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舒适度的影响

2019-03-27朱美丽

医疗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助产士初产妇舒适度

朱美丽

修水县马坳镇中心卫生院 (江西九江 332416)

分娩是女性特定年龄需经历的生理阶段。初产妇之前无怀孕与分娩的经历,对整个分娩过程比较陌生,甚至还会出现恐惧、焦虑心理,且在分娩前,对宫缩疼痛所致痛苦,会产生严重紧张感,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及病理改变,并会对产后泌乳功能及分娩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为寻找一种有效、全面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初产妇,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名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名。观察组年龄18~31岁,平均(24.5±3.0)岁;孕龄36~40周,平均(38.5±3.1)周。对照组年龄18~30岁,平均(24.3±3.2)岁;孕龄36~39周,平均(38.3±3.0)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伴有妊娠合并症、阴道分娩禁忌证及其他内科疾病的产妇。入选者均为初中以上学历,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分娩前护理

分娩前,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情感支持,依据产妇实际情况及需求,提供全面性、人性化的基础护理服务。鼓励、叮嘱初产妇定时更换体位,使自身始终处于舒适状态;积极指导初产妇及其家属,按摩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指导初产妇学会lamaze呼吸法,以此来最大程度减轻疼痛;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建议初产妇选择无痛分娩方式。要求助产士正确、全面、科学认识新的服务模式,调整知识结构,转变服务观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技能。待孕期超过36周时,针对经阴道分娩产妇,需构建孕妇与助产士的伙伴关系,以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保证每位产妇在产褥期、住院分娩期或孕晚期,均有1名经验丰富且技能熟练的助产士为其提供情感支持与健康教育。在将要分娩前,不规律宫缩痛通常会让孕妇难以忍受。此时,助产士需积极鼓励、安慰、引导孕妇,宫缩时抚摸腹部,消除孕妇紧张情绪;根据实际需要,在待产室播放动听、轻柔的胎教音乐,分散其注意力。针对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助产士为其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及麻醉方式、相关知识等,消除其分娩前可能出现的恐惧与紧张。

1.2.2 分娩中护理

当初产妇进入产程后,助产士给予全程陪伴,且在此期间采用常规且专业化的分娩措施。在第一产程,助产士可以运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必要知识介绍于初产妇,使其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身的产程进展;多安慰、鼓励初产妇,使其保持稳定情绪,强化信心,将有效保持体力的方法指导于初产妇;叮嘱产妇调整好气息与节奏,多食用易消化、高热量食物,确保分娩的正常开展。第二产程的特点是宫缩强,持续时间较长。在宫缩时,积极指导初产妇,使其掌握正确屏气用力方法,增加腹压,降低胎头;在宫缩间歇期,叮嘱产妇放松身心,多休息,保持体力,避免用力不当或过早造成宫缩乏力与体力消耗;叮嘱初产妇及处于等候状态的家属,使其对新生命的降生充满期待与信心。在第三产程,产妇通常已经精疲力尽。此时,需叮嘱其充分休息。当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叮嘱产妇正常用力,完整娩出胎盘胎膜。当娩出胎儿且断脐后,把新生儿抱到产妇身旁,让其第一时间接触新生儿,并做到早吸吮与早接触。针对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指派1名助产士全程陪伴其进手术室,当娩出胎儿且断脐后,敏捷且娴熟地将新生儿处理工作做好,并抱新生儿于母亲胸前,使其与母亲紧密接触,待产妇情绪维稳后,加速子宫收缩,增进母子感情,顺利分娩。

1.2.3 分娩后护理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多按摩乳房,协助新生儿吸吮乳头,以加速乳汁分泌,消除产妇及其家属的各种疑虑。细致观察围生期初产妇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责任护士多鼓励家属,由其安慰初产妇,使初产妇在围生期保持良好的心理舒适状态。当娩出胎儿后,尽早母婴接触,母婴同室。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舒适度。舒适度采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2]进行评价,1~4级为轻微不适;5~7级为中度不适;8~10级为重度不适。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26名,剖宫产2名,剖宫产率为7.14%;对照组自然分娩19名,剖宫产9名,剖宫产率为32.14%。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舒适度比较(名)

3 讨论

所谓优质护理,实际就是围绕患者,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强化基础护理,体现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要求所有活动均将患者置于首位,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为患者提供放心、高效且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注重基础护理工作,满足患者各项生活需要;保障患者安全,保持躯体舒适;强调专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满意度[3]。

优生即为每个家庭均有健康的孩子。将优生优育工作做好,不仅能提升人口素质,而且还能为推动人口发展助力,有助于促进未来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积极提升分娩质量,对初产妇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4]。随着孕前优生优育知识的广泛宣教,许多产妇对剖宫产所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大多渴望自然分娩。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来,世界诸多国家已将支持、促进及保护母乳喂养当作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而保障产后有充足泌乳,新生儿可以得到有效且科学的母乳喂养,乃是产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5-6]。本研究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对初产妇舒适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围手术期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知,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针对初产妇开展全程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舒适度。

猜你喜欢

助产士初产妇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