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年有余说鲇鱼

2019-03-25蒋宇利

食品与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鲇鱼鲶鱼胡子

蒋宇利

鲇鱼遍布全世界

鲇鱼也写作“鲶鱼”,是鲇形目的统称。鲇形目全世界共有35 个科,约2 800 多种,大多为淡水鱼,极少数为海鱼,而且还不断有新种被发现。

鲇类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有小到身长不足1 厘米的,也是最小的脊椎动物,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欧鲇。2015 年4 月20 日,两名波兰渔民捕获了一条巨型欧鲇,长约4 米,重达200 多千

克。剖开鱼腹后发现一具75 年前的德国党卫军军官残骸,金质勋章还在。看来真有食人鲶!

水产市场常见的黄颡鱼、江鲜鱼,超市里的巴沙鱼等,都是广义上的鲇形目。

狭义上的鲇鱼,是指鲇科、鲇属,头大、口宽、身子扁,看上去又黑又丑陋,吃起来挺美味的家伙,因体黏滑而得名。

我们常常凭借长胡子的、身上无鳞、滑溜溜的外观来辨认它。泥鳅虽然也有短须,但仔细观察, 会发现泥鳅在黏液下有极细的小鳞,不属于鲇类, 而为鲤类。

因有胡子,鲇的英文俗称为“catfish”(猫鱼)。鲇鱼的胡子可比猫胡子用处大,因为鲇鱼的视觉不灵敏且畏光,白天不出来,它们的长须不仅相当于盲人的手杖用于探路,须上还布有味蕾,可在昏暗的水中觅食小鱼、贝类、蛙类等。

鲇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味美、开胃且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数鲇鱼的土腥味较重。土腥味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淡水藻类制造出的甲基异茨醇和土味素,集中在鱼鳃和表皮黏液中,因此鲇鱼不适合清蒸,常常被做成鲇鱼炖茄子、麻辣鲇鱼、大蒜烧鲇鱼、烤鱼、冷锅鱼等重口味菜式。

本土鲇鱼

我国鲇属鱼有9 种,主要是土鲇和大口鲇。

土鲇 土鲇体表有不规则的灰黑色大理石花纹,也称“花鲇”,客家人俗称“塘滑鱼”。

大口鲇 分布在长江以南,最大的体长可达2 米,体重可达50 千克。

以上两种鲇鱼都是幼时三对须,长大后退化一对,还剩长短两对,主要分布在流动的洁净水中, 属于“清水宝宝”,鱼塘养殖比较难,味道鲜美。

怀头鲇 俗称“六须鲇”,主要分布在我国辽河和黑龙江水系,肉少但味道更鲜美,现已濒危。

胡鲇 为鲇属的近亲——胡鲇属,也叫“胡子鲇”,有四对须,体色黄,南方俗称“塘鲺”或“过山鳅”。胡鲇耐干旱,能在水外“爬行”,可以人工养殖, 味道也不错。

被误解的鲇鱼

1981 年,南方从埃及引进了胡子鲶的亲戚—— 革胡子鲇,所以也叫“埃及塘鲺”,与我国塘鲺的区别是通体发黑。这种埃及鲇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超强,缺氧的脏水也能活,偏腐食性,的确有养殖户用垃圾喂食饲养,结果传出去,整个鲇类都为这种鱼背黑锅了。

革胡子鲇确实不太好吃,土腥味更重,但如果保证水质还是安全的。因为这种鱼抗病力强,用药较少。它生长速度较快,价格便宜,餐厅往往用它来冒充塘鲺或其他鲇鱼。

鲇鱼另外几个族亲:

江团 又名“ 鱼”,与鲥鱼、刀鱼并称“长江三鲜”。

黄颡鱼 也叫“黄辣丁”“昂刺鱼”“嘎呀子”等,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鱼。

这几种鱼,是不是都很美味呀?想想它们,有助于打消我们对鲇鱼的误解。

鲶鱼效应

北欧人发现,鲇鱼好动,若与喜静的沙丁鱼一起运输,可提高沙丁鱼的存活率,以此比喻采取一种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称为“鲶鱼效应”。它与“蝴蝶效应”“青蛙效应”“羊群效应”等一样,都是心理学的应用手段。

另外还派生出“文化鲶鱼”一词,指某外来文化流入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指一些敢于通过媒体发出不同声音的网络红人。

日本民间还流传一个古谚:“鲇鱼一闹,大地震到。”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古人认为日本列岛下伏着一条巨大鲇鱼,地震就是它一时兴起突然活动翻身引发的。其实,“鲇鱼翻身地震动”的传说,是大约公元七八世紀时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有个最大的业余地震预报研究组织,就叫“鲶鱼会”。

别忘了,鲇鱼还曾做过台风代号。

再给读者留下一个问题,“鲇”和“鲶”,您更喜欢用哪个字?

猜你喜欢

鲇鱼鲶鱼胡子
胡子
智多宝智斗鲇鱼精
让鲶鱼慌起来
为什么“改革的鲇鱼”不生猛?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