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03-26陈嘉伟冯金哲冯丽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回输异体自体

陈嘉伟,冯金哲,冯丽瑾△,程 颖

(苏州市立医院:1.输血科;2.检验科,江苏苏州 215000)

颅脑血液供应极为丰富,而颅脑手术创伤大、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大部分患者在术中需要进行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1]。异体输血操作简单、快捷,是临床上常见的输血方式,但有研究显示异体输血会增加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2]。自体血液回输是一项将患者贮存好的自体血通过过滤、离心、洗涤后再回输给患者的输血技术,不但可以缓解医院的血源压力、避免配型错误,还能够有效防止传染性病毒的侵袭,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的不良免疫反应[3]。然而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回收的血液已经暴露在开放手术术野区,也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同时血液在回收清洗过程中会损伤部分血小板、凝血因子[4]。为进一步分析颅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和异体输血的临床使用价值,本研究对比了两种输血方式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指标与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在颅脑手术中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进行颅脑手术,并且在术中需要进行输血处理;(2)均无颅脑手术史、输血史;(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为Ⅰ~Ⅱ级;(4)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者;(3)术前合并有感染性疾病者;(4)合并有心、肝、肾、肺等严重损坏者;(5)脑部以外部位存在恶性肿瘤者。根据术中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自体血液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两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疾病类型、术中输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注:疾病类型A、B、C、D分别为脑动脉瘤、脑膜瘤、胶质瘤、颅骨缺损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同时吸入七氟烷。自体血液回输组在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进行输血,术中应用自动模式下的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回收,处理后回输浓缩红细胞。异体输血组在术中采用异体输血的方式进行输血,输注医院血库浓缩红细胞。

1.3观察指标 在术前、术后1 d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术前、术后1 d抽取两组患者的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各3 mL,采用血气分析仪(雷度 ABL 90FLEX)检测患者的氧摄取率(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术前、术后1 d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术前,且自体血液回输组高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血液氧合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液氧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ERO2明显升高,SvO2、PaO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自体血液回输组的ERO2水平低于异体输血组,SvO2、PaO2水平高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及ICAM-1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及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TNF-α、IL-6、IL-8、ICAM-1水平明显升高,且自体血液回输组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术后1d炎性因子与血液氧合指标、ICAM-1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8与ERO2、SvO2均不相关(P>0.05),与PaO2呈负相关(P<0.05),与ICAM-1呈正相关(P<0.05),IL-6与ERO2、SvO2、ICAM-1均不相关(P>0.05),与PaO2呈负相关(P<0.05)。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异体输血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氧合指标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异体输血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ICAM-1水平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异体输血组比较,*P<0.05

表5 术后1 d炎性因子与血液氧合指标、ICAM-1的相关性

2.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自体血液回输组未出现明显的输血不良反应,但术后出现了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异体输血组出现2例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出现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切口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自体血液回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3 讨 论

颅脑手术是神经外科广泛开展的一项手术,该类手术通常操作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尤其是部分老年患者对于缺血的耐受性较差,术中往往需给患者进行输血,以改善微循环状态[5]。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和脑部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需要进行颅脑手术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导致临床血源日益紧张[6],同时颅脑手术会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患者的血脑屏障,导致各类致病菌更容易进入颅内,增加了感染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异体输血也可能会引起发热、溶血、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经血感染[7-8]。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中的献血者与受血者为同一个体,不需要消耗临床血源,能有效缓解特殊血型血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可有效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并且可以省去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为紧急情况的患者节约宝贵的抢救时间[9-10]。钟青等[11]研究报道显示,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还可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降低术后感染率。然而自体血液回输技术中的滤过、洗涤是否会降低血中血小板、凝血因子数量,术中回收血液是否会增加患者感染概率等问题尚且存在争议,本研究就此展开研究,分析自体血液回输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液氧合指标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自体血液回输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高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液回输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血常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回输血为新鲜的红细胞,其浓度较高。术后1 d自体血液回输组的ERO2水平低于异体输血组,SvO2、PaO2水平高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自体血液回输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氧合状况,这可能是因为库存异体血在体外保存时间较长,导致游离血红蛋白增加,降低了携氧能力,而自体血液回输立即输注新鲜的红细胞具有较好携氧能力,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氧合状况[12-13]。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易引发机体产生各类应激反应,进而促进各类炎性因子的释放,产生炎性反应,

TNF-α、IL-6、IL-8均是常用于衡量炎性反应程度的指标,其数值越大通常代表炎性反应程度越剧烈。在本研究中自体血液回输组的TNF-α、IL-6、IL-8水平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降低手术引发的炎症应激程度,这可能与自体血液回输产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率低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关[14]。ICAM-1会在炎性因子的诱导下出现明显的表达上调,而ICAM-1高表达可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级联放大炎性反应[15]。自体血液回输组的ICAM-1水平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降低ICAM-1的表达,有利于患者恢复,这可能与自体血液回输炎性反应程度更低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IL-8与PaO2呈负相关(P<0.05),与ICAM-1呈正相关(P<0.05),IL-6与PaO2呈负相关(P<0.05)。说明炎性因子可促进患者体内ICAM-1的表达,而PaO2与相关炎性因子的具体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16]。在不良反应方面,自体血液回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较好。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感染,与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术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术后意识情况、术后的换药护理等因素均相关,单纯的输血因素并不一定起主导作用;(2)同样是颅脑手术,但不同体积和不同部位的脑膜瘤、不同个数和不同部位的动脉瘤、不同级别和不同位置的胶质瘤、不同面积大小的颅骨缺损修补术及不同的手术时长均会影响术后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氧合状况、炎性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后续会更进一步地针对单病种神经外科手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改善颅脑手术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氧合状况,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ICAM-1的表达,炎性反应与ICAM-1、PaO2存在一定的联系。

4 结 论

与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血液回输能够有效缓解临床血源压力,避免异体血输入引起输血反应,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颅脑手术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氧合状况,降低了炎性反应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初步分析患者的炎性因子与血液氧合指标、ICAM-1的相关性,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回输异体自体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颍上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