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度和行距对宽幅匀播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019-03-27周娜娜徐年龙徐梦彬叶仁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旗叶基本苗行距

周娜娜,王 飞,徐年龙,徐梦彬,王 升,叶仁宏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2)

小麦产量的增长不仅离不开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更离不开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密度和行距是2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种植密度决定群体的大小,行距决定群体的均匀性,适宜的密度和行距是创造合理群体动态结构,形成优化产量结构的基本措施[1-2]。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提出了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它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的技术基础上,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成一条线为宽播幅、种子分散式粒播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是种子分布比较均匀、个体空间大,从而可以避免群体争肥、争水、争光照,实现群体的优化,进而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3-9]。

关于密度和行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10-12]。但是在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下不同密度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系统报道尚不多见。鉴于此,笔者在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下,采用扬麦19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密度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为大面积提高小麦单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农场农科所试验田进行。土壤质地为壤性潮盐土,有机质含量24.3 g/kg,全氮1.94 g/kg,碱解氮118 mg/kg,速效磷14.5 mg/kg,速效钾88 mg/kg,pH 7.9。前茬为水稻。

1.2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扬麦19,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新洋分公司提供。

1.3试验方法2017年11月2日播种。基肥为尿素225 kg/hm2和磷酸二铵225 kg/hm2;分蘖肥为尿素112.5 kg/hm2;拔节肥为尿素150 kg/hm2和复合肥187.5 kg/hm2;穗肥为尿素75 kg/hm2。一生施用总氮量327 kg/hm2,P2O5132 kg/hm2,K2O 28.5 kg/h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个小区0.45 hm2(6.7 m×3.0 m),在小区内分别种植20、15和12行,即行距分别为15、20和25 cm,分别记为H15、H20、和H25;各种行距又设置225万、300万和375万/hm2的基本苗,分别记为J225、J300和J375。每行带宽5 cm,小区间隔30 cm。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叶绿素。试验于开花期及花后每隔7 d(分别记为灌浆1、2、3和4期)利用SPAD-502型便携式叶绿素仪对各处理同一生育期的10株小麦的旗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

1.4.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收获前定点调查各处理的有效穗,并取1 m的植株考查每穗实粒数。成熟后小区全区收割测产,折合成标准水分(12.5%)下产量,并取晒干后的籽粒测定千粒重。

1.5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应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13],并应用Orijin进行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密度和行距组合对旗叶叶绿素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旗叶叶绿素含量也在不断变化。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到灌浆3期时快速下降的单峰趋势,并且在灌浆1期(花后7 d)或者灌浆2期(花后14 d)时出现高峰,灌浆4期(花后28 d)时叶绿素含量最低。当叶绿素含量达到高峰(灌浆1期)时,处理J300H25(基本苗为300万/hm2,行距为25 cm)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处理J300H20(基本苗为300万/hm2,行距为20 cm)。

图1 不同密度和行距组合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density and spacing pattern on chlorophyll content wheat flag leaf

2.2密度和行距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密度和行距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实际产量最高的是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5 cm的处理,平均实产达8 805.0 kg/hm2,其次是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 cm的处理。通过密度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方差分析(表2)可知,不同基本苗处理平均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实际产量方面,基本苗为225万~375万/hm2差异不显著,与基本苗300万/hm2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通过行距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方差分析可知,行距25 cm的处理与行距20 cm的处理间实际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与行距为15 cm的处理间实际产量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25 cm处理的实际产量较高。

2.3密度和行距组合的旗叶叶绿素与产量的相关性从表4可以看出,开花期的叶绿素含量和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灌浆1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实粒数与千粒重显著负相关,但是与实际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灌浆2、3和4期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各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表1 不同密度和行距组合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2 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及期构成因素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

表3 不同行距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

Note:Different lowercase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5 level

表4 不同生育期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各性状的相关系数

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表示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

Note:* indica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5 level; ** indica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1 level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叶绿素作为叶绿体的重要光合色素,其含量和持续时间是衡量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14-16]。关于开花期和灌浆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前人已有报道[17-18]。欧俊梅等[19]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系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在灌浆前期或者灌浆中期时达到高峰。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行距组合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也是在灌浆前期或者灌浆中期时达到高峰,这与欧俊梅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当叶绿素含量达到高峰时,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5 cm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

小麦上3张功能叶(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关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前人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王志伟等[21]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海拔生态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密度行距组合在不同时期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其中灌浆1期的叶绿素含量与实际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王志伟等[21]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这可能是由生态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上三张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特别是灌浆前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在小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条件下,通过密度行距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与灌浆1期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在灌浆1期时,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5 cm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 cm的处理。综上所述,11月初播种的小麦采用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时应选用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25 cm。

猜你喜欢

旗叶基本苗行距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水分亏缺对小麦芒和旗叶光合特性及蔗糖、淀粉合成的影响
旗叶衰老产量差异 可作小麦优选依据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