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冰力计算的两个建议

2019-03-26孔令学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系缆锥体局部

孔令学

(大连港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3)

JTS 144-1—2010《港口工程荷载规范》[1](以下简称“荷载规范”)中关于冰荷载的计算较98版规范[2]有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对极限冰压力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改,补充了河港中冰排冰压力、锥体结构上冰压力等内容,自颁布实施以来,在港口工程冰区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物理模型试验值与计算值差别较大,有的参数取值规定不明确,本文根据物模试验结果,对冰荷载公式中大尺度结构冰的局部挤压系数、锥体结构冰力公式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以供设计参考。

1 大尺度结构冰局部挤压系数

1.1 问题提出

在荷载规范中,冰排在直立桩(墩)前连续挤碎时,产生的极限挤压冰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FI=ImkBHσc

式中:I为冰的局部挤压系数;m为桩、墩迎冰面形状系数;k为冰和墩之间及接触条件系数,取0.32;B为桩、墩迎冰面投影宽度,m;H为单层平整冰计算冰厚,m;σc为冰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规范规定对B/H大于6的大尺度结构,冰的局部挤压系数可取1.35,并应考虑冰在结构前的非同时破坏,对冰力进行适当折减,但具体如何折减,未做规定,设计时一般取1.35,冰力值将偏大,如冰荷载为控制荷载则有可能影响到结构的设计,因此有必要探讨宽结构局部挤压系数I的取值问题。

1.2 问题建议

文献[3]中列举了前苏联不同B/H时局部挤压系数,见表1。

表1 局部挤压系数值Table 1 Local extrusion coefficient value

文献[4]中通过系列不同直径圆柱上的水平冰载荷试验,获得B/H=0~50的圆桩柱上水平冰荷载系数变化曲线,其最佳拟合曲线方程为FI/(BHσc)=2.057 5k(D/H)-0.2497,根据此公式计算得不同B/H时局部挤压系数,见表1。

文献[5]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B/H与FI/(BHσc)的关系曲线,如图1,根据该曲线计算得不同B/H时局部挤压系数,见表1。

图1 试验得到的B/H与FI/(BHσc)关系曲线Fig.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H and FI/(BHσc)obtained by experiment

从表1中可以看出,B/H值越大,I值越小,这与在大尺度的直立结构前,冰排发生挤压破坏具有非同时性,导致总冰力下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中国海海冰条件及应用规定》[6]中亦类似规定,当结构物直径或宽度为10~100 m时,接触系数和挤压系数之积取0.4~0.25。

根据以上分析,大尺度结构I值均取1.35与实际情况不符,结合表1中的结果,建议对大尺度结构冰的局部挤压系数取值见表2。

表2 局部挤压系数建议值Table 2 Recommended value of local extrusion coefficient

1.3 试验验证

某工程针对冰荷载对系缆墩、靠船墩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试验采用低温冻结模型冰,在极端低水位时发生挤压破坏,试验参数及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工程的系缆墩和靠船墩B/H均大于30,反算的局部挤压系数I为0.85、0.86,与建议值比较接近,且小于建议值,说明建议值是合理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表3 某工程试验参数及结果Table 3 Test parameters and results of the example project

2 正锥体结构冰力

2.1 问题提出

作用于正锥体结构上的冰力标准值荷载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FH1=[A1σfH2+A2γwHD2+A3γwHR(D2-DT2)]A4

FV1=B1FH1+B2γwHR(D2-DT2)

式中:FH1、Fv1为正锥面上水平冰力、竖向冰力标准值,kN;A1、A2、A3、A4、B1、B2为无量纲系数,由图查取;σf为冰弯曲强度标准值,kPa;H为单层平整冰计算冰厚,m;γw为海水重度,kN/m3;D为海水面处锥体的直径,m;HR为破冰的上爬高度;DT为锥体顶部的直径,m。

公式中的各计算参数,规范均有明确的选取方法,唯有破冰的上爬高度HR没有明确,对锥体比较窄且不高的结构,破碎冰块上爬现象并不显著且冰力分量较小,对结构设计影响不大,但对宽高锥体,HR的选取对冰力结果影响较大,对相同参数时不同HR计算的冰力结果对比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当HR增加仅1 m时,水平冰力和竖向冰力均增加了50%多,因此有必要研究HR的取值问题。

表4 相同参数时不同HR冰力计算值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ice force values in different(HR)with the same parameters

2.2 问题建议

在国际流行的5种斜体冰荷载预测模型中[7],以Ralston的适用范围最广,并且在整个区间内的计算值稍高于测试值,用于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模型偏于保守。

Ralston模型作为海冰对斜体结构物的作用力计算公式如下:

水平力 RH=A4[A1σfH2+A2ρwgHD2+A3ρwgH(D2-DT2)]

垂直力 RV=B1RH+B2ρwgH(D2-DT2)

从公式可以看出,规范[1]中锥体结构的冰力采用了Ralston模型公式,主要区别为将上爬力分项中的H(冰厚)改为HR(上爬高度),但在实际设计时,上爬高度每个设计者的理解不一样,取值也不一样,导致冰力计算值差别较大,因此,建议将规范公式中HR(上爬高度)取为H(冰厚),从而保证计算值的唯一性。

2.3 试验验证

以2个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该建议的合理性。

1)试验一

冰的参数为:H=0.476 m,σf=835 kPa,该工程为30万吨原油码头,码头结构采用破冰锥体结构,系缆墩上部锥体结构见图2。

图2 系缆墩锥体结构Fig.2 Conical structure of mooring dolphins

试验采用低温冻结模型冰,试验情况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设计高水位时,碎冰块可以上爬至直立段到了系缆墩的顶部,设计低水位碎冰块上爬高度已接近系缆墩的直立段。如按照试验结果,冰的爬高设计高水位时分别取到系缆墩顶(+8.0 m高程)和到椎体顶部(+3.0 m高程),设计低水位时取到锥体顶部(+3.0 m高程),按此计算的冰力结果见表5。

图3 试验场景Fig.3 Test scenario

表5 试验一的冰力计算结果对比Table 5 Comparison of ice force calculation in test I

从表中可以看出,HR按试验结果取值时(设计高水位时爬高到墩台顶,设计低水位时到椎体顶部),计算的冰力是试验值的2.5~4.2倍,两者相差较大,当HR取冰厚H时,计算的冰力是试验值的1.4~1.8倍,冰的爬高HR取冰厚H也比试验值大,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冰的爬高HR取冰厚H是基本合理的。

2)试验二

冰的参数为:H=0.492 m,σf=817 kPa,该工程为渤海某导管架的抗冰锥体[8],锥体结构见图4。

试验采用低温冻结模型冰,最高天文潮时试验情况见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碎冰块可以上爬至直立段。如按照试验结果,冰的爬高按到锥体顶部考虑,按此计算的冰力结果见表6。

图5 最高天文潮水位试验现象Fig.5 Test phenomenon when highest astronomical tide level

表6 试验二的冰力计算结果对比Table 6 Comparison of ice force calculation in test II

从表中可看出,HR按试验结果(冰爬至破冰椎体顶部)取值和按冰厚取值时,由于两值差别不大,计算的冰力差别也不大,为试验值的1.8~1.9倍,冰的爬高值采用冰厚更接近试验值。因此,冰的爬高HR取冰厚H是基本合理的。

3 结语

1)宽大结构由于冰排发生挤压破坏具有非同时性,因此总冰力会随着结构的增大而降低,荷载规范中对大尺度结构极限挤压冰力计算规定比较简单,结合相关规范及试验,建议宽大结构冰的局部挤压系数I值根据结构尺度D与冰厚H比值取 1.0~1.35。

2)荷载规范锥体结构冰力计算公式中破冰的上爬高度HR,由于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取值会有较大差别,导致冰力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建议公式中破冰的上爬高度HR直接采用冰厚H。

3)本文主要依据低温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但试验实例较少,因此本文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供类似工程前期设计时参考,具体设计时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准。

猜你喜欢

系缆锥体局部
30万t级油船靠泊过程实测系缆力统计分析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CBL型裂解炉急冷锅炉入口锥体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搜集凹面锥体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
三峡船闸浮式系缆桩系泊安全性分析及实船试验
基于微多普勒的空间锥体目标微动分类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