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景观设计与施工探讨

2019-03-21王擎宇

绿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河滨廊道河道

王擎宇

(北京市朝阳区水文站,北京 100018 )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两岸低级次产业聚集,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市政管线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缺失,造成河道严重污染,备受媒体和群众关注,被形容为“牛奶河”。近年来,人们对水系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对河流的景观要求也日益提高,围绕水系展开的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数不胜数。有些亦成为河道景观的典范,如韩国的清溪川等。河道与景观的结合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憩的场所,甚至影响城市的旅游和周边的经济发展[1]。

2 项目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

萧太后河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南部,原为辽代开凿的运河,属凉水河支流,是连接中心城区和首都副中心的重要排水通道,是朝阳的母亲河。据记载,公元988年由辽代萧太后主持开挖,始于辽南京城东南的迎春门[2](现西城区半步桥、平原里一带),比通惠河早300多年。“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有“铜帮铁底运粮河”之称[3]。

如今,萧太后河前端已成为城市排水暗涵,明渠始于朝阳区西大望路,途径南磨房、十八里店、垡头、豆各庄、黑庄户,进入通州境内,汇入凉水河,朝阳段全长12.4 km。

萧太后河一度成为区域环境治理的心头痛。在市领导关心和指导下,朝阳区区委区政府贯彻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下定决心,攻坚克难,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环境,为城市副中心输送一河清水。

2.2 场地及制约条件

项目河道两岸以居住用地和农业用地为主,其中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大望路与武集路之间及马家湾北岸,其余以农田保护用地为主。河道与东四环、东五环、京津高速等多条城市主干道相交,交通非常便利。场地部分区域现状植被较好,马家湾处水面相对开阔,滨水景观视野较好。

沿线街乡按照统一要求,全线两侧规划蓝线外50 m范围内非住宅全部拆迁,有条件适当放宽,形成带状廊道。现状河道淤积严重,驳岸均为硬质驳岸。水生态方面,河流污染严重,水质恶臭、垃圾成堆;且河流水源单一,水量不足,流动性差;河道生态系统不完整,自净能力差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景观基础服务设施较差,提供给市民休闲活动的场地较少;有的公园设施年久失修,缺乏文化内涵及场地趣味性,并且未能利用场地优势,周边居民与河道渐渐失去了联系。

2.3 设计理念及原则

项目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综合性、协调性、自然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生态治河经验,进行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科学治理。打造“水清、岸绿、景美、蕴深”的景观河道。

植物种植遵循种植多样性原则、生态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点线面结合原则、景观多样化原则。采取保留场地原有高品质树木;适地适树,采用乡土树种;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变色叶树种,突出季相变化;综合考虑近期远期效果;复层种植,构建生态群落等措施,更好的打造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工程。

3 设计内容

项目区总面积5211亩,比颐和园多846亩,其中新增水面921亩,新增绿地4290亩;项目规划“1廊4区22景点”,为首都新增一处别具特色园林风景区,实现“水清、岸绿、景美、蕴深”总体目标,为老百姓营造休闲环境如图1。

设计强调规划地块的整体性,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衔接和统一,形成一个道路通畅、公共绿化带连续、景观和谐、公共设施齐全的完整而又统一的系统。通过地形塑造、绿化种植、广场园路铺装等设计元素为市民提供生态、休闲、文化服务的城市公园。水清、岸绿、景美、蕴深,带动旅游业,提升周边用地价值,加快萧太后河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综合性发展。

萧太后河系综合治理和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项目设计共分为4段,分别是运河怀古段、古都溢彩段、马家湾之忆段、田园鱼跃段。在设计灵感创意上,以萧太后历史传说故事为轴线,结合整体设计语言采用比较简洁、韵律的直线布局,铺装与绿地相互穿插。主要设计内容有:廊架、船形雕塑、帆船雕塑、景墙、整石跌水、景观水池、景观置石、台阶看台、亲水汀步、磨盘小品、亲水踏步以及景观水池、休憩广场等设计内容[4]。

植物种植设计中,萧太后河道两岸以植物造景为特色,沿岸结合常绿树加入特色风景林,选择低成本维护的宿根花卉布置花岛、花带,创建恢弘大气的古都风貌,打造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多彩水岸。新增扩拆绿地通过大型景观地形塑造,配以大片林木的种植,打造大尺度、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景观环境。

图1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总平面

4 滨河景观施工与设计问题的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水利项目与景观项目相结合,这需要园林工程师具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专业了解。同时在滨河景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这将会对未来其他同类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下面就以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景观工程为例,分析内容如下。

4.1 水务部门主导的园林景观优劣势

如今随着治河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景观治理也伴随河道治理一并实施,水利部门也担当起园林景观项目的把控者,那么其中不乏有其优势和劣势。笔者通过在此项目的经验总结了如下优劣势。

(1)优势。对水利的规划较为完善,更好的设置防洪标准、蓄滞洪区,并利用规划的徐滞洪区形成较大的水面,增加景观效果。同时,对河两岸建设的功能更为合理,增加巡河道路的设计。减少因设计不当造成的审批不合格等因素。

(2)劣势。因专业上的差异,甲方主观上对部分景观的实施和设计的部分细节不够了解,需要时间磨合。好在甲方的学习能力极强,并聘请专业的景观专业人员,基本弥补这一劣势。

4.2 前期考虑不足产生的工程变更

实际的方案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场地需要考虑的因素,甚至设计方案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很多设计师无法完全理解这一场地需求。纸上谈兵,造成后期大量的工程变更,虽然考虑不足是目前景观设计的通病,但作为一个景观工程师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全面的考虑项目,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变更。

4.3 配套设施的协调考虑

现如今随着建设项目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景观的功能性也逐步提高,好的景观不仅是风景秀丽的,更应该是服务于人的。配套设施的考虑就必不可少。这里的配套设施就不仅是指基础的厕所、垃圾桶、座椅等设施,还有慢性步道、骑行系统、夜景照明、文化体系建设等等。设计者在考虑的时候应该更全方位、更高标准、更人性化的考虑。以此满足周边居民对景观的要求。

4.4 时间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工程为政府主导,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项目。因程序问题时间因素成为限制因素之一,而政府投资项目对资金也是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时间和经济因素的制约下,更对我们的设计者、现场配合以及施工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 结语

萧太后河的治理过程可谓是迅速的、难以想象的,从前期筹划、设计到施工完成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就使整个“牛奶河”大变样。本文以甲方视角,更好的看待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廊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在充分了解萧太后河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历史发展之后,提出了将萧太后河打造成休闲、游憩、观光的综合性河流,同时解决“牛奶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强烈,对新时代的滨水景观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水务部门主导的滨水景观项目也越来越多,从萧太后河滨水绿色文化休闲景观廊道项目中,我们总结经验,举一反三,把萧太后河的治水经验、景观建设经验更好的发展,运用到其他建设项目中去。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北京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河滨廊道河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从《春水》看上海这座移民城市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Apollo 13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克罗地亚萨瓦河河滨创意公共空间
首尔市丹川河滨改造方案
撮粮之术(下)
积极做好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与建设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