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三个维度

2019-03-24阙璧君

关键词:人才政治工作

阙璧君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人才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明确了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新把握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组织领导,在政治、价值、实践三个维度上引导并确保他们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从而不断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党建工作和价值提升注入“源头活水”。

一、政治维度: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管人才全方位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高校高层次人才一般指知识层次高,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发挥骨干作用的人才。相比一般性人才,高层次人才具有知识层次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等特征,是高校人才核心群体,代表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做好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有利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政治素质摆在人才评价的首位

坚定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首要的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校高层次人才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这就要求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否则不仅自身容易偏离正确轨道,还容易误导学生成长轨迹,其后果不堪设想。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第一责任人,要着重强化政治意识,严肃政治纪律,严把每一位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关,使高层次人才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保其专业才能、科研成果和教书育人对国有用、对民有益。在人才引进方面,建立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学院党委三级联动的审核机制,将思想政治表现、意识形态倾向、遵纪守法及奖惩情况、道德品行及协作精神等作为拟引进对象的必察内容;在职称评聘考核方面,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职称评审考核推荐小组,实行职称评聘政治表现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突出对思想政治表现和师德师风的综合考核,克服重专业轻政治,只论才不看德等错误倾向,全面加强党委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考核的政治审查和师德把关。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人才政治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置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作为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必须赋予党的政治属性,自觉认同党管人才的原则,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管人才,并不等同于事无巨细、大包大揽,重点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近年来,高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但仍然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机制体制不够健全、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服务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人才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高校党委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人才工作是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之一。高校党委要紧紧抓住“党管人才”的“大纲”,充分发挥统筹协调、集中力量的优势,在着力解决“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等关键问题上下功夫,努力让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人都有创业的平台、出彩的机会。要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服务保障,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高层次人才,积极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高校高层次人才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坚持党建工作引领,引导人才主动融入

从调研情况看,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高层次人才的党建工作仍然重视不够,错误认为高层次人才只要一心一意把教学、科研搞好就行,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导致一些高层次人才追求思想进步、靠拢党组织不主动、不积极,对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突出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可以对人才按照入党意愿程度进行划分,突出重点服务对象,变“坐等申请”为“上门主动引导”,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双培工程”建设,在政治上和业务上“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通过实施“双培”对象政治导师制度、校党委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党员处级干部联系非党员高层次人才交友制度等,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来感染、带动、吸引非党员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强党组织在高层次人才群体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落实落细党中央关于人才党建工作的要求,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更好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加快推进学校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健全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激励帮扶和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让高层次人才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顺心创业。

二、价值维度:坚持立德树人,激发人才党建新动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3]高校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最高层级,是人才产出的总“出口”,与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科研创新息息相关。高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引领的地位,而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依靠高校中的高层次人才来实现。也就是说,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实现,实际上也是高校使命和价值的体现过程。考察高层次人才的特质,其最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和资源,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物质和精神产品。[4]

(一)在党的引领中保证人才的正确价值导向

高校高层次人才是高校教育者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教育者,是“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施教者和引导者。正确的价值导向是高校高层次人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要求。一方面,要求高层次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系列党建活动的带动,使高校高层次人才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牢牢坚持高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做到树人先树己,确保教育者本人树立爱党爱国爱民的高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知识权威性,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必须通过高层次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引导,培养他们正确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坚定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党的熏陶中丰富人才的价值内涵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近百年,执政已经七十年,这是深刻改变我们国家、民族和亿万人民命运的历程。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深入,党的使命和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党的理论和思想也赋予了新时代特有的含义和理念。作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接受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与实践熏陶,自身的价值内涵才能得到进一步升华,才能更好地担负起高层次人才在新时代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

习近平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考验。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高校高层次人才是把握最新科技前沿的知识分子群体,必须时刻紧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步伐,围绕党和国家面对的新机遇、新挑战,精准把握当前国家和社会急需迫切解决的技术瓶颈和核心问题,以自己的学识才华,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所用,振兴中华,以此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价值。著名科学家黄大年是一位“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建国初回国的钱学森到改革开放时代楷模黄大年,在这一群体的先进事迹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深刻启迪: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优秀人才,而作为社会的精英、时代的骄子,只有抱定跟党走、报效祖国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在党的实践中提升人才的价值空间

我们党的实践活动已经和国家的各个领域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党建工作正在积极推动和有力保证各方面事业的开展。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同时,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新的载体。高校高层次人才是高知高智的集中代表,他们不仅可以在某一科学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同样可以在党的舞台上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党建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拓展人才价值空间的重要机会。高层次人才在科研上可以取得优秀的科技文化价值,同时还可以运用在科技领域研究上面的优势,实现在党建平台、政治舞台上的多元价值。要积极引导高校高层次人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吸纳他们入党。高校党组织要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和积极分子中的高层次人才参加各类党建活动,使他们成为党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号召者,成为党行动和决策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党建工作中处处发挥出他们的价值,不断延伸、拓展、提升高层次人才的价值空间。

三、实践维度:创设多元平台,推动党建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高校高层次人才一般都具备某一领域较强的理论和专业背景,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对高层次人才对党、对党建工作的认知、态度和能动性。从实践维度来看,关键就是要明确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怎么做”的问题,如何采取更加行之有效、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方法来赢得高层次人才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融入。

(一)在精神追求中体现党建作为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员思想觉悟的最高境界和根本内容,成为无数有识之士和共产党员孜孜以求的精神追求。正是这一高尚的精神底蕴,中国共产党完全有可能也有条件用自身的魅力来吸引高校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的精神认同和价值认同。一方面,要构建完善高校党建宣传平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是党的政治灵魂,也是感化、鼓舞人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党的基层组织要经常性地通过高校媒介、权威期刊、论坛讲座等多方面形式,传播党的历史知识、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的理论进展和实际探索,用丰富的历史与鲜活的实践来吸引高校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接触党、了解党、认知党,与我党真正拉近距离、同心同德。另一方面,要创新搭建党建互动平台。高校高层次人才一般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创新运用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网站等现代媒介方式,引导高校高层次人才正确审视和对待我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让真理在越辩越明中进一步体现党的精神魅力。

(二)在业务工作中展现党建优势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两大基本任务。衡量和评价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水准和能力,往往取决于其教学情况及科研业绩。“如何培养人才”“怎么突破科技创新”这是高层次人才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两大中心课题。要运用党建优势来推动教学、科研工作。一是要引导高层次人才充分学习、借鉴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和方法,并以此推动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运用这一“望远镜和显微镜”,并从中寻找突破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瓶颈的新路径。二是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中心工作“双融合、双促进”,避免“两张皮”现象。可以把党支部建在高层次领军人才所在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和重大项目组等创新单元上,让高层次人才挑起党支部书记或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任,成为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双带头人”,让高层次人才的业务优势转化为高校的党建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时让党建活力助推教学科研活动得以升华,推动党建与业务高质量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促进、双丰收。

(三)在社会认同中增强党建魅力

高校高层次人才由于特定的知识储备和身份地位,往往更加注重其知识的转化能量和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及影响力。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是人五个层次需求中的最高级别需求。对于高校高层次人才来说,自我实现的价值就在于得到学界、业界以及地方社会的高度认可。要充分运用党的执政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吸纳更多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参与到高校党建各项活动中。通过党建活动,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视野,让人才的各类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让人才的参与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建魅力指数。一是吸纳高校高层次人才当好党的活动的“宣传者”。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学领域中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引导他们在党建活动中发挥社会舆论领袖作用,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不继提升党在高校高层次人才群体中的良好形象和美誉度。二是引导高校高层次人才做好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社会是高校人才的重要职能之一,要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引导高层次人才为一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将人才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正能量。

注释: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2] 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

[3]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4] 董光前、吴 磊:《高层次人才密集环境中党的建设问题解析》,《兰州学刊》2006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人才政治工作
人才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