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心理学与和谐社区建设

2019-03-22

关键词:心理学居民社区

康 晶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社区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人与其社区、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采用跨学科特别是行动研究方法,在社区的多重层面通过与社区成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学科合作性的研究与行动,研究预防心理行为问题以及促进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探索和发掘个体与社区的潜力。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与社区的协同发展。

根据中共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阶段。中国社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有效探索。在中国社区建设日益繁荣和发展且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社区问题,那就是中国社区建设中人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发展的中国社区建设需要处理的正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社会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社区心理学对于构建更加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社区心理学与中国社区建设之间的联系

(一)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必然结果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社区环境与人的关系、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想解决就只有依靠一种心理上的认知,而仅仅靠物质文明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社区心理学正是对于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它研究的正是在中国社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社区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它更加关注的是社区语境中的个体,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

(二)社区心理学和中国社区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社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与中国社区建设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社区心理学以生态学为视角,把人放在社区环境中理解及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人与社区共同发展。社区心理学是社区建设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社区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社区心理的问题。解决群体在环境变迁中存在的种种不适,通过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及时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外在的环境,对于社区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环境主体的人通过所获得的支持,能够产生一种自然抵御外界环境对自己不利的威胁,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适应能力,作为环境主体的人来说,能够实现对于不良环境的驾驭,不断地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相处。

(三)促进社区能力建设

社区心理学能够有力地促进社区能力建设。社区能力建设就是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区环境。以生态视角看,社区能力建设即为解决当前和未来的问题,和建设更好的社区所做的为增加当地社区资源而进行的努力[1]。建设社区能力可以在社区环境的背景下从多个角度、多个生态水平来进行解读。它包括增加社区组织能力和在社区水平上提高能力。

增强社区能力建设,是实际问题的需要,是社区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城区建设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风貌。加速中国的社区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主要方面,是中国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有力途径。

二、加快中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型:体制结构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变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中国社会的转型反映着社会层面的诸多领域,不仅仅包括国民生活的质量,还有国民生活的态度和价值情感问题,是这些问题的反映和折射。社会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国民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社会的进步体现。中国社会的转型为中国的社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这是中国的社区建设之所以能够繁荣的原因之一。因此说,中国社区建设与中国社会的转型是紧密相连的,社会转型是推进中国社区建设的关键要素。

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引起的社会动荡,增加了社会成员的不适应感和不满意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处境、身心状况。这一时期,部分社会成员面临下岗、再就业、单位改制、退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住房等一系列问题,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问题,还有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失衡是这一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积极地适应社会应该是我们顺应社会发展的正面应对。在寻求解决的路径中,发挥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和缓冲作用,是一条可行、可操作的途径。

(二)适应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这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下实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2]。社区化的建设实现了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这能够将大家有效的集中到一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题。另外,对于社区化建设来说,多发生在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城市,这也是经济建设和社区发展相结合、相适应的结果。

三、从社区心理学角度出发给中国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地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社区居民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管理体制和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都反映了一个最为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人与环境的问题。传统的临床心理学视角从个体角度出发,需要从更广泛的生态学视角,把人放到环境中去理解。这种环境是多层次的,应从多层次、多组织的视角把人放到他所隶属的多层次系统中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即我们要重视他所在的家庭、单位、社区、社团、乡镇、城市、地区、文化、种族等多层次地研究,力求社区的革新和改变,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增进社区的进步。因此说,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努力为处理好环境和人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索,努力为促进社区居民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提供公共性的交流平台,让社区的居民在社区的生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收获健康和愉悦的心态,不断地实现心灵的成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从事一切的经济社会活动[3]。

(二)促进居民参与,联结个体与社区

对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一个社区环境与居民长期融合、不断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性的,对于社区的生态环境来说,要努力打造优质的生存环境来满足居民越来越多的要求。但前提是个人对于社区的融入,对身为社区一分子的自觉,社区意识的提高和与社区共命运的责任[4]。这就需要个体对于社区的融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组建居民代表委员会,参与社区事务,提出意见改革等措施提高社区感[5]。联结个体与社区,不断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理性地改造外界环境,而不能只是一味地受到环境的改造或者对于社区环境恶意地毁坏,只有实现人对于社区环境的合理、理性的建构,才能够实现人与社区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注意人与社区的协同发展

实现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更好的发展和改变,就要不断地进行个人与社区的调和,实现个人和社区生活彼此相互融入的和谐状态。个人对于社区生活的掌控、促进和改变,是建立在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生活的完全尊重之上,只有首先做到对于社区环境的融入、认可和责任感,才能够有可能实现居民对于社区生活的共命运共发展的愿望[6]。因此可以说,社区个人的生活是基础,在这个范围内不断地进行扩大,逐步地深入,就能够实现对于社区生活的更好参与和改变[7]。这是一种高层次社区心理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所在。对于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中的居民来说,不断地进行与环境的融入和共同发展,是最起码的生活本能的再现,也是实现高层次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四、加快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

(一)加快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中国社区建设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社区的建设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加快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社区,进行有效的社区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加快社区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结合当地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联系可能对于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的综合因素进行考虑,还要和当地居民的特有文化特点和生活特点、心理因素进行讨论,不断地实现社区心理的研究,使得社区居民能够不断地从事各样的生活活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区的不断发展。

(二)加速中国社区的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速社区的文化建设,就要首先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原始的文化公共事业的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在社区的文化建设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文化的需求力度[9]。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扭转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作体制,实现社区文化的产业化特点,才能够实现社区文化的蓬勃发展,实现社区居民的安居乐业。可以以城市社区文化项目作为市场运作的主线和突破口,发展社区文化产业,例如可以通过棋牌室、健身房等文化项目振兴社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还能够促进社区的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还有一个较为长远的思路,那就是可以实现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建设,例如图书室、阅览室与棋牌室齐头并进,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断地对社区的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实现社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关注社区弱势群体的心理需要

现阶段中国社区问题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青少年群体和女性群体这几个群体中。这几大群体是社区生活的主力群体,同时也是弱势群体[10]。社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不可回避地要解决这几大群体的问题,同时,正因为中国现实国情,决定了社区心理学在这几大领域大有可为并能建构出一套适于本土的社区心理学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与模式。无论是对于社区青少年问题,还是对于社区老年人问题,或者是社区女性问题,我们都有了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基础。我们相信在此基础上,将使得我国的社区工作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健康。但是我们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探索精神,争取在理论创新上做到更多的突破,以指导我们的社区心理工作。由此实现我国社区工作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文明建设。

中国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社区心理学的指导,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提高社区感,处理好重点对象群体的问题,才能够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社区。加快对于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中国社区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地丰富中国社区建设的内容,让中国社区建设更具美好的前景,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学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