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实施策略探索
——基于人工智能领域

2019-03-22江佳玲何迪舒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领域人工智能

江佳玲,何迪舒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

我国经济发展的逐年上升,使得社会生产制造业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制造业各领域。人工智能是一门集研究、开发并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我国诸如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以及其他高校开设了部分相关专业教程,但以上学院及专业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表明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高等级教育尚未完善,但面对人工智能此朝阳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崛起,等待发展不如跟上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基础人才匮乏问题在众多专业市场中普遍存在,差别在于缺口大小问题。在高新领域要有大的进步,除了需要顶尖人才之外,基础及中级人才才是推动行业整体上升的重要环节,因此普通高校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的普及尤为重要。

1.2 研究意义

了解公众对人工智能科技的看法,通过构建合理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对话平台弥补现有人工智能领域通识的不足,为有意学习更系统化知识的群体提供就业条件。

探索在普通高校中设立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并得到相应水平的基础技能培训方案,以寻求在校大学生及应届大学生与社会开放性平台及人工智能公司的岗位对接,实现高新专业的就业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对策与措施,以期对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教育行业在普通高校中发展方式提供学理论证。

2 研究的目标与创新点

2.1 研究目标

(1)有效填补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行业人才培养的空缺。

(2)提供可选择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向,为高校提供相关人工智能知识技能教育。

(3)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与高校合作做准备,搭建线上线下教学实践平台,为高校中资质优良、已通过对应企业提供的课程及课程考核的学生提供短期 (寒暑假)的实习单位。

(4)促进公众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了解,拓宽人工智能技术在公众中的传播渠道。

2.2 研究创新点

(1)研究主题的创新:望与中小企业及社会开放性平台在该行业中基础人才发展难题中实现双向互利。以“人工智能+线上课程考核线下岗位”方式突破传统教育限制。

(2)研究视角的创新:实地调研探访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从招聘者的角度分析人才匮乏原因,了解公众对于该行业基础水平门槛的偏见,为人工智能领域技能通识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3 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权威学者等已对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层面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并制定教育方针。

(2)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进行扩散。

(3)探索高校如何整合教育资源进行跨学科建设,为该朝阳产业提供大量人才的渠道。

但目前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面临以下几种问题。

(1)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科技自立已箭在弦上,科技背后就是教育,我们尚缺高效教育方式。

(2)人工智能教育的数据储备量不足,基础理论支撑薄弱,使教学模式、资源跟不上时代和市场步伐,使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紧缺,难以满足国家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及水平步入世界高层次水平的目标。

(3)普通高校在高新行业中培训人才经验薄弱,无法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相关的就业指导。

(4)高校中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重心无法大量地从传统的标准化教育转化为个性化教育(识别问题、逻辑推理、意义构建等)。

据了解,该行业人才紧缺压力已大面积分散到各企业中,针对此现状,三家公司均有相应的对策,但效果未达预期。

在此陈述各公司招揽及培养人才手段:易瞳科技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设置相关课程,将开源设备产品供多伦多大学作研究开发,与教授合作开设MR相关课程。异方科技与武汉大学合作,招聘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及实习生。柴火造物中心x.factory与华东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设置相应的师范专业,提供人工智能领域教育资源并与深圳市教育局合作,在中小学中开设创客课程、举办创客比赛。

4 对策与建议

公众对于人工智能行业呈支持但不了解态度,整体发展氛围朝向良好。需要解决的就是让有兴趣或者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普通高校中得到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能力。因此高校要敢于设置相关课程,企业要敢于分享知识。我们所提出的企业提供“互联网+线上教育及考核线下岗位”方式就是一种有效、新颖的解决方式。这将缓解高校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为计划从事该行业的学生并通过考核的学生提供了相关企业岗位的短期培训,跳出传统教育方式限制。

普高应持开放且谨慎的态度与企业合作,提供人工智能行业的就业指导,从基础层面中为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突破,作为普通高校学生,应具备可发展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人工智能行业需要高学历高知识学者更需要大批有质量的实践能力者,为此这种 “互联网+”的学习方式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更多空间,因为高校培养应用与基础理论交叉性人才是大部分企业的生存根源。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联系合作企业并提供线上课程及考核,以高实用性为目标,着力于讲解实际操作,对于资质优良课程考核通过的学生,提供企业实习岗位。

(2)高校细化现有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课程,整合教育资源,给有意愿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的学生进行系统化、基础化的理论指导及相关学习培训,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3)高校之间有机联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常沟通、常学习、常更新,对于相互认可的合作企业培养的人才进行互通资格认证,使普高学生只要有能力就处处可去。

(4)加强校园宣传,鼓励学生大胆发展而不是简单“向钱看”,对这些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5)拓宽大众对于人工智能领域了解渠道,进行通识教育,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打下夯实基础和营造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领域人工智能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下一幕,人工智能!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