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澧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9-03-23付彩香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议

付彩香

摘 要 本文从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的关系、我县发展现状和建议三个方面,对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1 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的一个分支,与现代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在土地面积利用、农业废弃物转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具有其它产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产品除具有营养全面、微量元素丰富、抗癌保健等作用外,还能作为乡村休闲游中的观光盆景,或装扮旅游景点,或销售给游客带走,创造旅游收入。

具体来说,发展食用菌产业:(1)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在产业百花齐放的当今时代,食用菌产业的高效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重视。与传统的粮棉油产业相比,食用菌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增收优势,可在有限的地力和劳力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比较价值,逐渐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周期短,1-2个月即可出菇,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2-3。如澧浦街道孙际春夫妇,常年两个劳力,1000m2大棚,年产平菇2.5万公斤,年平均纯收益10万元左右。(2)可有效转化农林废弃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食用菌生产大多采用秸秆、棉籽壳、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材料,多为生产过后的下脚料,对于农林废弃物的利用多了一条好的消化途径,有效防止了传统的秸秆禁烧,保护了居住生态环境。以澧县为例,按100万棒的生产量,年平均可消化秸秆1000吨。(3)可改善人类膳食结构,增强人类身体健康。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菌中含有真菌多糖、腺苷、三萜类、真菌纤维素、蜜环菌、香菇腺膘呤、黄酮、齐墩果酸、牛磺酸等多种物质,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保肝解毒、降血糖等保健治疗作用。在亚健康状态困扰人类的今天,多食用食用菌产品可有效调理人类亚健康,促进全民体质的提高。(4)可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食用菌产业是一项绿色、环保、高效的产业,具有省时、省地、省工、省肥等优点。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之际,如若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带给农民增收的实惠时,也能组织干净的规模生产,有序搭建的菇棚还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景。(5)可较好地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2 澧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2.1 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

(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①气候条件。澧县地处北纬30度,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当前我县以常规栽培模式为主,只要熟悉品种的生长习性,掌握每个品种在菌丝生长和出菇阶段的温度要求,调整好制棒、发菌环节的时间段,适当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就可以生产出大量品质好的食用菌产品。常见的有平菇、香菇、姬菇、木耳、茶树菇、银耳、秀珍菇等十几个品种。②原材料条件。我县是农业大县,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农作物秸杆丰富(棉杆、棉壳、玉米芯、杆),大量秸杆尚无用武之地,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对周边环境带来压力,扩大我县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加之我县境内和周边县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每年抚育间伐产生的废弃木材(木屑)都是培植食用菌的上好原料,具有培育绿色有机食用菌产品的优质生态环境。(2)具有良好的种植技术基础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食用菌产业在我县发展的较早,上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种植户、土专家,能驾轻就熟地生产出市场需求的菌产品。食用菌产业是一种介于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半工厂化高效设施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是农业大县,人均耕地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怎样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产生土地要素效益,充分盘活劳动力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无疑是个好选择,澧县的县情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3)食用菌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栽培食用菌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能把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杆转化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其培养基废料(菌渣)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作物秸杆—食用菌种植—培养料还田”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延长农业生产链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勞动力。因此,食用菌产业必将成为我县继粮、棉、油、葡萄之后的“新宠”,是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很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2.2 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情况

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脚步缓慢,80年代初期一度因为灵芝走红过,此后慢慢走向衰落,如今又反弹趋势。当前我县食用菌生产以平菇为主,香菇、羊肚菌、竹荪、木耳、茶树菇为辅。全年生产面积200亩,产业2000万元。目前现状是:(1)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产业布局以“东南西北,同步辐射”。东部官垸镇仙桃村香菇基地、澧浦街道白羊社区孙际春平菇基地、如东镇木耳基地,南部澧南镇任劲松的“朵美”平菇茶树菇生产及竹荪试验基地,西部刘新春的原张公庙镇幸福村秀珍菇基地,北部复兴镇界湖村香菇及羊肚菌基地,目前均呈向好发展态势。(2)产业创新初显成果。由如东镇彭道坤领衔的基料化处理基地年消化基料300吨,促进了废弃综合物的再利用。林下栽培羊肚菌与竹荪技术获得成功。(3)技术培训循序推进。县食用菌研究所与市食用菌协会、县农教办联合,共同开展培训。采取“专家授课+基地参观”的培训方式,由食用菌协会组织对全县种植大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2.3 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传统化。整个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土专家的那一套,技术、设备严重滞后。食用菌研究所在岗的8人中,只有3人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没有一名是食用菌专业出身的。随着资本市场进入,外地早已掀起工厂化栽培热潮,而我县的食用菌产业还是传统手工种植模式,全县没有一家具有温湿控设施的工厂化栽培样板。大型食用菌工厂栽培快速扩张,产品质量、成本等优势明显强于传统手工。由于工厂化栽培的比较优势,金针菇栽培已彻底退出我县食用菌舞台。新生种植户力量因技术瓶颈,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产业的发展要求。如澧南镇任劲松经过近八年摸怕滚打近两年才开始盈利;复兴厂镇的界湖村“四大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规模由2015年的50万袋减少为20万袋;原澧东乡十里村2015年由欧某投资的20万袋香菇基地,已停产转型;官垸镇仙桃村基地投资80多万元新建的香菇、茶树菇基地,因技术原因2016年情况也不理想,2017年开始才逐步稳定,开始盈利。由于缺菌种、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举步维艰。(2)规模零星化。全县60余个种植户零星分布于各乡镇,依托黄瓜大乡市场优势,以四澧几个街道居多。各种植户大多以夫妻共同从事生产,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年龄都基本在50岁以上,从事食用菌栽培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后劲不足。户平生产传统品种平菇1.5万棒,年创纯利润10万元,存在着容易自足的心理,对产业没有长远规划。(3)品种单一化。平菇占整个生产规模的50%强,因其技术相对纯熟,产品成功率高,产业风险相对较小。而这种模式带来的弊端一是不利于品种更新;二是不利于培育产业集群;三是不利于市场调节;四是不利于消费引导。从而制约了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4)销售渠道一元化。由于产品规模不够,数量不稳,全县没有一家菇类产品深加工厂房。平菇、香菇、茶树菇等均以鲜销为主。一方面,遇到丰季扎堆上市,价格促销战时有发生,受市场波动下降,菇农增产不能增收,严重挫伤菇农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质量或价格优势不显著,周边常德、沙市的食用菌对我县鲜菇市场冲击明显。

3 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

3.1 缺乏雄厚的技术支撑

我县的食用菌生产经过90年代中期的鼎盛发展,近些年一直处于弱势发展位置,几经沉浮,发展的张公庙茶树菇基地、双孢蘑菇等种植都惨淡收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支撑乏力。政府统一号召发展生产是为民办实事的最直接体现,但食用菌生产是一个对技术要求相当高的产品,菌种选择、蒸料、施水、时间节点等环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菌丝大面积感染从而失败。

3.2 缺乏市场营销平台

我县目前的主要农贸市场是黄瓜大乡。从长远来看,黄瓜大乡只是一个零乱的集散市场,各品种瓜菜百花齐放,没有专门的销售区,既不利于批发商的挑选,也不利于瓜菜的保管。缺乏品种品尝区、鉴定区,市场功能仅限于交易。电商平台举步维艰,产品与平台缺乏有效对接。平台建起后,没有充足的产品供应;产品没有名平台向外展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有效通道。

3.3 缺乏深加工延伸

受地理环境、交通区位、加工原料等因素掣肘,全县没有一家食用菌深加工厂。一方面无法顺向承接各菇类的深加工,有力促进菌产品增值;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深加工基地,无法倒逼产业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不利于产业提质升级。

3.4 缺乏工厂化栽培模式

工厂化栽培可有效控制温湿光气,是保证食用菌生产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目前我县主要以传统栽培模式为主,一个简易塑料棚或钢构大棚铺上遮阳网,虽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温保湿作用,但在通风条件、温湿度上却无法自如设定。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给力,极有可能让菌棒生产的关键环节遭遇滑铁卢。而工厂化栽培采用智能控制,能提供较均匀的出菇环境,从而大大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 对澧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强化食用菌知识宣传

一是指导性地确定适宜我县种植和消费的品种。通过走访、交谈,适宜我县种植的有平菇、香菇、羊肚菌、竹荪、木耳等品种,这几个品种在我县具有较久的栽培历史,且适合本地温湿条件,具有较成熟的技术支撑,也是受消费者追捧的大宗品种。二是提高食用菌的媒体上镜率。通过拍摄宣传短片和新闻在澧县电视台播放;印制食用菌各菇品栽培技术要点及食用菌菜谱;依托卫生系统健教宣传;举办食用菌品鉴会;参加品牌推介会、旅游商品评选会、蔬菜节等;到幼儿园开展送课堂进校园;在《澧州全媒》等微信平台广泛宣传,让“一荤一素一菌”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掀起本土市场的消费热潮。

4.2 着力培育本土技术团队

一是与科研院所联姻,培育产业带头人。选取有头脑、肯思考、能吃苦、有经验、敢创新的种植户作为产业带头人,给予相应政策扶持,让其成为整个产业的先行者、领路人,逐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而逐步夯实我县的食用菌生产、研究技术团队。二是加强技术管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外地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大师在蒸料消毒、接种、走菌丝、转色(香菇)等关键环节现場驻地指导、视频远程授课,保证每个环节技术到位。三是多管齐下抓好培训。利用协会、合作社组织会员(社员)定期举办培训班或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渠道,增强菇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重点加强示范园建设

一是培育或转型一个工厂化栽培基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种植优势已不复存在,代之以生产效率高、温湿环境好的工厂化栽培模式。将季节性生产转为周年化运作,让自然环境的温湿影响降为零,从而促进产品提质增效。二是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园。以现有基地为基础,培育成熟1-2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基地,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加入种植行列。充分发挥食用菌合作社、协会的作用。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前单打鼓独划船的局面将被抱团取暖取而代之,合作社、协会便是应时而生的产物。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基地生产出半成品菌棒,以协会或合作社为龙头,使各种植户间做到“统一供棒、统一培管、统一技术、统一销售”,从而达到技术共享,价格保障,带动产业的发展。三是依托园区发展休闲产业。以园区为基础,将食用菌种植与乡村休闲观光游结合,打造集餐饮、观光、休闲、采摘于一处的食用菌产业园,园区设立“亲子采摘区”、“亲子游乐区”、“文化宣传区”、“品鉴体验区”、“ 规模种植区”等,深度挖掘食用菌旅游资源,开发多元化蘑菇类玩具、食品和生活用品,延伸产业链条,以食用菌产业撬动其它配套产业,形成综合服务体,提高菌类产品附加值。

4.4 拓宽菌产品消化渠道

一是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结合当前蔬菜交易市场建设3-5个食用菌交易专店,对店铺给予一定补贴,解决食用菌冷链销售端不健全的问题;鼓励建设电商平台,年交易额在1万元以上的,每个平台补贴一定资金。二是促进菌产品加工企业落户。食用菌产品成熟到一定规模后,单一鲜菇销售渠道显然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产量,建立一家菌产品加工企业势在必行。菌类从属于蔬菜类,因此,菌类可与蔬菜加工企业捆绑建设,增设菌类加工生产线。

参考文献

[1]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百科网、易菇网.

[2]《食用菌市场》杂志、《中国食用菌》杂志等.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议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