政府管理的能力

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是对政府工作能力的一种考验,既然出现了群体性事件,那么社会问题就是一个爆发点,就应该及时的解决问题和安抚群众,总结为什么频繁发生群体事件。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在解决好自己的小康问题时,民主观念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民主是国家赋予人民的一种神圣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让人民反应对国家和社会的观点和意见。它可以表现为政府在人民心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人们选择用这种极端暴力的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愤慨,但如果没有指导,这就是对管理层的疏导不善。

2.3 构建有效的预防机制

目前中国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都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断改革的经济发展体制和社会发展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磨合期,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是能更好的认识改革中的问题。但是要尽可能的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工作,预防要比问题出现后解决要好得多。为了防止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就要从社会体制上下手,加快社会规制建设,从根本上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这是最基本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永宠,陈晋胜.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J].晋阳学刊,2004,(01).

[2]姜小卉.建构和谐社会,理性处理群体性事件[J].中外企业家,2009.

[3]肖恋.社会冲突论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

猜你喜欢

群体性事件经济发展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高校学生常见突发事件情况分析
浅析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