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发展及其对当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2019-03-20魏国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才观青年人中国共产党

□李 会 魏国方

一、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明中叶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施行,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终于,1840年的一声炮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梦中惊醒的先进中国人为了自己的家国强大,为了自己的人民幸福,前赴后继地踏上民族救亡图兴的道路。百年的摸索,百年的坎坷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带领中国人民百年之后第一次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统合“中国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归功于其先进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新条件下,认准形势,再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其后的共产党人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客观地历史地统一,从而引导中华民族在崛起之路上奋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才思想,在先进的人才思想指导下吸收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

在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人才工作当作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出了极具无产阶级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1958年,毛泽东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都必须重视,“红与专”是指一方面我党需要的人才要秉持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德才兼备;另一方面也要特别注意人才的政治性,专业技能突出和品行高尚之外,还要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坚定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的决心。解放前,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当时国内外斗争形势的具体特点,将人才的政治立场置于考量人才的突出位置。“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反映出,毛泽东同志坚持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分析革命斗争的具体情况,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从当时国内外形势出发,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人才观,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才全面发展和正确政治立场相统一的人才标准。在这一人才标准指导下,他提出了“四有”人才标准,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培育、人才选拔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的人才应是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坚定政治立场的统一,成为了我党的共识。

改革开放的决策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才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愈发显现,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准把握时代特征,解放思想,努力开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新境界,在20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素质教育的浪潮。在人才的培养、开发上,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从塑造人才的创新个性着手,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渴望新知,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和严谨学风。

胡锦涛同志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才观,在国家战略的层面确立人才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人才观,体现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迈上新台阶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只要拥有一定技能,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就是党和国家的人才,都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添砖加瓦,这一开放的人才观,对于拓宽人才观视野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习近平的人才观。习近平同志继承前辈共产党人关于人才观的理论,对中国古代人才观取其精华,结合“人才强国战略”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的青年人才思想。在多次讲话、批示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着重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许多有关人才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成才标准。“有理想”,就是广大青年要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要永远把共产主义信仰置于崇高地位,作为指引人生前进的最高理想。青年人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在融入祖国和民族的事业中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本领”就是要求青年一代珍惜韶华,敏于求知,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有本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青年一代的本领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速度。“有担当”是要求青年一代勇于担当,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作为自己的责任。青年人才蓬勃涌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前进,“中国梦”的进程才能不断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党努力从党史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在多个场合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要求的提出,正是坚持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才观,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指导性地位,坚持在中国具体实际中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产物。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对习近平关于人才的相关论述的总结,对于青年人努力成才,具有指导意义。

统合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发展,应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观始终将政治性置于突出地位,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理想追求;始终将“德”的要求置于优先地位,强调以德为先;始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青年人应如何在新时代成才

(一)坚定理想信念。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青年人大有可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连续四十年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广大青年要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失去了平台,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个人的才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等伟大成就,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青年人应提高自身的思想,努力学习政治知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衷心拥护爱戴中国共产党。青年人应当在生活中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在实践中取得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一定能够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青年人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

(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无德不立,成才必先成人,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将德放在考量一个人的优先地位,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考量,从创党之初就注重对党员道德品质的要求和约束,纵观党史,中国共产党拥有一大批道德品质高尚、作风正派的优秀党员。青年人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警示自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要努力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严于律己,时时刻刻向模范人物学习,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事业中去。

(三)全面发展个人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国与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人要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人工智能、VR等一系列新科技的出现淘汰了很多旧产业,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新兴产业,青年人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学习的道路上永远前进,这样才能保证不会被时代所淘汰。随着人类工具的不断进步,个人的工具性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人类发明的工具,人的发展再不能局限于某种功能,正如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说,“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事业中拥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人才观青年人中国共产党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我国企业人才观研究
——基于两期中国优秀雇主品牌企业的分析
龚自珍的人才观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