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汉朝也有黑科技

2019-03-27维尼熊

小演奏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信宫灯酒器

维尼熊

古人的智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汉代尤为突出,因为这个王朝不仅拥有强盛的国力、辽阔的疆土、繁盛的经济和文化,还一不小心诞生了诸多堪称黑科技的发明创造,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长信宫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她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体内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寻常的照明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的窦绾墓发掘出土,是窦太后赠给本族裔亲窦绾之物,窦绾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也是满城汉墓的主人。这盏灯通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造型优雅大方,为一宫女跪坐双手持灯,左手持灯座,右臂高举,形成了灯的烟管,经底盘水层过滤后有烟无尘。

长信宫灯有两个十分强大的功能:一是灯光照射方向和明暗可随意调节,宫女手托宫灯的灯壁由两块弧形的铜板合成,嵌于灯盘的凹槽之中,可以随意转动,从而达到调节的目的;二是环保无污染,宫女右臂连着烟道,灯盘中心插上蜡烛点燃后,烟顺着宫女的手臂进入体内,在宫女体内的底部有少量清水,通过储水过滤烟尘的原理进行过滤排放,以保持室内清洁,可见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有了环保理念。

长信宫灯上刻着“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共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的铭文,但是字迹潦草,可能为后人添加,另有六处“阳信家”字样铭文。学者周长山推测,长信宫灯原属阳信夷侯刘揭父子家所有,《史记》中记载刘揭之子刘中意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被废黜,封国与家财被收归国有,长信宫灯随之被送入皇太后窦漪的长信宫中供浴府使用,所以又加了“长信宫”的字样,以示易主。

长信宫灯改变了过去青铜器给人留下的神秘厚重之感,灯的造型和风格舒展自如、端庄大方,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体,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其所蕴含的环保理念仍在影响后世,更值得如今雾霾之下的人们去深度思考。

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利用大气压取酒

在2017年国家博物馆的“秦汉文明”特展上,有一件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造型格外别致,它的主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刘非乃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

说到取酒,汉代最常用的是漆勺,一般有长柄方便持握,而这件错金银嵌宝石青铜鸟柄汲酒器高36.2厘米,顶端有一个鸟形柄首,鸟背有孔,中间的柄身十分修长,内部中空,下端则是一个罐形的容器,罐底中心处有一个小孔直通上下,与鸟背上的孔相通。器物通体鎏金,鸟眼镶嵌玛瑙,鸟身镶嵌宝石,采用错金银工艺装饰,显得华丽而精美。

既然是汲酒器,那它是如何取酒的呢?答案就在器身上下的两个小孔上。取酒时,需用手夹住鸟形首,将汲酒器浸入酒缸,酒就会从底部小孔进入罐形容器,空气则从鸟背的小孔排出,酒灌够了,再用拇指按住鸟背小孔,提出汲酒器,而酒也不会从下面的孔里漏出来。

一松一按就可灵活调节取酒量,这种方法实际上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器内的水压和器外的大气压共同作用,使水被汲入或流出。松开拇指时,容器内外的大气压相互抵消,酒正常流出;按住小孔时,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酒就被大气压封在了容器里,设计十分巧妙。

汲酒器主要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类似的器物在山东临淄商王村战国墓、河南三门峡汉初墓葬里都有出土,其中临淄商王村战国墓中的汲酒器年代最为久远,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早应用大气压强原理的例子,比1654年欧洲的马德堡半球试验早了1800多年。这些器物出土时,与饮酒的耳杯、盛酒的大型铜器放置在—起,证明它应是酒器当中的一类。

在江都王刘非生活的时代,酒器已经基本定型,一套完整的酒具包括饮酒器、取酒器、盛酒器和贮酒器等几大类,品种繁多,材质多样,这种状况的出现必然与饮酒之风的兴盛息息相关。汉初,受秦末战争影响,粮食生产不足,政府曾—度颁发禁酒令:凡三人以上无故聚众饮酒罚金四两。文景之治后,粮食产量提高,酿酒技术和酿酒业有了飞速发展,这时的酒酒精含量较低,不容易醉,所以人们的酒量普遍都比较高。晋代《拾遗记》记载过一个故事:汉武帝因为思念李夫人终日闷闷不乐,侍者呈上来自关中西部的洪梁酒为他解忧,武帝喝完之后龙颜大悦。可见当时饮酒之风的盛行甚至影响到汉宫天子,想必其所用酒具也不胜精美吧。

见日之光透光镜:魔镜的千古之谜

镜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器具,不仅用于整理仪表,还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器械及精密仪器上,而镜子神奇的反射效果也常常被认为具有某种神秘魔力,因此各种神话、童话故事里时常提到镜子。

上海博物馆就珍藏着一面神奇的“魔镜”,当有强光或聚光照射在镜面上,它就可以把镜子背面的花纹通过镜面的反射投影到墙壁上,且投影上的镜背的花纹、纽座上的孔洞甚至铭文都清晰可见。这面镜子的背面有八字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这面镜子又被称为“见日之光透光镜”。

见日之光透光镜直径7.4 厘米,净重50 克,其镜面微凸,当平行光照射到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影就会出现与镜背的文字和纹饰相同的影像。

见日之光透光镜为青铜材质,纽座为半球形圆,背面为八曲连弧纹,且每曲的中心都有一道短线与纽座相连。由于是出土文物,镜子的背面有很多红色和绿色的锈,锈迹坚固,据专家测算,镜子的铸造时间应该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但其镜面至今依旧光可鉴人,令人称奇。

关于这种透光镜,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有记载。唐代的《古镜记》中写道:“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而“透光”这种说法也正是从唐代开始流传的,古人一直把这种铜镜视为神物,但奇怪的是,到了宋朝时,人们已经完全不知道这种镜子的制作原理,制作方法也就此失传。之后,元代的吾丘衍、明代的何孟春、清代的郑复光等人都对透光镜做过探索和研究,但具体的制作原理依旧不甚明了。

19世纪,我国的一些透光镜被带到了国外,引起外国人对这种“魔镜”的注意,他们对这种铜镜做了研究,试图找到透光的原理,却始终未能找到答案。直到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到上海博物馆参观,看到见日之光透光镜之后,嘱咐要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关于透光镜的研究才正式启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博物馆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批学者终于弄清了透光镜的原理:透光镜的边缘宽厚,镜背有凸起的纹饰,而鏡体极薄,差不多只有一毫米,镜面微微向上凸起,在铸造过程中,较薄处冷得快,较厚处冷得慢,这种差异导致镜子在冷却中收缩变形,在镜面形成与背面图案相应的曲率,而这种曲率极小,肉眼无法察觉,但反射光线时却能清晰地呈现出来。

透光镜制作复杂,传世极少,留存到现在还能透光的就更是稀世珍宝,而见日之光透光镜透光效果完美,在国内所有透光镜中都堪称绝世孤品。

猜你喜欢

长信宫灯酒器
长信宫灯
元宵节话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查酒驾
B4RM4N智能调酒器
快速醒酒器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纸制宫灯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