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科学导论》绪论部分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2019-03-25李双杜建括邢海虹

西部学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芦苇探究课程

李双 杜建括 邢海虹

摘要:《地理科学导论》绪论部分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是为提升地理科学教学效果的一次新的探索。以汉江湿地公园为例,利用学生探究、野外考察、模拟实验、课堂研讨与展示等自主学习方式,采用“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探究—课堂展示—教师归纳总结”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变室内为室内外相结合教学,变学生“听”为学生“谈”,突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做到协调“教与学”关系,激发了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关键词:绪论课;创新身边的地理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4-0093-02

2018年6月,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而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必须探索开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些年,高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教学改革与创新。渗透研究性学习被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1]。例如,扬州大学畜牧类专业在推进教学方法革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构建了“三维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框架体系[2];凌永生等[3]在“核反应堆安全”绪论课中采用了辩论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另外,课堂教学创新还体现在对身边自然、社会环境的充分挖掘,结合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避免纯理论课堂教学的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增设野外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张金萍等[4]、王晓锋等[5]、沈玉林[6]等分别在水资源利用、生态学、沉积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理论课堂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也是本专业第一门专业课程,其在引领学生了解专业方向上具有重要地位。绪论课作为一门课程的第一堂教学内容,是师生课堂教学的第一次接触,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对整个课程教学尤其是后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绪论课教学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课程,学生不重视,不爱听。因此,创新绪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理科生已参加会考,具备基本地理知识架构;

2.缺乏利用原理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3.传统教学方法可能丧失学习兴趣;

4.《地理科学导论》是本专业学生第一门专业课程,是中学地理常识向大学地理知识过渡的关键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分组探究—课堂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身边地理学的奥妙和正确学习地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3.同学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教学的重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地理?如何学地理?

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从现象中概括地理学的价值与意义。

(三)教学创新

1.教学理念创新:以生活中的地理学为实际案例,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关注地理、热爱生活的教育理念。

2.教学方法创新:利用“展示—归纳—分析—分享—总结”为本节内容的主线,培养学生从现象入手,分析生活案例最终总结学习方法。兼具文学、经济、生态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习,为学生认知地理事物带来新的学习方法。

3.课堂环境创新:唯美的实地“芦苇”景观、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关芦苇的文学作品、芦苇的经济用途、芦苇的生态价值等),为学生课堂带来一种轻松、和谐的亲切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过程中,达到“开学第一课”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基于课堂创新思路,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四个环节。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实地考察汉江湿地公园、网络资源收集以及小组探索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寻找芦苇的品种,借助网络了解不同品种芦苇的原生分布、生境特征、形态特征,并填写表格。

任务2:借助网络,从经济、生态、景观等方面了解芦苇湿地的价值。

(二)课堂导学

课堂上,基于学生身边的案例,通过视频画面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并对问题完成情况进行展示,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的总结、知识讲授及归纳形成学生学习知识树。教学过程见表2。

课堂探究一:不同芦苇在生境和形態方面的异同点?

课堂探究二:读图,总结芦苇的空间分布特征

课堂探究三:芦苇原生地各有差异,但汉江湿地公园为什么能汇集多种芦苇?

活动1

经典的对地理学描述的语句?什么是地理学?应如何学习地理学?

集体回忆描述地理学的经典语句。

唤醒同学们对地理学的初步认识。

活动2

引导:播放学生生活中的场景照片。引导同学们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

学生思考回忆中学地理知识。

让学生回忆、唤醒已有的地理知识,并逐步进入情境。

活动3

播放CCTV2新闻报告,以汉江湿地公园为例,从现实生活中归纳总结地理的内涵。通过任务一及问题探究总结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任务二总结芦苇的经济学、生态学、景观学等价值。

学生展示课前考察成果,并分组完成探究。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活动4

引导同学们回答身边的地理现象,老师归纳总结相关联的课程。播放PPT,讲解地理学学科体系—传统地理学学科体系及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

小组讨论,推荐成员回答三种地理现象,并据此归纳总结相关地理课程。

知识转移应用。培养同学们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5

通过案例讲解应如何研究和学习地理学。比如汉江湿地公园考察属于传统研究方法—地理考察,考察路线属于传统研究方法—地图法。将本次考察的影像图、软件操作截图及学生作品通过PPT展示进行讲解。

学生通过PPT展示总结地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这个PPT展示,让学生深刻体会地理课堂会带给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望。

(三)课后任务

如果你是个小小的规划家,请你为汉江湿地公园设计展示其内涵的景观小品,以丰富普通游客的切身体验,让其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科普基地。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效果评价

基于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建立较为合理的课堂成绩评价体系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本学科多年教学经验,将课堂成绩评价体系分为课堂准备、个人素养、专业技能、课堂展示四部分。具体指标体系如表3。

(二)教学反思

大一新生对地理专业的认知及知识的储备有限,绪论课教学目标和探究内容的制定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要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过高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课前准备及课堂展示环节,小组成员的构成极为关键。要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形成学习和活动的互助小组。此外,各小组要挑选组织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强的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分工,并能及时反映组员的情况。

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要加强过程监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要及时反馈,做好引导;课前任务准备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组织经验交流会;课堂展示过程中进行小组交叉评价,就自己小组完成情况总结其他小组完成情况,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及学习状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对于创新课程而言,及时的反思和考量将会成为下一次课程创新重要的经验。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应针对各教学环节出现的情况,例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考察地确定,评价方式,应急预案等内容进行反思。补充计划中缺失的内容,删改计划不足的部分。

参考文献:

[1]田宏杰.超越知识中心主义:研究性教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2]郑珍珍,胡效亚,贡福海.畜牧类专业研究性教学“三维式”实践策略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3).

[3]凌永生,单卿.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绪论课创新教学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4).

[4]张金萍,石茜茜.“水资源利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5).

[5]王晓锋,刘婷婷,龚小杰.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

[6]沈玉林,郭英海,李壮福,何金先.基于实践和地质思维培养的沉积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9(2).

作者简介:李双(1985—),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陕西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水文。

杜建括(1984—),男,汉族,山东聊城人,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

邢海虹(1974—),女,汉族,陕西礼泉人,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教改项目“地理科学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实施研究”(項目编号:XJG1825);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资助(项目编号:SGH17H137);陕西理工大学2018课程改革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芦苇探究课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石磨豆腐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芦苇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