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方案治疗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3-27杨学富

医疗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舟骨腕关节优良率

杨学富

凌源市中心医院骨科 (辽宁凌源 122500)

骨科创伤性疾病中,腕舟骨骨折发病率居较高水平,腕舟骨是主要负责连接近排与远排腕骨的骨结构,一旦骨折,即需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以降低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接风险,最大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1-2]。本研究针对所选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方案治疗,取得了理想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102例,均经CT和X线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9~61岁,平均(31.5±2.9)岁;左侧骨折21例,右侧31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21例,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14例。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1~60岁,平均(31.8±3.0)岁;左侧骨折20例,右侧30例;致伤原因:跌倒摔伤19例,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15例。两组均对本研究内容、目的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应用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方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仰卧位,发生移位骨折时,先行整复处理,并取2枚直径为1 mm的克氏针,分别于舟状骨远近端两侧精准进针,对骨折整复,于C型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获得理想的对线及对位后,将2枚克氏针于骨折的近折端继续钻入,以发挥临床固定和对旋转进行控制的作用。使腕关节尺偏30°,背伸65°,在桡动脉侧旁、舟状骨结节与大多角骨和腕掌横纹桡侧之间进针,取20 ml注射器针头,发挥导针外套筒的作用,并作刺入皮肤动作,使其自大多角骨掌缘精准滑过,达到并顶住舟状骨骨体远端,将其平行于前臂冠状面,并与矢状面呈15°,C型臂X线机下精准透视,经观察示进针方向及所处位置均理想后,将导针钻入,经舟状骨纵轴中央区至此骨体近端皮质下处,并准确测量,以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在导针根部,取一小切口,长约4 mm,应用止血钳作分离操作,直至骨质表面,用直径为2 mm的钻头在导针指引下,扩孔,至预定深度后,应用埋头器将远端皮质扩大,并将合适规格的螺钉拧入。手掌心朝上,保持尺偏20°,腕背伸20°~30°,于C型臂X线机下透视,掌握螺钉的固定状况及骨质复位情况。均无异常后,结束手术。

对照组应用石膏外固定方案治疗。即创伤发生后1周内,应用前臂前后石膏托装置,于拇指外展30°~40°,腕背伸15°固定。1周后,对患腕进行观察,肿胀消毒后,调整为前臂管型石膏。外固定时间为3~6个月,若骨折在6个月后仍未达愈合标准,则需中转切开复位,并应用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方案治疗。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恢复工作时间;(2)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即应用Mayo法在术后予以评估,包括优、良、可及差4级。依据关节稳定性、关节屈最低点运动弧、疼痛程度评估,优:≥85分;良:75~84分;可:50~74分;差<50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骨折愈合时间(周)恢复工作时间(周)腕关节活动度(°)试验组 52 15.2±2.8a 16.3±2.7a 101.8±5.4a对照组 50 20.3±3.6 25.2±7.9 91.6±5.9

2.2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3 讨论

腕舟骨骨折为临床骨科常见创伤类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应用非手术手段治疗时,无法获取理想且牢靠的固定效果,且有较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如关节僵硬、骨不连、肌肉萎缩等,使患者预后康复受到了严重影响[3-4]。而若应用Herbert螺钉行内固定治疗,螺钉两端螺纹因不等距特征,拧入时,可适当加压骨折块,促局部生物电效应形成,对间质细胞的化学环境具有效的改善作用,进而为骨折愈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外,在采用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时,创伤较小,所选取的切口长度仅为4 mm,且无须剥离舟状骨周边区域软组织,对血运具理想的保护效果,利于后续康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鲜腕舟骨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Herbert螺钉内固定方案治疗,可显著缩短康复时间,改善腕关节活动范围,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舟骨腕关节优良率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足部疼痛患者足副舟骨的发生率及其解剖变异类型的 X 线片表现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应用SPECT-CT指导痛性Ⅱ型副舟骨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