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控理念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探索

2019-03-21周今华高世奇

船舶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学院考核

周今华,高世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本质是在社会发展变革的趋势下,学校将管理的重心从职能部门下移至二级学院,给予二级学院一定的自主权,使二级学院成为自我管理的办学主体,提高管理效能,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规则制度保障[1]。高职院校贯彻执行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五个要素,强化和规范高职院校经济与业务活动管理,提高学校风险防范能力,有利于二级学院建设与发展。本文意在将内控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用内控理念探索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新模式。

1 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现状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或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或是建校时间较短,对于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管理缺少实践经验,二级学院管理的理念和观念落后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内部行政化倾向明显,诸多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制度建设进度缓慢,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学校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重要因素。在已经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高职院校中,很多院校缺少顶层设计,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考不全面,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二级学院管理的特点和优势,学校缺少保障二级学院管理有效运行的相关制度。有的二级学院在管理过程中缺少自主管理人、财、物的权限,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甚至很多工作没有制度可依[2]。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的健康发展。

1.2 监管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高职院校实施二级学院管理的强大优势,积极准备并开始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机制,而且高度重视二级学院的自我发展,给予二级学院很大的自主管理权限,但忽略了对二级学院的监管,更多的是依靠二级学院的自我约束,导致二级学院的发展不完善。相反,这些管理权限的下放,却导致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工作协调不畅,一定程度地出现了权责划分不清晰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将二级学院的权责划分上升到制度层面,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学校现状的二级学院管理监管机制,没有体现出二级学院管理的优势,大大地削弱了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1.3 考核体系不科学

构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科学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关乎建立二级学院和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更是保障二级学院之间竞争发展的重要抓手。一些高职院校建立二级学院管理机制后,没有制订与之对应的、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或者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全面,考核过程不公正、不高效,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地反映工作实际。高职院校考核体系的缺失,将使二级学院逐渐失去与同类院校的竞争力,进而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进程;高职院校考核体系的不科学,使高职院校失去准确评价二级学院的指标,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可见,高职院校考核体系的缺位或者不科学,都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运行。

2 内控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优势

2.1 通过内控建设,完善相关制度

虽然,内部控制建设是加强教育经费监管的重要举措,属于经济活动领域,但是它成熟的建设体系和先进的治理理念对于二级学院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可将学校的发展战略、治学理念、管理要求融入学校治理中,在内控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内部控制等制度体系,完善学校以《章程》为统领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手册》等,为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2.2 通过内控建设,理清监督责权

监督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的建设,内控体系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监督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内控体系先进成熟的监督机制,结合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具体实际特点,通过内控体系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措施,进一步理清学校的监督责任和权力,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二级学院的具体工作,用内控体系建设的思想和方法,疏通自上而下的监督渠道[3]。

2.3 通过内控建设,构建评价体系

内控体系之所以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事业单位,关键在于其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具体工作。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同样需要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等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从而指导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为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保障。

3 内控理念下构建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路径

3.1 建立完善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体系

高职院校构建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体系,是建立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机制的基础。借鉴内控体系建设思维和运行模式,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理清和明确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权责界限,让双方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相对独立地行使权力、承担责任,通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二级学院管理的权责划分清楚,并将二级学院管理中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权力和责任写入制度中;同时,根据高职院校行政、教务、财务、人事、学生等的业务范围和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根据二级学院建设需要,进一步精简行政管理机构,简化行政办事流程,减省审批链条,构建起科学、合理、规范、符合学校具体实际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体系。

3.2 建立有效的二级学院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二级学院管理监督机制,关键在于梳理好高职院校和二级学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明确双方监督与被监督的定位,从而建立自上而下、运行有效、管理规范的二级学院管理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建设中高职院校是监督主体,为二级学院制订目标,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等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监督,职能部门按照其职能进一步细化权力分配,为高职院校对二级学院的监督提供业务支持,保障高职院校对二级学院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借助于全面推进民主监督等其他多种形式的监督方式,结合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监督工作实际,将其引入高职院校监督管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保障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

3.3 建立科学的二级学院管理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业务内容及职权范围,注重考核评价指标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切实保障考核评价指标能得以实施,并保证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有效运转[4]。另外,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和后勤工作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的“接口”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准确把握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从业务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能够真实地评价二级学院,有效地激励和惩罚二级学院,进而保证二级学院各项工作和谐、高效的开展。

总之,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实际出发,将内控理念有效地植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的具体实际中,充分利用内控理念的成熟经验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相关制度,理清高职院校的监督责权以及构建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破解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和考核体系不科学等现实问题。在内控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借助建立完善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体系、有效的二级学院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的二级学院管理评价标准等方式方法,必将建立科学合理的二级学院管理机制,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学院考核
初等教育学院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内部考核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