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槐播种育苗技术

2019-03-24张晓勇

防护林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槐幼苗苗木

张晓勇

(运城市盐湖区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

国槐,山西省省树,优良的造林绿化乡土树种,林业和草原事业的先锋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海拔1 400 m以下的平川、丘陵和土石山区,均有栽植。国槐枝叶繁茂、冠大浓荫、寿命长、抗病害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及烟尘有较强的抗性,是城镇公园、绿地、庭院、街道、公路、铁路等地绿化、美化、香化的良好树种。国槐适应性强,分布广,我国辽宁至广州,甘肃至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分布较多。

1 国槐特性

1.1 生物学特征

国槐(SophorajaponicaLinn),蝶形花科(豆科)槐属。别名:槐树、家槐、豆槐,中国槐[1]。落叶乔木,高15~25 m,树冠圆形,树皮灰黑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互生,复叶长15~25 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片卵状长圆形,疏生短柔毛,长0.3~0.6 cm,宽0.2~0.3 cm;圆锥花絮顶生,呈金字塔形,长达30 cm;花萼浅钟状,长约0.4 cm;花冠蝶形乳白色至黄白色,旗瓣近圆形,长约0.11 cm;荚果肉质含胶,绿色念珠状,长2.5~5 cm;果熟后经久不落,种子间缢缩不明显且排列较紧密。变种有龙爪槐、紫花槐、五色槐(蝴蝶槐)[2]、黄金槐、米槐,米槐新品种:“双季米槐1号”(双季槐)[3]、米槐1号、米槐2号、“耿宝”米槐1号[4],“双季米”槐(鲁S-SV-SJ-015-2004);其他国槐品种:“国槐”(豫S-SP-SJ-018-2006)、 “园槐一号”槐(鲁S-SV-SJ-027-2004)、“园槐二号”槐(鲁S-SV-SJ-028-2004)、“聊红”国槐(鲁S-SV-SJ-038-2007)。[5]

1.2 生态学特性

国槐喜光稍耐荫,根系发达,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冷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石灰性、轻度盐碱土均能生长良好,在含盐量0.15%左右的土壤里也能正常生长,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上生长最佳。抗风,耐干旱,耐土壤瘠薄,不耐低洼积水,幼龄树生长较快,生长速度中等,萌芽力强,有利于树冠更新。

1.3 经济学特性

槐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医药和保健品原料,可作染料、食品色素、饮料、高级化妆品等;果肉含葡萄糖成分,可供制作饴糖,还可入药:种仁内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可供酿酒、榨油,还可作饲料、糊料等。木材富弹性、耐水湿,可供建筑、造船、雕刻等;树皮及根有清泻之效,用途广泛。

2 播种繁殖育苗技术

2.1 种子采收

国槐花期7—9月,10月前后果熟后由绿变黄即可采种。在种子采收当中,选取健壮的母树进行种子采收,将采收到的荚果,用常温清洁水进行浸泡2~3 d,搓捣摩擦,不可碾压损伤种子,逐步去除果皮果肉等杂质,将种子脱粒冲洗干净后,捞出种子,阴干贮藏备用。一般国槐种子的出种率可达20%左右,优良的种子光亮饱满,子叶淡绿,胚根黄色,1 kg国槐种子6 800粒左右。

2.2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具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质地沙壤土或壤土,忌重黏土、盐碱土、沙性过大过分瘠薄、低洼水湿透气不良的土壤,不宜重茬连作,宜与针叶树种育苗轮作。

2.3 土地整理

育苗前一年秋季或者早春,深翻20~30 cm,适时平整耙磨圃地,捡净石块、砖块、树根、草根、杂草垃圾等杂物后,施足基肥,最好进行土壤成分测试,针对性的施肥,土壤杀菌消毒治虫改良时,每666.7 m2土地施优质农家肥2 000~3 000 kg、磷二胺复合肥25~50 kg、硫酸亚铁30~40 kg、5%辛硫磷颗粒剂3~5 kg。打碎土粒,刮好地埂,平整土地,搂平地表,确保土壤疏松。播种畦宽1.8~2.5 m,畦塄宽30~35 cm,高度25~30 cm,长度以地形条件、管理和方便浇水等因素进行确定。

2.4 种子处理

春季播种:经过干藏的种子,播种前的5~10 d,用70~80 ℃热水对国槐种子进行浸泡处理5 h左右,用木棍不断搅拌,降至45 ℃以下温水浸泡2~3 d,并每天要换水1~2次,捞出经过浸泡充分吸水饱胀的种子,用干净的河沙与种子混合均匀,种子与河沙的比例1∶3,河沙的湿度用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用湿麻包等覆盖物将种子与河沙的混合物盖好,置于背风向阳处进行堆积催芽,并保持透气湿润,经常翻动并根据干湿情况进行加湿,要避免种子因失水而不能发芽或者水分过多造成种子进行厌氧呼吸作用而发生变质霉烂,经过5~8 d沙藏处理,种子咧嘴达到30%~40%时,即可播种。

2.5 播种育苗

每年清明前后,即3—4月为最佳播种时间,每667 m2用种量15~20 kg。采用条播开沟的方法,按70 cm行距进行开沟,播幅宽10~12 cm,播种沟深度2~3 cm,播完后要立即用细土均匀覆盖,后稍镇压土壤,以使种子与土壤空隙减小,确保幼苗出土整齐,有条件时可土表喷洒增温剂。北方地区育苗,要进行地膜覆盖。

2.6 幼苗管理

种子播种后13~15 d,幼苗可基本出齐。要及时进行观测,根据幼苗出土情况,选择阴天或者早晚及时掀除农膜,避免幼苗日灼伤害。幼苗密度决定幼苗生长量的大小,幼苗适宜株距15~20 cm,当幼苗高生长到5~7 cm时,要及时进行间苗,间苗不宜一次到位,全年可进行间苗2次;苗高达到10~15 cm时,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截断直根,距离地面适宜深度12~13 cm,并及时浇透水1次,促使苗木侧根快速生长[6]。适时灌溉、适时施肥,6—8月苗木进入速生期,及时中耕除草,随水撒施速效肥料,促进苗木根系发育良好,健壮生长,9月份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以利安全越冬,每667 m2产苗量8 000~10 000株。精心养护一年,一般苗高可达1.5 m以上。

2.7 苗木培育

国槐苗干不易养直,一般采用定植平茬拉直的方法进行壮苗培育。1年生苗木定植的第2年秋季苗木落叶以后,自苗干地径向上约5 cm处将苗干平茬剪除,注意剪口平滑和避免撕裂树皮,施优质有机肥后灌溉冻水,用土将剪口埋好。来年苗木进入生长期,1个月左右就能从基部萌生1~3个萌芽条,5月中旬主干的萌条可达30~40 cm,注意进行去孽除萌、及时修剪、松土除草;6月中下旬,气温高雨量少,要适时灌水1~2次,7月上旬,结合松土除草,每666.7 m2追施尿素4~6 kg。5—8月期间,在第一次修剪抹芽时,要留1个健壮与所留主干夹角较小的萌条,便于培养茁壮的主干,为使苗木主干通直,须在树行内间隔一定的距离埋设水泥桩,用铁丝拉直绷紧,根据苗干生长情况,将苗干用软布固定在拉直的铁丝上面,避免苗干弯曲生长,做好防护措施,保护树皮完好,提高苗木品质。

2.8 病虫害防治

苗木生长初期,主要是蚜虫危害,易造成幼苗顶尖畸形状,防治蚜虫要治早、治小,使用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洒防治;棉铃虫、菜青虫等危害,使用棉虫净1 000倍液、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现种蝇,喷洒敌敌畏1 000~1 500倍液;槐尺蠖危害树叶,可喷洒敌敌畏1 5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2 000倍液,或松毛虫杆菌500~1 000倍液。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溃疡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者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国槐幼苗苗木
国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要点探讨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苗木供求信息
国槐的移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咏国槐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首善街的国槐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