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灸疗法联合益气宣化方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及血清IL-10、VCAM-1水平的影响*

2019-03-28张红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宣化鼻部鼻炎

范 军,张红燕

(荆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是阵发性鼻炎、流涕、咽喉痒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全球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高达40%。该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目前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是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常用药物,能够缓解鼻部症状,但由于该病病程较长,长期服用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嗜睡、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易造成反复发作,安全性较低[2]。近年来中医从整体出发,深入分析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同时结合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并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具有独特优势[3]。天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根据季节划分并使用刺激性药物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能够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温阳散寒、消肿散结的作用[4]。益气宣化方作为我院经验方剂,由多种中药材组成,作用靶点广泛,具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效[5]。本研究探讨天灸疗法联合益气宣化方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旨在为此类患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中医对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③依从性好,积极主动配合本次研究者;④中医证型为肾阳亏虚型。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哮喘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②多种药物过敏史;③血管运动性、自主神经性或其它类型鼻炎;④局部皮肤溃破、红肿、烧伤等无法针灸者;⑤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女性;⑥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⑦变应性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⑧近1周内接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治疗者;⑨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及常见临床表现进行诊断:①主症:阵发性鼻痒、鼻涕清稀、咽喉瘙痒、连续喷嚏;②次症:嗅觉减退、鼻甲肿胀、鼻塞、畏寒肢冷、小便清长;③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当患者病情符合主症≥1项,且次症≥3项,结合舌脉象,即可确诊为过敏性鼻炎。

1.3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男37例,女25例;年龄25~64岁,平均(39.58±8.27)岁;病程1~7年,平均(3.24±0.61)年;根据2001年WHO推荐的ARIA标准[8],将过敏性鼻炎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0例、18例、44例。对照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22~61岁,平均(39.63±8.30)岁;病程1~8年,平均(3.29±0.58)年;疾病分度: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0例、15例、4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两组均给予基础干预,包括详细介绍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嘱咐患者远离过敏源,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同时忌食鸭肉、羊肉等发物,禁烟戒酒。

1.4.2 对照组 采用益气宣化方治疗。组方:熟地黄20 g,黄芪、淮山药、茯苓、山萸肉、泽泻各15 g,法半夏、郁金、肉桂、附子、九节菖蒲各10 g,辛夷、川芎各6 g。将益气宣化方加水500 mL浸泡2 h后使用大火煮沸,随后改为文火煎煮30 min,将药液过滤倒出,再加入适量水复煎后倒出药液,充分混合两次所得药液备用,分别于早晚饭后30 min温服,1剂/天,9天/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天灸疗法。①药物配方:白芥子10 g、天南星2 g、延胡索6 g、细辛3 g等,按照适当比例配置并研磨成粉,鲜姜去皮后榨汁,与药材粉末按照1:1比例调和均匀,并置于5 cm2的一次性穴位贴上备用。②穴位选择:肺俞、肾俞、风门、足三里、大椎、命门、定喘。③具体操作:使用酒精对穴位行常规消毒,将穴位贴置于特性穴位处,并使用胶布固定。④治疗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月,农历三九期间,即一九、二九、三九,1次/天,3~4 h/次,9天/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⑤注意事项:避免挤压、抓挠贴药部位;如出现严重不适感可缩短贴药时间。

1.5 评价指标

①鼻部症状积分。采用鼻症状总积分表(TNSS)[9]对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进行评分,内容包含流涕、喷嚏、鼻塞、鼻痒4项,按照症状严重程度正向记分,分值越高,则该项症状越严重。②鼻部通气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MS IOS型,德国)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速(PEF)和PEF变异率。③血清白介素-10(IL-10)、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2 mL空腹状态时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分离上清备用,检测步骤严格遵循试剂盒(购自天津市赛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

1.6 疗效判定

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0]及疗效指数判定。显效:鼻塞、流涕等鼻部基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51%;有效:基础症状显著改善,21%≤疗效指数<51%;无效:基础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2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鼻部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鼻部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鼻部症状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鼻部通气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PEF显著高于治疗前,PEF变异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EF、PEF变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两组IL-10、VCAM-1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IL-10、VCAM-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2.5 治疗前后两组疾病分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疾病分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中度及重度例数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3 两组鼻部通气功能比较

表4 两组IL-10、VCAM-1水平比较

表5 两组疾病分度比较 [例(%)]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目前多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证实[11],过敏性鼻炎是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细胞粘附分子等参与其发病过程。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VCAM-1能够与嗜酸性粒细胞结合,进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迁移,最终诱发变态反应。有研究发现[12],过敏性鼻炎患者VCAM-1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表明其参与该病病理过程。作为炎症性疾病,过敏性鼻炎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IL-10是关键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分泌,不仅能够有效抑制Th1细胞增殖,同时可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通过释放大量炎症机制,从而引起黏膜水肿,刺激黏液亢进,加重患者病情,因而合理调节其水平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学将过敏性鼻炎归于“鼻鼽”范畴,《素问》指出:“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内经知要》中论述:“涕泣俱出,阳衰不能摄也”。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脏腑虚弱,腠理疏松,外感六淫,壅滞鼻窍,津液不行,发为鼻鼽;肾气亏损,摄纳无权,肺失温养,外邪入侵,发为鼻鼽[13]。中医治疗原则是温肺散寒、扶正祛邪。益气宣化方属于我院经验方剂,方中肉桂性辛,具有温经通脉之功效;郁金可疏肝理气;辛夷善温通鼻窍;熟地黄性温,具有滋肾益阴之功效;淮山药可健脾和胃;茯苓善祛湿除寒;山萸肉性微温,具有培本固原、补肝益肾之功效;泽泻可利水渗湿;法半夏善燥湿化痰;附子具有补火助阳之功效;九节菖蒲可开窍化痰;上述药物共奏燥湿化痰、温通鼻窍之功效[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5],黄芪皂苷可改善免疫功能。辛夷提取物可促进鼻窍血管收缩,改善鼻部通气功能,还能抑制组胺释放和变态反应[16]。

天灸疗法属于内病外治法,根据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发作特点,采用药物对机体实施温热性刺激,不仅调节脏腑功能,还能从根本上调节体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天灸疗法的配方中白芥子具有温肺散寒之功效;延胡索可活血化瘀;细辛善宣通鼻窍[17]。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8],白芥子中有效成分芥子碱可清除机体氧自由基,其水溶剂可抑制真菌。细辛具有抗过敏、消炎镇痛功效。治疗时所选穴位多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肺俞主治与肺脏有关疾病,大椎能够双向调节经气,可增强抵抗力;命门有培元固本之效;足三里可补益肺气;上述穴位共奏补肾温阳之效[19]。天灸疗法能够扩张局部血管,疏松体表组织,并通过增加皮肤渗透性,从而使机体充分吸收药物[20]。此外该疗法可通过体表刺激神经末梢,激发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使体内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物质增加,进而改善器官生理功能,达到防治结合目的[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鼻部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天灸疗法联合益气宣化方可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组PEF、PEF变异率优于对照组,提示天灸疗法联合益气宣化方可有效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对相关血清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IL-10、VCAM-1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可改善患者IL-10、VCAM-1水平,且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改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天灸疗法与益气宣化方联合治疗较单一方式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天灸疗法与益气宣化方治疗联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提高鼻腔通气功能及临床疗效,降低血清IL-10、VCAM-1水平。但本研究观察样本数量较少,且未进行远期疗效观察,今后将在扩大样本数量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宣化鼻部鼻炎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宣化传统葡萄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浅析宣化清远楼建筑艺术特征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古城宣化的独特魅力与发展研究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