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借景抒情”教学实录

2019-03-23闫玏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寄语明信片抒情

闫玏

师:听到我们班运动会得第一名的消息,你会说什么?

生:喔耶,我们赢了!

师:上海正在召开进博会,走在灯光璀璨,风光旖旎的黄浦江边,你会发出什么感叹?

生:哇,好美!

师:这种感慨,是什么抒情方式?

生:语言抒情

生:直接抒情。

师:对,我们把内心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这种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可是我们中国人有种抒情的习惯,更喜欢含蓄、委婉、蕴藉地抒情,叫间接抒情。借助景物来抒情就是间接抒情的一种。这和直接抒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里包含一个动词,是什么?

生(部分):借。

师:对。借助和我们情感有关系的景物去表达情感,是为了怎样的抒情?

生:含蓄地抒情。

一、回顾学过的古诗,感受借景抒情

(回顾唐代王维的《杂诗(其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师:《杂诗(其二)》借助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生:1:借助寒梅抒发了思乡之情。

师:杜甫《月夜忆舍弟》又是借助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生1:借助明月来表达思乡之情。

师:从小学的《静夜思》,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亮成了古代诗人寄托思念表达相思之情的特定景物。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又是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情呢?

生1:借青青的“柳色”表达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离别之情。

师:“柳”,是什么的谐音?“柳者,留也!”早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后,“柳”就成了古人送别友人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特定景物。从刚才我们温习的古人三首诗歌之中,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我们的古人喜欢借用景物来抒发情感,用特定的景物来抒发特定的情感?

二、选一选,为明信片选择合适的景物

教师呈现任务情境:

某同学出国上学即将离校,班主任老师请同学们亲手绘制一张明信片,届时老师挑选其中最好的几份作为礼物寄给该同学作为纪念。请同学们从景物的选择、景物的绘制、含蓄的寄语三个方面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我们要分三个步骤完成这个绘制明信片的任务:(板书)选景、绘景和寄语。朝夕相处的同窗分离在即,此时的你会有些怎样的心情?

生1:悲伤不舍的心情。

生2:还想和他生活在一起,留恋之情。

生3:还可以是一种祝福,希望他在国外能学习、生活得更好。

师:这里的情感,可能还有回忆、留恋、祝福,离别的忧伤,未来美好的祝愿,再次相见的期许。我们按小组,领一份心情,会选择什么景物?

(学生分四个小组讨论,四份情感:回忆;不舍;祝愿;期许。交流。)

组1:秋天凋零的枯叶,孤零零的一个人,秋叶可以再生,我们和朋友以后还可再见。

师:既有难舍的忧伤,也有期许之情。一种景物可以寄托相关联的情感。

组2:我们选择的是银杏树,学校曾经举办过一次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在银杏树叶上写“和平”的活动。这是我们经历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回忆。

师:银杏树是你们曾经经历的往事的回忆,是一种景物载体。

组3:我们组选择松柏,因为松柏常青,友谊常在。朋友走的时候松柏是绿的,回来的时候也是绿的,证明我们的友谊也不变。

组4:我们选择了蝴蝶。毛毛虫小的时候很不起眼,等它长大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好看,希望这位出国的同学,未来能越来越美好。

三、画一画,为明信片绘制美丽的景物

师:好,在刚刚的这个环节同学们都选到能表达内心情感的恰当的景物。接下去,你会怎么描绘这个景物呢?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它?什么形状?什么状态?除了主体景物,还要画什么呢?

生:背景。

生:数量。

师:好。描绘景物时可以考虑得很多,我们不妨从形状、数量、颜色这三个方面入手来描绘。小组讨论下。

生:一只蝴蝶,五彩缤纷的,在采蜜,寓意未来生活甜甜蜜蜜。

生:一堆松树,22棵松树,翠绿色,体现我们永恒不变的心意和青春。

生:银杏叶,金色,因为是回忆,暖色调;数量是两片;形态,金色中泛青,在空中飘荡,浪漫的感觉。

生:秋风中,一棵大树,22片梧桐叶,上面那片梧桐叶代表那位同学。

师:在用语言绘制景物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景物颜色、数量、形态等方面的描繪使情感的表达较先前理由阐述时更细腻、深邃了。下面请看李白的《送友人》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片段,看看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屏显李白《送友人》、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师:你看,李白《送友人》里“横、白、绕、孤、浮、落、班”等词,作者的情感蕴含其中。你再看鲁迅笔下的景物,“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黄蜂、轻捷”等等,充分把作者的好感和美好记忆体现出来了。感情不一定需要直接表达,借景抒情也能把情感表达出来。对于景物,作家们从不是客观地描写,而是蕴含了他们丰富的情感。

四、写一写,寄语里满含你深深的情谊

师:我们接下去写寄语。怎样的语言形式能够使得情感表达更感人至深的呢?

(屏显鲁迅《社戏》、刘成章《安塞腰鼓》)

师:《社戏》中写山是怎么写的?

生:完全写出了山的形态。

师:刚才同学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我请同学们来关注语言形式。

师:《社戏》中的句子是一个长句,它只有一个中心词,只不过用了很多形容词去形容它。而刘成章《安塞腰鼓》中间有一组短句。长句表达情感比较深邃绵长,短句表达的情感就比较激烈明快。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李清照《声声慢》和《迢迢牵牛星》。第一首用7个叠词写出了李清照愁苦一生的悲凉心绪;第二首,“皎皎”“札札”,叠词不仅能够摹声,还能摹色,表达的感情更充分、真切。此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大家都会背诵吧?请大家齐声背诵。(生背)这首诗对仗语句匀称,有节奏感,增强了表达的效果。老师刚刚给大家举了三个例子,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感受,语言形式的不同对表达情感程度的区别。当然可能还有更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里只是老师想到的三个方面的例子。

(屏显寄语样例见P19页活动2呈现样例)

师:第一首通过十个景物名词的堆砌没有写一个“秋”字,却把“断肠人”思乡的情感写得是肝肠寸断。第二首,通过“蓝天”“白云”“大海”“小溪”“原野”“小草”的对比,通过排比的句式,表达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敢于为自己的生命发声,在生命长河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接下来我给大家三分钟来写寄语。

(学生写,写后交流)

生:翠绿的颜色是我们青春的梦,常青的松柏是我们不变的心,燦烂的阳光是我们欢乐的笑。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愿你我再相见!

生:秋天还是那么凄凉,窗前的那片金黄色的梧桐叶,慢慢飘向远方……是啊,无论你身处何方,我们依旧等着你!

生:抬头一望,蝴蝶正飞去你离别的方向,希望蝴蝶能带去我的思念。

生:金色的叶子,金色的回忆,瑟瑟的秋风拂过那金色的杏树,两片金色的树叶在空中飞舞,格外耀眼,那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友谊,那是我们一起奋斗的美好时光。

师:在刚刚的环节中,大家所用的语言在语言形式上有了一些雕饰,如要呈现更深情的寄语,请大家还是要在语言形式上更多地琢磨和思考。今天带大家初步学习怎样借助景物含蓄而真切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希望大家能有一些启发和收获。现在请看课后作业:

(屏显)

课内已经尝试了明信片的制作,课后请同学们每人亲手完整绘制好明信片,届时老师挑选其中最好的几份作为礼物寄给该同学留念。注意要从景物的选择、景物的绘制、含蓄的寄语三个方面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成果展现:

寄语:

再一次走在那条樱花小径上,已不复当时伙伴们同游时的生机盎然。樱花瓣显得如此脆弱,风儿仅仅是吹拂过,瓣儿却是纷纷落下。

回忆起那时是走在这条小径上,站在路的尽头,回首向后望去,眼前是两排浓密的樱花树,嫩粉的花就像一张张同学无邪的笑颜。深褐的枝干就像你一样,虽离开了我们,但也要一直保持坚毅的 精神。

你是花,我们是叶,我们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美好的未来将由你自己创造!

(上海市浦模实验学校;201208)

专家点评:胡根林 朱建军

近年来,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对任务情境写作情有独钟,不少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在写作教学中探究真实的“写作任务”,并形成写作教学的另一种有意义的形态。同时,写作教学的这种探究,也带来了另一种变化:教师从个体学习者的身份开始转向合作学习者,从一个学校的语文老师,转向多个学校的语文教师共同探究写作教学。于是,人们发现,写作教学变成了语文教师共同学习与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尽管如此,教师们发现,要想设计出有效的真实“写作任务”,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上面的这个课例,在某种程度上,对解决我们实践中的很多困惑,有一定借鉴 意义。

一、从阅读中选择与理解有意义的写作任务

我们知道,借景抒情是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的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方式,而借景抒情的最高标准往往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也是“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之意了。因而,情景交融的作品,自然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这节课展示了学生曾经学过的三首唐诗——两首王维的诗,一首杜甫的诗。这三首诗显然是“借景抒情”的典范。也就是说,诗人眼中的这些物——寒梅、明月与柳树,一经摄入笔端便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展现出它们的魅力,表达了特定的情感。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要想理解“借景抒情”,可以通过阅读;要想学会“借景抒情”,可以通过阅读来选择有意义的写作任务。

二、设置任务情境,调动学生写作动机

本节课设置的任务情境是完成明信片的制作。依托这个写作任务完成来实现借景抒情的学习。这个明信片制作分三个步骤完成:选景、绘景和寄语。这三个步骤依次使用了相应的策略,我 们看:

“选景”策略:小组讨论;

“绘景”策略:小组讨论;

“寄语”策略:例文展示,学习语言形式。

从明信片制作的任务来看,这三个步骤及其使用的策略,均是合宜的,能够促成学生完成任务。这表现在:写作对象是班里到转学离校的同学,临别赠言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小知识分子应该学会的事件;图文并茂也是一种极为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作品,的确也不错。

三、为写作而阅读,形成读写结合的综合效应

这节课,分层引用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有力地促成了学生的写作。我们知道,为写作而阅读,与单纯的阅读不是一回事。为写作而阅读,学生会重新思考阅读的意义,这不仅促使学生认真阅读,也从阅读中获得了自己写作的材料。比如,王维的《杂诗(其二)》,他显然描摹了一个朋友在故乡时的一个有趣场景:靠在窗前,欣赏梅花。因此,他就问:“梅花开放了吗?”他的朋友回答与否,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问题早已在这句话中隐含了——王维关心家乡的所有变化和人事。那么,我们学生的写作,也完全可以写出这样有趣的场景,然后,配上有趣的图画,明信片就显得情趣盎 然了。

上述是这个课例精彩的地方,但也有些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讨。比如明信片制作和寄语写作,基本属于实用类文本写作,不太像想象类文本写作。明信片制作,对于“借景抒情”的要求可能也不那么强烈,其主要追求的恐怕在于想得妙,写得巧,甚至可以是:想得奇,写得妙。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首先,设置的任务情境,要真正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动机。本节课的任务情境,虽说也可能是真实的情境——一个同学要转学离校——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可能并不见得特别有效,他们可能有更为复杂的想法,是不是必然会写“寄语”,值得推敲。

其次,要有文本展示策略。但这些文本的阅读必须有效,就是要从用的角度研究透文本,用足文本,不轻言放弃。客观上说,这节课选择了很多“文本”,但聚焦不够,因而对写作明信片寄语没有形成直接影响。

最后,这节课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开头导入的部分,需要斟酌。比如,该部分师生之间的对话,也就是“借景抒情”概念理解,完全可以单刀直入,不需要弄什么花样:

师:这种感慨,是什么抒情方式?

生1:语言抒情

生2:直接抒情。

教师的提问有点奇怪——如果没有课堂的情境,学生几乎难以回答老师的提问。与其让学生猜,不如直接提出“借景抒情”这一议题为好。

猜你喜欢

寄语明信片抒情
制作明信片
寄语
特约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
春 日
明信片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神奇的明信片
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