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地狱之门”

2019-03-25王子罕

美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土库曼斯坦蒙古包小哥

王子罕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我是子罕,今年二月,我还真的到现实中的地狱之门走了一遭。

深夜三四点钟,零下二十多度,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里下了一整晚的暴风雨,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周围的世界除了沙丘就是低矮的沙棘灌木丛,耳边回响着沙沙沙的诡异声响。

整个世界都被一片诡异的暗红色光芒包裹住,远处的大地裂开了一个狰狞的口子,一片红光从熊熊烈焰中冲天而起。

这就是地狱之门。

漆黑的沙漠中,两眼所见只有一道冲天而起的红光,和红光映照下的沙漠。眼前无疑是梦幻般的景象,但是此刻昏昏欲睡又不知所措的我却置身于梦魇之中。凌晨三四点偷偷溜出营地,朝着火光方向走过去拍照。想要返回营地才发现:做不到了。

离线地图的方向指示失灵,兜兜转转走了三四次也走不回营地,一直参照着的轮胎印也错乱了,每次都是走出去二十分钟找不到任何营地的迹象,只好无奈返回大火坑。

后来才反应过来当时可以使用手机自带的指南针……野外生存经验实在是太匮乏了。至少火坑旁边是相对暖和的,全身湿透的情况下,回到这儿也不会被冻僵。无奈之下,只好寄希望于向导,等他们醒来发现我不见了,再来火坑边寻人……

简直非常惭愧了。最后还是自己走回去了,这是后话。

什么是“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位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它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0月27日独立。被联合国承认为永久中立国。它以信息封闭、专制独裁和领袖崇拜而臭名昭著,擅长形象面子工程,又有“中亚朝鲜”之称。

土库曼斯坦是遗迹迷和历史迷的天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土库曼拥有许多未被过度开发修复的遗迹,例如库尼亚-乌尔根奇、梅尔夫和新旧尼萨遗址三处世界遗产,均曾为古丝路上的名城,如今只剩废墟。

这里还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纯种“汗血宝马”阿捷尔金马,以及里海周边壮观的扬吉卡拉峡谷地貌和地下湖。但毫无疑问,多数对遗迹兴趣不大的外国猎奇者来这里的原因就是“地狱之门”了,甚至说专程为它来此也不为过。

“地狱之门”的正式名称应为达瓦札天然气坑。是土库曼斯坦境内卡拉库姆沙漠中的一个直径为七十米左右的坑洞。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备,1971年苏联专家在勘探这里时地表坍塌出一个大洞。据说为防止有毒气体泄漏,他们便点燃了这个天然气坑。

没想到这一点燃就是近五十年,风雨无阻,达瓦札天然气坑一直熊熊燃烧。到了夜晚,这里更展露出一幕惊人景象——烈焰翻滚,犹如地狱之火一般,震撼人心,由此得名“地狱之门(Door to Hell)”

据说土库曼政府曾试图扑灭地狱之门,但无果而终。这是个神奇的景象,将来还会燃烧多久,谁都不知道。就像乞力马扎罗的雪,据说五到十年内就会融化殆尽。想去的人尽早去吧!

初遇土库曼斯坦,向地狱之门进发

在乌兹别克-土库曼边境贴签出关后,我见到了我的向导和司机。向导耶夫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土库曼小伙,他曾在中国留学四年,中文说得还可以。

我们先去边境城市达绍古兹(Dashoguz)上一家俄式餐馆吃了午饭,有土豆米沙拉、烤包子、炸饺子。

之前听说土库曼旅行Package要负责司机和导游的全程食宿,但从来没听他俩说起过这事,所以结账的时候我试探向导问,这顿饭要不要我请你和司机?小哥说没关系,各付各的,一人十五马纳特,约为十块钱人民币。

这里要注意汇率问题。土库曼2018年2月底的官方汇率是美元:马纳特=1:3.5。但黑市汇率大概在1:10-1:12之间。随便找当地人换就好了,找会说英语交流方便的,比如英语专业的年轻学生,或者导游以及酒店前台等。到隐蔽点的地方交易。

路上可以見到年轻靓丽的女学生们,身着国家传统绿裙,绿色是土库曼国旗的颜色,也是最被推崇的颜色之一。

之后我们去采购地狱之门旁晚饭烧烤的食材,去巴扎买了鸡肉、牛肉馅、蔬菜、馕和水。

小哥问我喝不喝酒?伏特加?哈哈哈哈,当然没问题。

我们走进商店,发生了一件我认知外的事情:在卖酒的店里竟然看到有烟出售,是散装按根卖的,向导小哥一根根地装进烟盒里。

网上说的都是土库曼全面禁烟,只有黑市可以买到,一盒也将近三十到四十美元,对比当地月薪一百二十到二百美元左右,可以说是天价了,所以才有了“Cigarette is gold in Turkman”的说法。小哥说土库曼现在可以在室内吸烟,烟酒店里也可以买到烟。但是烟还是很贵,一盒要二十五到五十马纳特,市场价也差不多八到十五刀了。

向导小哥一路上抽了至少一盒烟,他还和我说:“黄鹤楼好!云烟好,应该从中国帮我带一盒过来!”所幸我从乌兹别克买了两盒极其便宜的当地烟带进土库曼,在边境被搜了出来还额外解释了一下。带给小哥权当了小费。

置办完食材,人均六十块钱左右,我们上车正式向地狱之门进发。这辆车还不错,是四轮驱动的吉普。从达绍古兹向西的公路也不错,和乌兹别克的坑坑洼洼的泥土路相比好了太多。

土库曼国土70%是沙漠,六百万人口集中在不多的几座城市里。从达绍古兹大概要开三个半小时到达地狱之门所在的沙漠,前面半段路都是和乌兹别克公路边差不多的荒漠,两旁长满了倔强的矮小棘刺植物。

司机大爷一路上在和向导聊天,他的语气很凝重,汽油涨价了!涨到1.5马纳特一升油,约为一元人民币一升,按国内的标准来说是很便宜了!在路边看到超市里一瓶水差不多也是1.5马纳特。

司机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油价。后来在首都和当地人聊天才知道,汽油虽然对我们而言很便宜,但对于月收入一百美金左右的他们来讲依旧是生活费里一笔很大的支出。

暴雨中的白日焰火

车开到达绍古兹省靠交界的地方公路变得很差,颠得不行。天公不作美,这时头顶乌云密布,又下起了大雨。

终于司机从主路驶进了一条分岔路,开进沙漠,雨依然下得很大,吉普车窗模糊不清,我看着离线地图,应该地狱之门距离我们只有200米了啊,為什么什么也看不到?

这时司机指向侧前方的方向超兴奋地说着土库曼语,我抬头的时候正好翻过一道小沙丘,一个平地上的巨型窟窿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眼前……

看到它的那一刹那我首先是吓了一大跳,然后完全被震惊到了——黄色长满沙棘的荒漠里,有且仅有那么一大片犹如月球表面的灰白色沙地,中心很突兀地裂开一个大口子,里面吐着滚滚火舌。

仔细看地狱之门,坑的里面和边缘很多地方被烧得焦黑。可能是坑里空气极速流动的原因,导致很明显地,坑里的画面在随着火苗舞动的节奏不停模糊着。

虽说仍是白天,但头顶阴云密布下着大雨,雨水落在坑里却感觉烧得更旺,水汽被迅速蒸发后的浓烈雾汽升腾而出……这种各种事物急剧叠加起来的压迫感简直无法描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

可惜的就是暴风雨中又冷又湿,拍照非常不顺,每每雨水遮挡镜头,全身湿透,冰冷刺骨到非常敬业摆拍的我都失去勇气继续站在外面。相机进水失灵,手机拍照质量又堪忧。

不能再站在外面,迅速逃回车里开到一千米外的蒙古包营地,点上篝火,烤火取暖……湿的衣服放在火旁两秒后就开始升腾蒸汽。

把买好的肉放在烤架上准备晚餐。肉烤好了,也完全不想卫生的事儿了,手脏兮兮地抓来吃,之后几天没闹肚子也真的是万幸。

恶魔之火

外面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耶夫这小伙子很懒,不想再出去折腾了,已经换上了连帽衫和秋裤准备睡觉……我们就这么错过了地狱之门黄昏向夜晚转换的景象。

天已经黑了,吃完晚饭大概九点多的时候雨小了一点,我不想再错过地狱之门的夜晚,实在按耐不住了,和司机一起再探地狱之门。

司机只会说土库曼语,和他解释怎么拍照显然和耶夫比困难得多。比起耶夫,司机的拍照天分也差了好几个档次……对焦、构图什么的也就不指望了。

夜晚的地狱之门终于显示出了它全部的魔力,说是恶魔的诱惑也不为过。

雨又下大了,也就拍了十分钟就不得不上车撤回营地。只好等明早看看情况,吃过早饭离开的时候再过去火坑边看一眼。

十点多钟,烤烤火缩进睡袋就睡了。

二月中旬的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腹地的深夜异常寒冷,进入沙漠当天零下二十多度,还伴随着暴风雨。这个时候方圆几里内唯一的人工遮蔽物就是一座临时搭建的蒙古包,和一座臭烘烘的土茅厕。

我也跟着向导们“入乡随俗”,在沙地里就地解决再掩埋起来……

难怪向导说我是入冬这两三个月以来他们旅行社接待的唯一外国游客。夏季的土库曼灼热无比,轻轻松松达到四十到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冬天则寒冷刺骨,除首都之外的多数地区都由荒漠和沙漠覆盖,糟糕的基建使得在零下二十多度过夜就难以忍受。

蒙古包里我和司机向导点着篝火取暖,外面暴风雨,所以不能开门透气,导致空气流动性极差,蒙古包里全是浓烟。在寒冷和浓烟中我裹紧脏兮兮的毯子和睡袋睡了过去。

鬼打墙的时候该拜上帝还是安拉

凌晨三点多的时候突然冻醒了,原来不知什么时候篝火燃尽了,帐篷里寒冷刺骨,裹紧睡袋都没用,再次入睡看来是不可能了。

然后我做了个大死。自己一个人出了蒙古包在大雨中穿越沙漠,向“地狱之门”走去。

因为之前雨实在太大了,前后只拍了十分钟左右照片,大老远来到这里,自然心有不甘,看向导和司机都还睡得死死的,我偷偷拿着相机摸出帐篷,向着地狱之门的红光走去。

过去的时候很好说,看着火光跟着车轮印向前走就好。也没拍出什么好照片,相机反倒是进了水,报废掉了。回营地的时候遭遇了意外。离线地图方向的指示一直在四处晃,找不清方向在哪……轮胎印过去的时候只有一条,为什么突然变成往好几个方向开的好几条了?

嗯,有点慌。

雨又下大了,我尝试着走了好几次都是越走越远偏离方向,感觉越来越不对,四周的荒漠风声吹动沙棘,沙沙地响。毛骨悚然,寒意顺着脊髓升起。

迫不得已,我连续好几次走出去又回到地狱之门,重整旗鼓再出发。

太冷了。

这时回头看地狱之门真的宛如一张血盆大口好像要把我这个迷途者吞噬。我怕了,向地狱之门鞠躬,双手合十求佛祖保佑,伊斯兰式右手放胸口感谢安拉……用尽一切各种祈祷的方式,只求那个“魔鬼”放过我……

鬼知道怎么回事,终于导航的方向指向了一条我比较熟悉的轮胎印,路线感觉也熟悉!走着走着也看到蒙古包的轮廓了,这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地狱之门还是缺少了敬畏,有些很神秘的东西还真是说不清楚……

钻进蒙古包,向导小哥他们睡得死死的。不愧是战斗民族,零下二十度还能睡得这么香。

早上七点,耶夫的闹钟响了,大家起床点火做早餐,简单地烤馕和烤热狗肠之后,我们整理好东西上车出发。

清晨天气晴好,地狱之门收起了它深夜时恶魔般的火舌,依旧让人震撼。

受限于天气和设备,这次的地狱之门之行留下了许多遗憾。

这样的景观可谓是世间奇景,如今的地狱之门对于自由行背包客而言,是交通极其不便的。更不用提土库曼斯坦蛮横的签证政策将各国游客拒之门外。如果土库曼斯坦开放国门,更加重视旅游业,基建再得到进步,这里一定会成为世界级热门景点。

希望有一天可以再来这里,拿着好相机,再有个好天气。

地球上还有好几处被称为“地狱之门”的地方,如刚果(金)的尼拉贡戈火山熔岩湖,和埃塞俄比亚的Danakil火山熔岩湖。

终有一天我会去!

回到公路上,下一站是这个国家的首都“白色之城”阿什哈巴德。那里是我见过的最古怪又最迷人的城市,我会说它是拉斯维加斯和平壤的完美结合,一个国家的名片、沙漠中的绿洲、财富和权力的中心。

在这里,我遇到了无数奇葩的事情,包括加入“土库曼Boys(简称TMBoys)”组合一言不合开始尬舞,还和一帮联合国驻土库曼官员们一起,享受了属于这个专制国家的“夜生活”。若有机会我还会再聊聊汗血宝马、安息国都城尼萨遗址、考阿塔硫磺地下湖等等。

猜你喜欢

土库曼斯坦蒙古包小哥
巨大的蒙古包
快递小哥
天才!快递少年!
小矛趣生活
这是蒙古包吗
朕日理万机,等有空再取
土库曼斯坦输气管道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