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鸭共作生产优质大米,江苏邳州戴庄镇后浦村探索出致富新路子

2019-03-24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邳州镇村稻田

近两年,随着邳州各镇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稻鸭共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种养模式,不少镇村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戴庄镇后浦村在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向周边镇村取经,也开始尝试这种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在戴庄镇后浦村流转的“稻鸭共作”田地一角,刚刚育雏完成的小鸭苗正在棚中嬉戏,旁边220多亩青青的稻苗铺满田野。若是在往年,这里应该长满了玉米或者小麦。村民李修华告诉记者,这里也有他的十亩土地,不过本来他的地不在这块,但因为当时有的村民不愿流转,所以他的地被置换了过来,而李修华之所以愿意流转,他是算好账的。“之前种的小麦和玉米,有时一来风雨了都不保收。流转之后俺土地保收,还能到其他地方打工,省心了。”

同样算过账的还有承包户金岩,金岩告诉记者,起初他并不看好“稻鸭共作”模式,但是朋友们实打实的收益说服了金岩,于是他也跑市场找品种,逛展会看行情。不打农药的优质米,肉质鲜美的稻田鸭已经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经过筛选,最终他选取了粒大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徽两优348,承包了戴庄镇后浦村的220亩土地。金岩说:“一亩地能产500斤大米,我有220亩,纯收入在77万元左右。去掉成本,盈利三四十万元,这种稻田鸭卖的贵,现在市面上一只大的能卖到100多元到200元。我养了3000多只,也得五六十万元。”

据了解,后浦村今年共流转土地500亩用来发展“稻鸭共作”,除了一部分交给金岩经营之外,另外200多亩留于村集体经营。后浦村把钱花在刀刃上,高薪聘请了有经验的技术员,从育苗、管理、除草、收割到销售全部一条龙服务。同时为了节省开支,村组干部成了开沟、挖渠、整地、插秧的主力军。“到秋季,稻鸭的经济效益好的话,我们再扩大规模,吸收村民入股,他们同样能够得到分红。”戴庄镇后浦村党支部书记陈学明补充道。

猜你喜欢

邳州镇村稻田
稻田摸鱼记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邳州消防出实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风景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校歌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