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自白:我是一幅有故事的画

2019-03-27槑槑

小演奏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杨柳青木版年画

槑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我——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年货中的灵魂元素走进了千家万户,与人们共庆佳节。春节期间处处充满的欢乐祥和的气氛,可少不了我的功劳。

也许大家提起我便只会想起憨态可掬的胖娃娃,其实你们没有真正了解我,我的题材非常丰富,不仅是年味浓重的民俗艺术,还是天津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正,我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我,一定会为我点赞!

我今年六百岁

我来自年画大家族,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間工艺品。关于年画的起源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唐太宗的大臣魏征斩杀了泾河龙王,龙王的魂魄每天晚上都去找唐太宗报复,唐太宗不堪其扰,便让秦琼和尉迟恭把守宫门,不让龙王的魂魄进宫骚扰,后来宫里的人把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挂在了宫门上,民间的百姓也开始相继效仿,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起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春节张贴年画的习俗,以此祈求平安富足。

我们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程度各异有着不同称谓:整张巨幅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细致的叫“画宫尖”或“画三才”,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镇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据说当时有位擅长雕刻木版的民间艺人流落到杨柳青镇,便开始制作门神、灶王年画出售,而杨柳青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有了这种工艺材料,我慢慢诞生了。到了明代中期,因杨柳青镇靠近运河码头,工匠能够方便地购买产自南方的纸张和颜料,使得我的制作工艺更为精良,由原来的双色印刷变成了套色印刷,并出现了全镇及周边村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此后,我的制作工艺日益走向兴盛,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巅峰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光绪年间。

到了民国初年,上海的十里洋场开始兴起,国外的石印技术引进之后,我的风头大减。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我是时令商品,只有过年时才有人买卖,又因为战争,很多画舫由于生意冷清只能关门,到了1949年,杨柳青地区就只剩下霍家的画庄。1949年以后,在党和政府对年画艺术的重视下,我慢慢得以复兴,直至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在天津发源与兴盛的我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获得了新生。

我的家在天津

杨柳青是天津市内的一座小镇,我就是在这里出生和长大的。

在杨柳青镇河西区佟楼三合里的一个寂静幽深的小巷子里,一栋青砖红瓦的建筑默默守护着我在历史长河里的记忆。右边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我在辉煌时期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反映社会现状的特征和一些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作品,还能看到我儿时的样子,这些年画曾经走进千家万户,被挂在中堂或贴在床头,寓意幸福美满,那时候我是老百姓送福纳吉、装饰屋子的必备品。左边是杨柳青画社,年画画工们在结合当代审美的基础上尝试创新,希望我在新时代顺应时代潮流,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同时,画社工作人员还会向参观者介绍传承百年的制作工艺。

杨柳青镇上还有一座家庭式的年画博物馆,里面满满当当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年画,这个博物馆的主人是已过花甲之年的霍庆有老先生,他和他的兄长霍庆顺可以说是我的管家,即国家级非遗杨柳青年画传承人。

霍家与我的渊源颇深,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我正处于鼎盛时期,全镇有三百多家年画作坊,手工艺人达三千多人,街上画店林立、彩幌众多,“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尤以戴、齐两家最为出名。

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有勾、刻、印、绘、裱五道工序,制作时,先在木料上雕出画面线条,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最后装裱完成。与其他年画产地如衡水武强、开封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多为套版、少有手绘不同,我拥有完全手绘、半印半绘和完全套版等各种技艺。到了清末,杨柳青又出现了集戴、齐两家之长的霍家,三大派形成鼎足之势。

霍派第五代传人霍玉堂自幼受父亲的亲传,掌握了我的制版和彩绘工艺,并在1926年创建了杨柳青镇规模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我日渐衰落,画店纷纷倒闭,其中也包括戴、齐两家。而霍家经过世代传承和积累,整个家族的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不甘心自己手中的技艺就此没落甚至消亡,1926年至1953年,霍玉堂联合年画印刷艺人韩春荣等人走上了复兴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道路,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年画生产互助组、杨柳青年画生产合作社、杨柳青画店等,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1992年,霍庆顺、霍庆有等人将老字号“玉成号”画庄重新开业,历经多年坎坷,我又恢复了当年的荣光。

直到现在,霍庆顺和霍庆有制作的年画依旧遵循着传统工艺,在他们看来,我是木版年画,我的魅力就在于古老工艺,绝对不能舍弃。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的影响力,霍庆有在自家的小庭院里办起了霍庆有年画博物馆,将自己所珍藏的濒临失传的年画作品和四百余块木刻板全部展出,这些木刻板里有霍家家传的,也有霍先生到各地搜罗来的散落民间的珍品,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型博物馆,让人们了解我的前世今生,也让更多的人认可我的艺术魅力,并加入到对我的传承保护中来。

四大年画我居C位

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体现在题材内容里,还体现在各年画产地惯用的体裁、用色、线条以及不同材质的雕版。我国比较有名的年画产地有四个:最早的“南桃北柳”——苏州的桃花坞年画和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后来又出现了四川绵竹年画和山东潍坊年画,其余地方比如福建漳州、广东佛山、江苏宿迁、河南朱仙镇也盛产年画,内容大致相同,但风格不同。

四大年画中我站C位是众望所归。从内容上说,我题材范围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仙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民间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见长,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普通百姓喜爱的喜庆吉祥风格,又有文人学子中意的雅致清新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就是胖娃娃,这些娃娃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或与莲花为伴,或怀抱鲤鱼,象征着吉祥美好。每一张杨柳青年画都有一个故事,艺人们以柔和且富于美感的笔触,将故事中表达的美好企盼融入画作,同时又体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气氛。

从艺术风格上说,我继承了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画面色彩明艳柔丽,并以宣纸印刷,用国画颜料上色,历久弥新。我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笔法细腻,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词精炼,具备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勾刻印绘裱缺一不精

不客气地说,我是最精致的年画,因为我做工复杂精细。具体言之,我的制作工艺分为出稿、雕版、印刷、彩绘、装裱,简称“勾刻印绘裱”,五种工艺缺一不可。我国的年画大部分都叫做木版年画,而我因为工艺齐全,被称为“杨柳青木版彩绘年画”。

分享一个通常不被外人了解的细节给你,绝对值得向亲朋好友和想买到正宗年画的朋友普及:买年画时要注意一下画作的落款,正宗的杨柳青年画都是以画庄或是作坊的名字落款,因为画作制作过程中的五道工序是由五个人分别完成的,各司其职才能术业专攻,只靠一个人完成很难画出精品。

要想画好我,首先得把核心放在“年”字上,年画要体现年味,涵盖祈盼、祥和、吉祥、喜庆之意,这样每道工艺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间三个步骤:

雕版

出稿之后交给雕版人员,且不能完全按照画稿雕刻,工笔画画不出来的雕版艺术特色需通过雕刻表现出来,因为画只能表现笔锋,而刻才能体现出刀锋,所以雕版是画稿之后的又一次创作。

印刷

印刷分两部分:墨线版即黑白颜色的印刷;套印有各种颜色,最多的时候是七套版,套印的作用是减少彩绘的工艺,但套版过多会导致画作粗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愈发追求艺术的精湛,所以现在套印最多有两个颜色,剩下完全由人工彩绘。此外还有接版,年画按尺寸大小分为贡尖和一开年画,过去给皇宫进宫只要贡尖尺寸,但作画时没有那么大的雕版,所以艺人会将雕版拼接起来印制。

彩绘

彩绘是年画创作过程中的又一次艺术创作,讲究“三知”:一知画中内容,杨柳青年画有五大类,每类又有几百种,彩绘艺人将画稿拿到手之后要先知道这是哪一类的年画;二知画中时间,杨柳青年画以人物为主,人物又通过服饰区分,每个朝代的服饰都各有不同;三知画中故事,这是最困难的地方,画工需要对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大量的积累和储备,比如三国中的人物就要通过脸型、颜色区分,以此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例如白脸曹操、红脸关公、花脸张飞等。

彩绘是五道工序中的关键步骤,黑白色画稿出来之后要在颜色上有整体的布局,落笔之前要掌握整幅画的配色,特别考验画工的技艺。

暗藏玄机的我

我的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教育和启发世人的正面意义。我国早年处在农耕时代时,文化多是通过说教的方式传播,而年画是将口头相传的内容呈现在纸张上,教育大家如何做人,比如《二十四孝图》就是教人们怎样敬奉老人。可以说,我涵盖了历史学、民俗学和艺术学。

首先,拿杨柳青年画最具代表性的《莲年有余》举例,这看似简单的年画里可是大有玄机。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鱼,出自乾隆年间,正是我最鼎盛的时期。整幅画中有三处妙笔:首先,这是一幅祈盼年画,连年有余要比年年有余的概念深,有连续不间断的寓意,而且莲花是国人眼中的吉祥花,以莲喻连,意义深远。其次,鱼暗含富余之意,画中这条鱼也是世间独有的,鲤鱼的头、鲫鱼的身、金鱼的尾,取三种鱼身上最美观的部位,形成独有的富贵。再者,这是一幅儿童画,逢年过节老人最期盼的就是子孙多福,画中娃娃的发髻也特别有趣,一边是男孩的,另一边是女孩的,代表儿女双全。

再如雍正时期的《加冠仕女图》,画中一名站立的女子正在为前面坐在凳子上的女子加冠,门口有鹿探头探脑地想走进来,加官进禄的主题就跃然纸上了。画中的其他吉祥纹饰比比皆是,可谓兼顾了审美装饰、节庆气氛与吉祥寓意。

我继承的是中国传统工笔画,在清代中前期时,画作主题人物一般有三四人,多注重突出人物造型,刻画表情神态,细致勾勒服饰装扮,彰显出一派雍容华贵之气,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很耐看又很精彩,而最能表现以上特点的是戏画。戏画是把戏曲故事、表演场面等绘于画面上,由于人们多在春节前后买卖戏画,故又有“戏出年画”一说。百余年来,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在生产各具特色的戏画,而若论品质精细、销量广泛,则首推杨柳青。邻近天津、北京的杨柳青,年画画师们具有看戏的便利条件,随时可以走进戏曲演出场所捕捉画作素材,丰富多彩的戏曲舞台艺术使我的题材更加广泛。

乾隆时期的《百花公主图》就是戏画的代表,画面中一位公子醉眼蒙眬,他背后站着一名手举宝剑的美貌女子,而屋外的内官面对此情此景目露惊诧。戏剧《百花公主》讲的是元代朝廷怀疑安西王谋反,于是派参军江六云化名海俊,混入安西王麾下。江六云按照计划成功获取了安西王的信任,但安西王的部下嫉妒江六云,设计将其灌醉送到百花公主房内,此举本来是为了嫁祸江六云私闯公主香闺图谋不轨,不料情节在此反转,百花公主发现闺房中有陌生男子便举剑欲刺,但在问明原委后,却对眼前这位半醉半醒的男子心生爱意,之后又将青萍剑赠送给江六云作为定情信物。后安西王造反,在江六云的内应下,朝廷一举歼灭安西王及其军队,百花公主方才明白自己引狼入室,遂拔剑自刎。杨柳青年画《百花公主图》表现的正是百花公主初见醉眼迷离的江六云时举剑欲刺又心生爱意的瞬间。

我的未来你做主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我们不仅是年节中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

大家一直很关心我在非遗路上之后的发展,关于这一点,我的两位管家霍庆顺和霍庆有充满信心,他们表示:“我们正在探讨艺术品的产业化之路,西青区政府也在探讨。现在是各家各户分散开来在做,如果要走产业化之路,首先要保住年画的特色,保住本源。精品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时间越久,越能受到大家的喜欢,比如《莲年有余》,虽是封建社会的作品,却能流傳至今。当然,艺术的发展还要依靠创新,现在杨柳青年画也在寻求创新,但是精品不多,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存在,比如知道年画的人多,但是懂年画的人少,虽然我们也在尽力地带着这项非遗艺术走出家门,推广到全国甚至国外,但还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世界很大,而我很渺小,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喜爱我,我的未来需要你们共同守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杨柳青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Politeness in Language
喜气吉祥的杨柳青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