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人员研发新技术解决水稻“低效施肥”与污染难题

2019-03-24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复合肥稻田

水稻高产需施用化肥,但化肥容易随雨水流失造成浪费和污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研制出3 种新型控失复合肥,可“缓慢释放”养分,延长肥效持续时间,减少后期追肥的人力成本。种植试验表明,每亩水稻还可增产一百多公斤。

化肥被称作粮食作物的“粮食”,但水稻的生长期雨水多,施加的化肥很容易随雨水流走,不仅浪费肥料,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为弥补养分,水稻种植后期不得不多次给水稻追肥,这将增加肥料和人力成本,据研究还会降低所产稻米的口感。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跃进科研团队,基于天然矿物和复配改性材料,研制出3 种控失复合肥,这些新型肥料可以促进土壤中形成一种“团聚结构”,减少土壤孔隙,从而减缓养分释放。

2019 年6 月,他们在安徽六安的80 亩稻田中开始试验,种植同一水稻品种“中禾优1 号”,分别施用3种新配方控失复合肥和普通化肥。经过4 个月的生长,日前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单位组成专家验收组,对试验田的成熟水稻进行测产验收。

结果显示,与施用普通化肥、后期多次人工追肥的稻田相比,3 块一次性施用新配方控失复合肥的稻田亩产增加104 公斤到186 公斤,增产幅度达19%以上。

“新型化肥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减少后期人力投入,这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对实现粮食增产很有意义。”研究团队成员、副研究员杨阳介绍,他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试验,以期早日将这种新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复合肥稻田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稻田摸鱼记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稻田里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