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生态因子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

2019-03-22顾家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圈职业院校因子

顾家乐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教育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生态学是利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教育规律,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职业教育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从吴鼎福的《教育生态学》,到任凯、白燕的《教育生态学》,再到,范国睿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教育生态学》,奠定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但却很少有学者以实际应用角度,围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来具体分析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1 教育生态学

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Ashby,E.)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我国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有学者开始介绍国外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概况。到80年代中期,虽然有学者不时地翻译国外教育生态学相关研究成果,但未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90年,吴鼎福与诸文蔚合作出版了第一部教育生态学专著《教育生态学》,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生态学研究正式起步。作者在书中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的平衡与失衡,以及生态的检测与评估方法等理论与观点。吴鼎福提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相互关系”。1992任凯、白燕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他们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生态系统。任凯、白燕等提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之后,社会上围绕教育生态的研究基本上以吴鼎福的关系论与任凯、白燕的系统论展开研究。

2 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2.1 职业教育生态位分析

生态位是生态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基础,简单描述就是一个生物在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教育在人类社会生态圈中承担着培养人的功能,职业教育更注重职业性与实操性,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它与其他的教育类型共同组成了大教育生态圈。

对职业院校而言,找准生态位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学校才能凝练特色、发挥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生态位法则,在生态圈中的任何生物只有唯一一个合适的生态位,只有找准其生态位,才能获取其生存所需的资源,确定其空间地位。教育部公布的统计信息,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中职学校1.03万所,高职学校1 400所;2019年2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至2022年将有一大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本科。在当前高考生源逐年下降,普职比逐年提高的背景下,各职业院校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当前情况下,必须以政府统筹重新对区域内职业院校重构生态位,形成错位竞争又相互补充的良性生态发展模式。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改革深入,职业教育的改革应该深入到专业、师资、设备等,做到资源统筹协调,教学分层渐进,升学融合贯穿。

2.2 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生态因子分析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优劣在于这个生态系统是否能保持动态平衡。在一个成熟的生态体系中,生态过程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各个组成要素都在进行相互作用,从而维持其体系的动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局部或整体上的生态平衡失调。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转是不断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职业教育生态平衡的评判标准,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必将导致教育大生态圈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生态圈的失衡,引起连锁反应。根据以上分析,该文将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来分析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及关键因子。

我们以学校为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体界限,可以划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生态圈。宏观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主要由学员、学校、企业、主办方、社会环境五个生态因子构成。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高职扩招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未来高职学员还将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招录。我们将学员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种群的变化将对现有生态圈的平衡造成冲击,必须通过其他几个生态因子的动态调整来维护平衡。学校、企业、主办方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从学员视角看它们是一个共同体,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与组合状态是维护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平衡最重要因素。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产出主要是服务经济建设,尤其是区域地方经济建设,所以主办方、企业、学校三个生态因子是需要不断地适应与调整。文化环境对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人们的价值观、职业观对职业教育生态系统造成了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现象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在招生、待遇、地位等方面都无法与普通本科生一视同仁,造成社会“工匠型”人才的大量缺失。根据麦可思公司公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就业率92.1%;本科毕业生月收入4 77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3 860元;本科毕业生6个月内离职率为23%、高职高专毕业6个月内离职率为42%。待遇的不平衡、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缺乏职业归属感,据调研职业院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职业生涯缺少认识与规划,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微观生态系统 (内部生态系统),主要由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课程、制度文化五个因子构成。在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中有两个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比例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这两个指标可以理解为具备一线工程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操作性教学学时的时长。从而可以看出教师因子强调的特性是“企业化”,课程因子强调的特性也是“企业化”。教学条件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中同时也对教学条件设了评价指标,分别为生均实践教学场所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在实际操作中各职业学院强调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教学设备与企业设备一致,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文化,教学条件与制度文化两个生态因子的特性同样指向 “企业化”。从微观系统中各因子的作用及联系来看,企业和学校是一个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师资及教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教育价值共同体。

3 职业教育核心生态因子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不管是宏观生态系统还是微观生态系统,生态因子企业在维持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融合程度标示着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各省市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频发,改革力度不断加强,正因为是我国职业教育生态系统还处于进化与寻找平衡的过程中。

我们将校企合作看作职业教育的生态边缘,根据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原理,处于边缘效应的种族与群体应该会更多、更活跃,但事实上职业教育的生态边缘效应却相反。一直以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需要政府在办学模式、税收政策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可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政策,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深入应用教育生态学有关生态平衡与失调、迁移与迁移规则、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等规律,科学的规划与调整各生态因子与它们之前的关系,由外向内调适高职教育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将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实现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圈职业院校因子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新区制造生态圈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