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城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

2019-03-27尹志雯

设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居住空间旧城

尹志雯

摘要:为当年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过程中拆建失当,或被忽视放任其衰败等现况思考行之有效的出路。通过阐述对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涵义,结合目前旧城现状对其进行延伸,归纳出其对旧城居住环境的指导策略。得到“有机更新”理论指导旧城居住环境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法。该方法能够为当下旧城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旧城 居住空间 有机更新 城市文脉

中图分类号:TU94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151-05

Abstract: In order to get an effective way of the situation that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old city is reconstructed improperly, or ignored and let decay. By expounding and extend the meaning of the "Organic Renewal" theory put forward by Professor Wu Liangyo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ld city, the paper would summarize its guiding strategy for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old city.Get the specific method of renovation design of the old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organic renewal” theory .This method could provide co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old city.

Keywords: Old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Organic Renewal Urban Context

前言

住宅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栖身之所,城市在旧城区保留下来的特色鲜明住宅建筑往往彰显着城市独特的性格和气息。作为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旧城区的居住环境应如何随着时代发展更新和改造,是值得大多城市持续认真研究的课题。吴良镛教授[1]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为旧城区居住环境的改造设计提供了思路。本文以“有机更新”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解析,总结它对旧城区住宅、住区改造的具体指导策略,探寻旧城区内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有效途径,为旧城区居住环境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一、理论构成

“有机更新”这一概念,由吴良镛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i匕京I日城改造过程中提出,它结合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成果,解释了城市更新对于内在发展规律和更新过程可持续性的需求。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吴良铺教授对“有机更新”做出了相对明确的界定,“采用适当规模与合适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区域的发展达成相对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根据吴良铺教授对“有机更新”的解释及菊儿胡同的具体实践,“有机更新”理论由以下二个层面的构成:

a.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就像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城市的各个部分就是这个生命体上面的细胞,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维持整体的内部秩序和生命力。

b.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假如城市是一个生命体,那么城市内部的更替就是组织的新陈代谢,更新的细胞就是居民住宅区和城市道路、街区等,这个过程是城市发展不得不经历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城市肌理要始终符合。

c.更新過程的有机性:城市的改造更新就和生命体的代谢作用一样,需要遵循内部的规律,符合内部的秩序。

由“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成和相关实践案例(如菊儿胡同改造)可以分析得到:对“有机”的强调,重点在于对城市每个组成部分的更新与城市整体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要求,它要求城市的完整性,无论是更新变化的过程还是在其中某阶段呈现出的状态;对“更新”的强调,则注重对“城市细胞”自然生长、生存规律的尊重,即符合城市中人的生活需求变化、符合各种城市活动所需物质条件应具备的尺度和功能、符合城市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城市更新应从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出发,将发展当作真正的目标,并注意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以“有机”的状态对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物质环境水准及精神文化水平,使城市长治久安且时时充满活力,即“有机更新”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现状分析

旧城居住环境,是在当代大多城市的旧城区区内保留下来的居住环境,包括该区域内的住宅建筑单体,同时也包括由住宅建筑单体形成的建筑群体,及其构成的住宅区环境、住区内长年形成的社会结构以及思想文化等。I日城居住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功能的退化。功能的退化包括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物质功能方面,旧住宅户型面积小,户型设计显而易见功能空间的缺乏,例如许多旧城住宅都没有设置单独的卫生间。旧城住宅的起居室在以往得不到重视,通常以交通厅的功能出现,被其他功能空间如卧室、厨房等挤在中间,面积小,采光差。住宅建筑整体则是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建设之初技术水平和建筑材料种类有限,材料的损耗、设备的老化现象时时存在。在室外空间上,由于住宅建筑本身的空间组织就较为密集,加之私搭乱建的房屋数量与日俱增,居住区的室外空间一般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空间,或面积小,同时也缺乏合理的设计。这些室外空间还常常由于其他建筑的拥入被侵占,以至于在占地面积和环境品质上的状况都不断地受到威胁。

社会功能方面,旧住宅在建设之初,社会对于住区的人口构成、家庭类型、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尽深入,这使旧建成的居住环境在一开始就存在着社会功能的缺失。居住环境在社会关系的稳固、家庭成员的关系、邻里情感的培养、城市文化的塑造等方面本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结合目前旧住宅区的现状来看,这些社会意义上的功能显然极为不完整。此外,比起新建住宅区,旧住区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陷。

第二,需求的变化。旧住宅的建设年代和建设条件使其大多达到的是满足当时居民基本生活起居需求的功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之后倾向向归属感、被尊重感与自我实现感等高级需求过渡,这为居住环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的需求变化可概括为以下多方面:

a.户型:室内可活动空间需更大,功能空间需进一步完善和完整。

b.老龄化:老年人口在旧住区内比例的变化使适老化设计成为检验住宅是否达标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

c.闲暇:随着闲暇在生活中日趋重要的整体趋势发展,居住环境内应设有更多能够提供居民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空间或设施。居民对于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的期望同样与日俱增。

d.环保意识觉醒: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提升,住宅区域内的绿色植物覆盖与配置应当优化,其他对于空气、水等资源的污染和材料、资源的浪费做出相应回应的设施也应不斷配套。

e.出行方式变化:私家车占有量直线上升,对停车空间及住区内人、车交通的组织也是以往居住区内不曾过多考虑的因素。

f.安全性:不仅限于生命财产安全,现代人对于心理健康的关照也在居住空间营创上提出了更多要求。

g.社区文化:城市热闹却冷漠的氛围不断加重,城市居民对于和谐亲切的邻里关系的呼唤更为强烈,对城市归属感的期盼更显突出。这些都有赖于住区在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方式调整和优化。

三、理论指导

结合近年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与面临的问题,将“有机更新”理论能够指导旧城居住环境改造的要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a.关注居住环境具体的功能与空间需求

b.关注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关系

c关注居住环境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以下将从这三方面提出对旧城居住环境更新改造的建议。

(一)功能与空间

1.功能的调整:住宅建筑的服务对象——居民的需求会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尤其是生活于物质条件更加优越、信息更加丰富集中的城市中的居民,他们不断更新的居住要求是一个城市有机更新的必然。而旧城住宅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其功能在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方面往往比城市新建的住宅更为滞后。对旧城住宅的更新过程,首要考虑的因素即使用人群居住模式、居住需求的变更。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议题,对发展到现阶段的我国更不容忽视。而旧城居住环境的居民中老年人又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以旧城住宅原有的功能、设施显然无法适应老龄化问题加剧的现代城市生活,因而在旧城住宅的改造过程中适老化设计就更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老年人生活起居所需的一系列条件都应在旧城住宅改造过程中通过对其功能的完善得到满足。例如,住宅内部添加利于老年人生活起居的便捷设备、安全设备,住宅外部的住宅区公共空间内增设保障老年人安全的无障碍设施等。

其次,对I日城居住环境区的整体更新随着时代发展将不仅限于建筑表皮的保护亦或“士绅化”式的使用人群换血,而将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功能结构更新。商业化、文娱性的功能空间渐渐渗透进入住宅区,使以往旧城区单一的空间功能不断多样化发展。这同样是旧城住宅区域的功能调整必须考虑的一个方向。

2.空间的拓展

(1)建设用地的扩充: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起居需求的变化,理想居住环境与旧城住宅及其住区的现有建设之间差距逐渐变大。建设用地并未随社会进步作出相应调整,这是旧城居住环境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将住宅区内很多用地重新整合并充分利用起来,将使现有建设用地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充。可参考采取的措施如下:

a.合理开发地上和地下空间,在技术水平允许、对旧城区整体肌理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对现有旧住宅进行竖直方向的加建。地上部分可加建一层或两层来扩充使用空间,亦或以此增加住户数量,来解放私搭乱建带来的平面空间拥挤;地下部分可建设为停车、仓库、景观、生活起居补充等空间。这不失为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一条高效途径。

b.在不影响日照间距的条件下,可对现有住宅通过增加进深的方式增加室内空间,也可由此为一些户型面积较小、使用功能缺失的住宅增加满足新时代居住需求的功能空间。

c对于整片居住区而言,通常存在旧城住宅过于密集而室外绿化环境缺乏的问题。对此现象,可将处于其他住宅包围成中心位置的住宅拆除,空出“组团中心”,以此作为住区景观空间,提高住宅区的绿化率,为居住环境创造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2)室内空间再塑:

a.起居室、餐厅、厨房:合理舒适的起居室是住宅建筑为居民带来归属感的重要要素之一。旧城住宅内许多由于户型较小、使用面积有限,缺少符合现代城市居民要求的起居室以及相应的餐厅,厨房面积也。在面积上,通过上述对于住宅及其住区建设空间的整合,很可能为住户增加一部分使用面积。空间上,现代城市居住环境中起居室-餐厅-厨房一体化的设计愈加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住户的青睐。这样的设计也可考虑采用到旧城住宅的室内空间改造中,拆除部分原有的隔墙,用轻便易于置换的预置隔柜代替,使这一空间更大、更完整也更具流动性。另外,开放式的厨房更需要完整配套的盥洗池、操作台、炉灶台、电器机位等设施,这需要根据户型及其厨房的方位进行合理设计与安置。

b.卫生间:传统旧城住宅内卫生间面积通常较小或不设卫生间,北方一些地区的旧城住宅区内,甚至以公共卫生间的形式解决居民的需要。在这方面的更新改造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释放出的空间为卫生间较小或未设卫生间的住宅增设卫生间,其次也需要为卫生间增设浴缸(或针对较小的卫生间增设淋浴)、盥洗设备,同时为卫生间配置满足内部墙壁和地板防渗、防滑等功能的铺装以及卫生洁具。

c阳台:如若在旧城住宅的基础上进行加层建设,势必考虑为住宅在合适的位置增设阳台。阳台是居住环境中为居民提供与外界环境交往场所的必要空间,在旧城住宅的阳台改造设计方面,可考虑以露台的形式在屋顶加建,或在明确原有建筑尺寸的条件下为旧住宅安装由轻质结构和固定构件等组成的预制新阳台。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阳台结构构件的保养和维修;阳台板应当注意一定的坡度,并力口以防水处理,设置地漏,并在房屋楼板的边缘开槽或设排水管。

(3)室外功能空间:停车与交通、公共空间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居住环境对于停车空间以及交通组织重新安排的需要越发强烈,而旧城住宅及周边环境对此的设计微乎其微,难以达到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近年来大量私家车进入住区,本就拥挤的旧有住区更加寸步难行,不合理停车及不合理的人车通行线路也常常成为引发邻里矛盾的争议点。因此在旧城住宅更新过程中,对于室外空间在停车与交通方面的重新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a.停车空间的设计方式:对于地下空间可开发、与周边住宅宅间距相对较大的住宅,停车空间可置于重新开发出的旧城住宅地下;对于宅间距较小、地下空间用于安置其他日常起居功能空间的住宅(区),停车空间可在住区内挖掘其他区域集中设置。后者可以以地下车库、半地下车库或多层车库的形式出现,并可考虑将其与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结合设计。例如,在以上三类车库的顶层均可设施绿化,分别以中心景观或屋顶花园的形式呈现,也便加强了整片居住环境的景观效果。

b.交通路网的改善:鉴于旧住区房屋多、类型杂、居住人数多等特点,即使对整片居住区进行整体更新改造,其交通路网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可在路网的不同区域考虑人车分流,为居民让出一定的人行空间,考虑以不同的铺装材质划分不同类型的流线。根据住区内车道是否环通考虑进出住区的车道可否分离或合并。此外,居住区的道路也应增设安全设施,并丰富道路景观,使软、硬景观在不同的区域结合起来。

3.配套设施的更新

(1)墙体:对墙体的改造是对旧城住宅进行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旧住宅年代久远,年久失修的房屋不仅在外形和功能更上存在诸多问题,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要满足基本的居住要求与与时俱进的居住新需求,应注重对于房屋墙体的保护与调整。首先,对承重墙应保持加固和维护,尽量避免在承重墙上开设新的门窗空洞。如需进行户型的合并,也需要考虑承重墙的抗震安全。其次,对于非承重墙应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非承重墙分隔空间的种类为其配置不同防火与隔音等级的设施。当代技术条件下,轻巧、安装便捷的新型隔墙不断涌现,在电源插座位置的灵活性、电源插座可配置数量、电线的位置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传统隔墙更优的特点。新型隔墙同样可作为更新的配套设施应用的改造的住宅建筑中,使建筑的维护和之后的改造都更为方便快捷。

(2)屋顶:旧城住宅的屋顶改造是住宅在防水、防潮、保温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的重要手段,对此应按照屋顶的类型加以区分。对于坡屋顶,要尽量保持其外观的完整,保证结构未变形、屋顶无渗漏。若屋顶的基础结构受到潮气侵蚀严重,则需尽维修或考虑置换。

对于平屋顶,可在不影响城市、住区整体文脉特征的条件下考虑改建为坡屋顶。坡屋顶化在不改变日照间距的情况下扩展了住宅的内部空间;如若是加建层数的住宅房屋顶部以坡屋顶形式呈现,也能够为顶层的住户带来在舒适度上的福利。在坡屋顶上用斜屋面窗的采光形式,可以使更多自然光均匀射入房间内,也利于室内形成空气热对流,利于通风。这样也统一了整个住宅区的建筑樣式,并有利于太阳能设备的推广。在改造为坡屋顶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屋面材料的防zK性、耐磨性、环保性与性价比等因素。

(二)生态与绿色

1.居住空间节能改造

(1)建筑节能

a.耗能基本情况:对能源的节约是达成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内住宅建筑的能耗主要存在于照明、电气、采暖、炊事等方面,以采暖带来的能耗居多。住宅耗能具有规模大、热工性能差、采暖效率低的特点。在旧城住宅中,以上特点显得尤为突出。较大的耗能或能源浪费不利于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为城市生态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b.节能改造:在旧城住宅的更新中,首先应尽可能合理利用自然形成的通风和采光,改良居住环境,对建筑本身的改造尽可能运用节能材料。近几年来,外墙保温技术的提高使得它在国内诸多城市受到居民的欢迎。外墙保温具有保温效果明显、改善室内环境、便于丰富外立面、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不失为改善旧城住宅墙体维护结构并达到节能效果的绝佳选择。

(2)住区环境节能:旧城居住环境建设于对生态观念相对落后的年代,住宅周边具有节能意识的设施少之又少。对于能耗的减少和资源的利用不应仅限于住宅建筑本身,而扩展到整个住区的环境营创与设施添置上。可利用上文提及的统一化的坡屋顶,在住区内推广太阳能设备,减少相应电能的消耗。还可对住区内的公共空间适量减少硬质铺装,增加绿地的透水,或采用渗透管、渗透侧沟等人工设施辅助降水进入地下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绿化配置:绿色植物能够对一个区域进行微气候的调节,吸附空气中的污染成分,降低噪音,并对建筑物的缺陷之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遮掩,是居住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均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居住环境内的绿化设置不可或缺。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在绿色覆盖面积与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材料、绿地类型都息息相关,因此要优化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绿化情况、提高绿化生态效益,应同时关注住区内的绿地类型与绿色植物配置。

(1)绿地类型:旧有住区内的绿地类型除常见的住宅区中心景观之外,也应包括分散在部分住宅院落内的小型绿地、住区内的道路边缘的带状绿化区以及上文提及的与住区内停车空间结合的绿化设置。对于不同类型的住区内绿地,应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来达成相应的生态效益。例如与住区景观空间结合设计的停车空间顶部绿化,应以低矮的灌木、花草为主。

(2)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方面,首先需要从适宜住宅所在城市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选择出发,以城市基调树种为主,可以尽可能快速地达到对居住区绿化改造的目的。旧有住区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往往保留许多成年老树,这是可利用在居住环境更新中的绝佳资源,也能够节省住区绿化的相当一笔费用。切不可因其出现位置与建筑再规划的冲突而武断砍伐,应尽可能保留并针对不同情况在其周边进行合理设计。

其次,可根据不同的环保需要引入不同的植物种类,例如旱柳、桑树能够较好地吸附粉尘,而丁香、松柏则在防噪方面卓有成效。根据住区所在位置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可防污、降噪的植物种类,是使绿化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的良好途径。

再次,住区内的不同区域对于植物的选择有着各异的要求。中心景观或公共活动空间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居民中为数不少的老年人与幼童的需求——植物本身无刺激性挥发物质、无含毒枝叶、无飞絮等。另外,在住宅建筑密集的旧住区内,必然存在大量需要添加绿化的区域由于建筑叠错造成遮阴地带,地表日照时间与建筑密度相对较小的绿化区有着很大差异。对于日照时间不足的绿化区域,可选择阴生植物,以保证该区域植物的正常生长与绿化带的长期维护。

3.物理环境营创:随着对于生态环境认知的不断深化,住宅区内可通过人工调控重塑的的风、光、热等物理环境应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得到重视。环境城市旧有住区在建设之初往往规划成为简单的行列式布局,建筑类型单一,在高度上也相差无几,这对于风向的引导几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例如我国北方城市往往在秋冬西:lI:风强劲而春夏盛行东南风,对于整片住宅区域而言,如若北部住宅建筑适当增加层高,南部建筑适当留出相对多的间隙,可阻挡季风,并在中心开阔的地带形成微风漩涡。住区内的景观空间如若考虑失当,被安排在上文提及的建筑遮阴地带,势必造成“人迹罕至”的现象,长年累月便造成了空间的浪费,也不利于住区内物理环境的创设。因而,不同类型的建筑布局、景观空间的区位安排,都是营创居住环境物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三)人文与精神:

旧城住宅对于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实质上反映了城市的物质性衰败,它随同城市居民需求的变化而出现,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而城市的更新需要依照它自然生长的痕迹延续,旧城住宅恰恰在形式与精神上都是城市文脉的宝贵印记。它的更新需要融入新的城市结构,而它本身所反映的城市肌理不应在短期内被全盘推翻。从旧城住宅建筑本身到它所在的住宅区,对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有选择地保留与更新需同时进行,这也正是有机更新过程中对城市文脉充分关照的体现。这个过程从点到面,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筑立面:对旧城住宅建筑立面的表皮式保护是对城市历史风貌的符号化保留,这是对城市居住环境物质空间的保护性更新。建筑内部可根据上文所述新的居住功能与空间需求加以整改,而外表皮仍保留或部分保留旧城住宅原有的外部材质、色彩或构成形式,并对其因建设之初经济条件制约而呈现的不耐久、损毁等问题进行修饰性处理。对住宅里面的表皮式保护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修旧如旧”,而是在为住宅建筑增添新的活力的同时,使原有居民或新迁入旧城住宅区白勺居民仍可感受到城市原有的风貌,这是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

2.人文环境:在旧有居住区域内保留或增设公共活动空间,尽量通过适当的景观配置、合理的绿化环境、形成围合的空间营造,使公共活动空间令居民感到亲切、舒适、便于邻里交往而得到居民的欢迎,这是对城市居住环境社会空间的重温。住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需保证一定的交通便捷性,令分布在居住区内各个位置的居民都方便到达;还可在公共空间内安置一些具有城市符号化特点的景观小品等设施,使居民能够在建立与彼此親密关系的同时,也可感受到城市文化的繁衍生息。

3.原有格局:旧城住宅往往集中在旧城区或传统街坊中,其原有的尺度和格局不应随住宅更新而被破坏。对住宅的更新改造应尽可能在原有的院落宅基范围内进行或小幅度调整,改造更新与整个区域旧有的格局、比例应达到动态平衡。

四、实践案例一菊儿胡同改造

(一)建筑背景

1.区位: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传统街区保留相对完整的一带区域内(如图1),东临交道口南大街,南临后圆恩寺胡同(如图2),西临南锣鼓巷(如图3),北临寿比胡同。菊儿胡同长438米,宽6米左右,行政上归属交道口街道办事处管辖。

2.历史由来与周边文物:明代这一区域属昭回靖恭坊,被称为“局儿胡同”;清代则归属于镶黄旗,“局儿胡同”被易名,乾隆年间称其为“桔儿胡同”,宣统年间再次易名为“菊儿胡同”,到民国时期将这一称呼保留下来。1965年,北京市许多区位地名被整顿,“菊儿胡同”被改称为“交道口南二条”;文革时期则被称作“大跃进路八条”;之后,恢复“菊儿胡同”这一曾有称呼。1979年,菊儿胡同将其不远处的小菊儿胡同一并纳入其范围内,统称“菊儿胡同”,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地带。

菊儿胡同地处明清两代的国度北京,因其地理区位靠近政治中心,交通区位又十分便利,曾一度成为历史上高官重臣的宅邸所在之处。菊儿胡同3号、5号和7号院落为清代光绪年间朝廷重臣荣禄的宅邸,其中3号为祠堂,5号为住宅,7号为花园。自荣禄迁居东厂胡同之后,这些旧城住宅又被赋予新的重要职能,如7号后成为阿富汗大使馆,41号成为寺庙,据说该寺庙里开山僧侣曾身为皇帝替僧。现如今行走在菊儿胡同,安静宁谧的气氛依旧令人每每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如图4、5)。

3.居住现状:菊儿胡同作为大多居住单元集中的区域,随着人口的增多和数年历史起起落落的变迁,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胡同文化”,但也面临着住宅房屋老化、起居设施老旧和功能不足、居住环境拥挤等一系列愈加严重的问题(如图6、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入北京这样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均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城市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菊儿胡同作为北京旧城区内危旧房屋相对集中的区域,被提上改造调整的议题。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时代北京下,居民的需求与日俱增,旧城区面临的种种问题更迫切地需要尽快得到解决。在此背景下,菊儿胡同更新改造工作由吴良镛教授主持,于1987年顺利展开,“菊儿小区”的新形象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二)改造原则

菊儿胡同的改造首先遵从的即“整体性”——以吴良镛教授所提出的“肌理插入法”,不拆除、不破坏,使改造过程依存于北京市尤其是二环以内的旧城区井然有序的“方格结构”布局之中。根据建筑整改需要对其进行部分的调改和更新,将这一地带传统但有些衰败的“旧四合院”改变为“新四合院”,原则如下:

a.控制房屋高度。

b.控制建筑密度。

c.更新建筑类型。

d.塑造特色场所。

据此,菊儿胡同的具体改造策略如下:

a.严格限高(不多于三层)。

b.成片整治、保证片区完整性。

d.在原有的棋盘式胡同道路体系内更新住宅建筑,探索“合院体系”的新形式(类四合院),以传统合院形式为基础,用新材料和新观念丰富居住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二)更新措施

1.布局与交通:井然有序的“方格结构”布局,从北京最中心的“紫禁城”出发,环环拓展到大街小巷的每一座院落和每一幢房屋之

上,它构成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蕴藏着百年来充满“京韵”的胡同文化,这是北京无论发展到何时何境都无可取代的城市文脉。菊儿小区首先在规划上便做到了对于城市肌理、城市文脉的尊重。这个街区不封闭,不设外围界限,具有开放性。住区由鱼骨式街巷连接和贯通,院落内外、街区内外都可自由穿梭。住区内,街坊路、步行道与城市道路“融会贯通”,形成了密集的路网系统(如图8),有效减少了住区周围城市道路的拥堵,使得整个区域内外交通便利,同时缓解了这一地带的城市交通压力。

2.空间格局:平面上,菊儿小区从属于北京传统鱼骨式胡同体系,将信道作为“鱼骨”的中心,贯通南北,将各个院落串联起来(如图

9)。三个院落单元构成一个院落组团,每个院落单元中心均为10米见方的围合空间。南北向重重深入地进院突出了传统庭院之中的“进”;西向则如枝节一般生长出跨院,跨院之间由出现在院落原厢房位置的过街楼相连。这也就使院落与院落之间的关系更能够紧密相连,破掉传统院落封闭的特点,显得相对开放和便于交流。

竖直空间上,每个院落内四面围合的建筑为2到3层的单元楼(如图10),院落四角处设楼梯。由此,居住环境同时既有传统院落内重邻里往来、住户间交流密切的特点,也有公寓式住宅保护私密性的特点。

此外,菊儿小区的建筑整体采用粉墙黛瓦的形式着色,加之坡屋顶的部分保留以及十字地面、建筑基座等细节的处理,改造部分与胡同内其他旧城住宅形成风格上的一致性(如图11)。胡同内原有的植株均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每个新合院中的院落景观。走在四面“高起”的新院落中,抬头望到老树延伸了数十年甚至拜年的枝叶(如图12),在天空的映照下显现着自然而古朴的纹理,就像是在这个四面“高起”的新院落中,看到昔日的温情像一位故友仍留在这里,从未走远。

3.建筑改造

(1)住宅分类:菊儿小区内的住宅建筑有普通住宅、跃层住宅和私人院落三类。

(2)建筑形式:住宅建筑以2到3层的公寓式住宅楼分布在每个院落单元的四周(如图13),每户的入口均设在院落内部,形成内院的网格。院落的入口、住宅楼的楼梯间和走廊均为开放式结构,顶部具有遮蔽结构但无墙体的包围,形成的虚空间与住宅楼本身的建筑实体形成虚实结合的空间变化,降低了住宅室内外过渡生硬感(如图14、15)。住宅楼的顶部大多创设退台,形成屋顶平台;屋顶则是平屋顶与坡屋顶相结合的形式,让建筑的顶部错落有致,远观之,每座住宅建筑均显得轻盈而通透,避免了因建筑密度较大而产生的紧张感(如图16)。

色彩上,建筑整体均为粉墙黛瓦,部分细部与院落内的设施则施以暗红色。黑、白、灰的中性色运用不仅能够与周围旧城住宅达成色彩在视觉上的一致,更有着北京作为千百年来古都严整、肃穆的城市性格;变暗的朱红,则是似曾相识的帝王之气在千百年后沉淀下来的记忆。即便身处市井,城市的文脉依旧散落,生生不息。

(3)建筑特色:首先,即使住宅单体在竖直方向产生很大变化,最终住宅之间仍以围合成院落的形式联结,保留了胡同内旧有的院落空间,在精神方面给人以归属、凝聚、安全等心理暗示,更符合像以往四合院中那种亲切的邻里关系的形成。围合成的10米见方的院落构成了住区各个公共交往空间,这是每户人家每日离开与回到自家的必经空间,它引导了居民之间的密切往来。

其次,院落与院落之间通过过街楼、街巷的充分连接,打破了以往四合院的封闭性,使住区内的空间更具开放性和流动性。居住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它更加适应现代都市不同功能空间的穿插和流動,符合当下城市居民的进一步生活需求。

(四)案例评价

1.积极意义:菊儿胡同的“有机更新”及菊儿小区的顺利建成,是有机更新理论较早、较全面地付诸实践的典型案例。这个改造过程在对城市发展整体性、城市文脉、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变化、居住环境在新时代需要满足的新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关照和体察谨慎而周全,且通过符合观念、技术、审美的手段,将“有机更新”的初衷较好地展现了出来。菊儿小区以传统的布局规划加以对住宅建筑在空间、功能上的优化,改善了此处居民的起居生活质量,促进了邻里间的交往,提高了这一居住区域内的经济活力,也保护了留在这一片“居住网格”内的

“社会网格”,是城市发展进程中表现良好的重要一环。

2.局限性与反思:菊儿胡同经改造设计后呈现的菊儿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优势和积极意义十分突出。然而不得忽视的是,菊儿校区在更新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士绅化”现象。根据对菊儿校区现有构成人群的观察,在改造之前便居于此的人大多在改造之后搬离了此处,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能力优越,能够通过购买而获得这里独特居住环境的人,包括许多热爱胡同文化的外国人。新迁入的居民大多在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这些方面都要优于胡同内原住的居民。

而事实上,构成人群的变化对于住区内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精神传统都至关重要。当“士绅化”或类似“士绅化”现象出现在一个住区,势必造成住宅区内社会结构的重塑。而它对于住宅区乃至城市的发展是有不利的一方面的。对于原有居民而言,可能迫于经济能力有限,不得不搬离世代生活的环境,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无奈的。再优秀的居住环境,再完善的居住功能满足,如果不能真正服务于它的使用者,“有机更新”对人的关照也便不复存在。所以,让更新改造真正服务于使用着一幢建筑、建造着一座城市的人,审慎周全地为人而考虑并为人而设计,以设计引导人走向更加便捷、更加健康的新生活,这是一切更新改造的最终目标。

结语

“有机更新”理论自提出之初便始终强调着城市整体性。它用有机体、细胞的概念来解释城市与城市的构成要素,以此表现城市的生长性、城市要素发展的协同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将“有机更新”的内涵进行的具体的解释与理解,并希望以此作为对旧城居住环境改造的参考性意见,为旧城住宅的发展及城市的发展途径做出一定探索。

首先,城市更新具有可持续性,这注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呼唤着城市各个要素的具体功能需不断跟随时代特点被更新。旧城住宅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即功能的老化,须将对于旧城住宅的修缮、调整和内部设施的更换放在住宅改建的首要位置。

其次,环境问题在城市中愈发频繁地出现,城市应如何应对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时代发展到现在全球面临的重大议题。在旧城住宅的改造中,要树立生态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关乎城市能否在它所在的地理环境中长治久安。

此外,城市文脉的延续绝不可忽视,不仅要重视旧城住宅在空间格局、建筑形式上与城市肌理的一致性,更要重视居住环境对社会结构、社区文明、城市文化的影响,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让城市的文脉延续下去,才是真正将城市视为“活”的有机体的审慎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从“有机更新”走向新的“有机秩序”——北京旧城居住区整治途径(二)[J].建筑学报,1991(02):7-13.

[2]朱玲旧住区人居环境有机更新延续性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3.

[3]唐历敏.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对我国旧城改造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9(04):1-3+79.

[4]张祥智.“有机.互融”:城市集聚混合型既有住区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4.

[5]王朝.城市旧住宅改造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1.

[6]梁亦文,杨小军.南京“老门东”旧城改造项目中景观设施营造探究[J].设计,2016,29(23):140-151.

[7]许晓云避玉倩,李洁.老旧小区公共设施适老性改良设计研究[J].设计,2016,29(21):154-155.

[8]刘源.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論及方法探析[D].重庆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居住空间旧城
秋日忆绍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海绵城市理念在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
基于人文关怀的无障碍居老住宅空间设计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试析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
居住空间设计的思考方法
儿童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北京旧城交通规划建设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