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2019-03-24齐建国

防护林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营林森林资源病虫害

齐建国

(锦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辽宁 锦州 121000)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资源类型,其具有的生态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都是其最为突出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当下的森林资源却始终面临着森林病虫害的威胁,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森林病虫害的出现一方面不仅会威胁到森林树木的生存,另一方面还会制约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森林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并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对森林资源发展来讲具有现实意义。

1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征

首先,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其次,偶发性的病虫害具有爆发性,损失较为严重;再次,对森林资源威胁较大的病虫害扩展速度和蔓延速度较快,无论是对森林系统、生态环境还是自然景观都会带来较大的威胁;然后,多种类型的次要害虫会在特定区域成为主要害虫,导致严重危害森林资源的病虫种类逐渐增多[1]。

2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具体原因

2.1 自然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气球变化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区域性干旱更为严重,这也是病虫害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例如冬天气温渐暖,为病虫害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害虫想要获得生存和繁殖,则需要从森林资源中来获取其所需的营养,使得大量森林资源被消耗,森林资源的生长环境也因此逐渐被破坏。同时,气候环境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多雨地区的春季和夏季是雨量迅速增多的季节,高温且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的出现和传播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使得大量森林树木受到病害侵害,进而引发病虫害。

2.2 寄主面积有所增加

近年来,我国林业面积呈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且密度较高,许多幼苗被种植在了较为广泛的区域内。而幼苗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所处生态系统的层级性,使得其既不具备良好的抵抗力,生物多样性也较为缺乏。在此环境下,就极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加之,由于幼苗是广泛播种在各个区域的,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区域也随之扩大。

2.3 预防为主的观念有待加强

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病虫害治理上,但是对于病虫害预防方面却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从客观来讲,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并不会对森林资源产生有利的影响,而是会阻碍森林资源的增产和生长。例如当下常见的“美国白蛾”、“苹果棉蚜”等病虫害的迅速扩散与预防措施的缺失息息相关。

2.4 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够科学和统一

据了解,在对森林病虫害实施防治时,防治方法的不合理性、防治工作内容的杂乱性以及防治理念推广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等都是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更有甚者在防治病虫害时,部分地区还在采用较为落后的化学防治方法,使得在防治过程中大量农药被喷洒出来,威胁着自然生态平衡。另外,林业系统的各部门协调方面不够顺畅,使得森林养护工作力度不足,造林积极、养护不重视等情况较为突出。部分地区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缺乏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而是任其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3 森林病虫害的具体预防对策

3.1 对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给予明确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时始终坚持以下指导思想,即在预防的基础上,将保持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效益平衡为重要目标,力求用最小的环境投入收获更好地控制效果。其中“在预防基础上”主要强调要从根本上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病虫害的天敌,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并在此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用最小的环境投入收获更好地控制效果”具体是指在实施病虫害防治措施时,要着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摒弃传统人为防治方式,借助生物防治措施来达到更好的综合防治效果,从而使森林资源获得长久稳定发展。

3.2 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模式

转变现有的防治模式,通俗来讲就是摒弃传统的只注重治理而忽视防治的工作方式,而是要将工作的侧重点置于主动防治病虫害上,从而有效规避传统“亡羊补牢”做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此提升森林林木的免疫性能和健康生长。同时,在防治资金投入使用时,还应主动遵循“谁防治、谁受益”的防治原则,将固有的由林业部门单一防治转变为社会防治,通过防治合作社、防治协会等模式,组织当地林农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当中,有效地解决防治人员数量不足、防范意识不高或沟通不畅等问题。

3.3 积极推行综合营林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仅仅依靠林木成活后的防治是远远不够的,营林措施运用是否得当也是影响防治工作的重要因素。在营林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的选种、选地还是后期的造林、经营和管理等都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强化森林树种对病虫害的抗性,这也是对森林资源实施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对森林资源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营林技术的合理化、科学化运用,并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带动营林过程中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首先,营林人员要对前期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例如育苗、整地、造林等,确保规划的同步性。森林经营规划和方案必须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如果在规划或方案中对病虫害防治提及的内容不足或根本没有涉及此方面内容,相关部门应将此规划或方案予以驳回处理;其次,将混交林种植的方法运用到造林和后期管理工作中也是较为有效的办法,是有效规避因树种过于单一而造成的森林免疫系统下降的有效手段。同时在后期抚育和管护工作中,要熟知森林树种的区别和其功能的差异性,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分类经营和管理工作,确保病虫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针对林木中细菌繁殖较快的幼林种植区要加强对其的防治力度,例如可以采取集约经营、水肥、松土除草等工作,有效提升幼林的抗虫害能力。

3.4 做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

森林想要实现有效地管理仅仅依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依靠当地林业部门和省级林业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2]。地方林业部门主要负责实地防护工作,而省级林业管理部门则负责整个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同时,还可以建立起地面监测与空中监测相结合的病虫害立体防护监测网,并及时将监测到的信息实时整理,并上传至省级的预测预报系统中,从而形成集监控与预测为一体的防护系统,提高病虫害发布情况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并及时与病虫害发生区域或邻近区域进行联系,督促其迅速及时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监测系统在使用时可选择一些新型的系统,例如RS、GPS和GIS等,保证整个监测过程的动态性。另外,还要借助计算机完成信息传输和处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传输的快速性。

4 结语

综上,森林资源是我国众多资源中较为重要的资源形式,一旦有病虫害现象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地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推动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营林森林资源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