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态度改变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探析

2019-03-2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者态度政治

田 露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74)

1 态度改变理论概要

1.1 态度改变理论简介

态度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态度问题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态度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态度改变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在态度研究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简言之,态度改变理论就是基于态度研究,对如何改变个体态度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涵盖多个理论成果,主要有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1.2 态度改变理论相关内容

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把说服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他认为说服过程是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沟通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传达者事先预设的方向转变的过程[1]。在这一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即传达者、沟通的对象、沟通的信息和周围的情景,具有实证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构成要素有着相似性和互通性。这一理论体系在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形式主要有一面之词与两面之词,对态度改变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持有的不同认知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对立状态是一种认知失调,他所提到的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态度、思想、信念和认知行为[1]。若不同的认知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人的心理会产生诸如不愉快、痛苦等情绪,会造成人的认知失调,因此人们就会想办法去权衡不同认知失调的状况,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调整认知失调的有力途径是实现态度改变,主要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全新认知三种方式。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强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作用,促进个人态度发生改变,有利于实现认知平衡。

1.3 态度改变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使之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在态度改变理论的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改变教育对象旧的、不正确的态度,使之形成新的、正确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的活动,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和态度改变理论的过程和构成要素具有类似性,二者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方法、社会环境这四个要素与态度改变理论中传达者、沟通信息、态度主体和周围环境这四个要素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 态度改变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机械重复性

研究表明有机体对于任何刺激的接受程度不是无限度的,即使是施加带有满足感的刺激。当施加的刺激量超过了最佳水平时,刺激所带来的满足会转化为伤害,因此有机体就会产生逃避刺激的行为。若将一种刺激单一地、机械地反复施加给有机体,其效果最终会呈现出倒U型曲线分布,人们会改变之前的态度从而转向不同的态度。

我国的德育内容伴随着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战线较长,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机械重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德育教育在内容上具有重复性,形式上呈现同一性。当代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已进行初步的学习和掌握,若他们在大学课堂中再次在同样的教育形式中去学习相同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同时,由于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中也能够运用相同的知识点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因此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虽然重复性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不断重复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战线较长,因此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容易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于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2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方向单一性

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表明,不同的教育内容对人的态度转变和教育的实效性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内容形式,一种是只有积极教育内容的一面,即一面之词,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教育对象,为其提供一面之词的教育内容,教育效果比较好;另一种是既有积极教育内容的一面,也有消极教育内容的一面,即两面之词,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教育对象,为其提供两面之词的教育内容,教育效果更好。同时,相较于教育者直接提供教育内容的结论性信息,采取抛砖引玉的教学方式提供内容的材料信息,能够更好地激发教育对象的自我思考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实现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和教育内容的内化。

在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育者单一地给学生传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一面之词的信息,而对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很少提及,学生成为一面之词的教育信息的被动接收者,缺乏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来说,不能产生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更易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想要试图探究教育者设法“防”和“堵”的禁区。同时,未进入社会历练的大学生缺乏社会辨别能力和自我免疫能力,比较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煽动和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影响,部分教育者采取单向灌输结论性的教育内容,不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正反两方面教育内容的辨别和思考,易造成大学生机械识记知识内容,不能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3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负面外部性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表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强制性和外部性的因素,更易影响个体因内部因素驱动而产生的行为,产生一种“过度理由效应”[2]。社会心理学家德西以大学生群体作为被试对象,用其感兴趣的智力测试题做对照实验。实验的第一阶段,两组被试者参与解题,均不给奖励;第二阶段,实验组若完成一道测试题,便获得金钱作为奖励,对照组不提供奖励;第三阶段,两组被试对象处于自由休息时间,观察两组对解题的兴趣变化。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实验组有奖励时努力解题,在休息时明显失去解题兴趣。由于金钱的外部因素影响,实验组由最初对测试题本身感兴趣的态度,转变成为获取金钱来解题的态度,形成了过度理由效应。

高校在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大都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用学分和分数来评判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理论素养和个人优秀程度。这种考核方式在多数学科中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教学,带有较强的负面外部性。部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单纯是为了获得考试分数,完成课程任务,达到学分要求,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忽视了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个体内在需要的重要作用,未能很好地把学习内容与学生个体需求相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大学生更加关注其工具性的价值,而忽视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没有很好地用以指导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实效性。

3 态度改变理论视阈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和针对性

心理学家西尔斯与弗里曼研究发现,新颖性的期望会增加沟通的吸引力,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3]。针对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机械重复性的问题,我们运用这种心理效应,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具有新鲜元素的教育内容,呈现具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创新教育内容,探索多元模式,使教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现实,将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真实的大学生生活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

认真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完善思政课的教材体系,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成长成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教育内容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者应当正确理解其内涵意蕴,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不同教育对象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即使是年龄相仿的大学生群体,也存在着民族、地区、专业等不同特征,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实际,从不同的思想状况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和区分,实现分类指导。

3.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批判性和双向性

态度改变理论表明,一个接收正反两方面信息的人相较于只接收正面信息的人来说,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人的防御能力随着反面信息的增强而增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方向单一性问题应用这一心理效应,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反面思想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4]。

教育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完全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封禁起来,应该增强学生对两种不同思想的对比和辨别,在批判负面内容的过程中加深对正面内容的了解和认同,从正反两方面内容的辩驳中深化对正面内容的理解。同时,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错误的认识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防止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积极地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心理状况,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采取针对式教学,避免单一的结论式灌输;学生之间要增强双向互动,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加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了解和认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 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本体性和引导性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负面外部性这一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时、适量的减少教育方式的外在条件,有效地克服教育体制的外在约束性所带来的“过度理由效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大学生真实的内在需求和主体需要。高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上,不能仅仅以分数和学分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单项评价与统一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大学生学习的过度理由,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目的由外在理由转向内在诉求,实现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

同时,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实现和主体需要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和加强管理,避免大学生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方向,实现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引导性二者的有机统一,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教育者态度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