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审美视域下互联网对文学认知的影响

2019-03-20惠黎平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受众文学

惠黎平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认知。诞生自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文学,借助网络的力量,刷新了人们对于文学的认知。与传统文学单一、单向的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不同,网络文学在高新技术、商业资本和大量的受众群体审美加持下,结合音视频等多种文艺方式,发展成为一种庞大且支系繁多的文学类别。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网络文学却凭借着海量的作品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从最初的边缘化文学样式发展成为占据人们阅读及热议焦点的新的文学样式,刷新并改变了一系列对于文学的固有的观念。因互联网带动而衍生的一系列与网络文学相关产业链,如与网络文学相关的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体育、科技、教育、金融等领域,重构了当今的文化环境系统。文学不再是文字、书籍等的单一形式呈现,而是拓展并联合了许多领域,以新的面貌呈现。网络文学的出现,使我国传统文学观念受到新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文学评价系统已不能适应当今网络文学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中国网络文学受众的审美心理对我国文学新态势及文学观念转型与重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网络文学受众审美使文学参与群体交流立体化

“文学观念源于文学行为,而所谓文学行为,终究不过是时代中人社会生活和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网络行为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和行为的标志。那么,网络行为必然影响文学的观念。”网络使文学参与群体降低了准入门槛,其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不再禁锢于传统文学对于知识结构和文学思想限制,文学不再是针对少数群体的精神享受,而是开始走下传统的思想认识神坛,对所有群体开放的立体审美体验及交流的新的文学样式。

网络文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国人生存状态真实影像的审美折射,是技术与艺术的审美性统一,是新时期中国人生活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和交流方式的统一。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平台,键盘敲击即时呈现的图文音像文本不仅仅有文学的创作主体参与,也有文学的接受主体参与。双方或多方的互动改变了传统纸质媒介线形阅读的单向审美体验,受众群体的审美体验和信息反馈即时呈现,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并影响创作主体的文学创作。在多屏互动的技术支持下,读者也能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对所接收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时可以随写随停随改,接受主体接收文学信息时可以及时反馈及交流互动,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多方位的思想碰撞,推动了网络文学参与群体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换代。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受众审美通过各种数字移动终端在网络上各抒己见,打破时空限制,共同参与重构新的文学认知体系。

二、网络文学受众审美使文学呈现产业化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和主流文学样貌,网络文学便是互联网时代的代表。网络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被主流文学界所认可。直到2010年,移动阅读、网络文学影视剧、游戏及娱乐服务等一系列网络文学产业链多方位、井喷式文学新形象的呈现使网络文学占据了民众阅读的视野,迫使主流文艺界开始正视并重视这一新的文学样式。

现今我们对于网络文学的认知与研究,已不仅仅只是对文学文本及其自身文学思想的关注,而是包含了由网络文学衍生的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呈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关注。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不再仅仅只是文字的呈现,而是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作品产生网络精品IP流量热潮,改编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网络剧等等,网络文学不仅仅可读、可看、可玩,还可体验,大大地改观了受众的审美认知。与之同时,受众的审美也助推了网络文学相关的市场化经济产业链。

在我国当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网络文学的价值愈发凸显。在市场和资本的推动下,以网络文学受众的审美诉求为推手,网络文学通过与其他产业领域的联合及深入融合,实现文学新的产业升级。毋庸讳言,文学产业化不仅为原创网络文学提供了优质的技术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推动了相关文艺产业的发展,但产业化也给网络文学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胡编乱造、粗制滥造、抄袭成风等。资本驱动、技术宰制与粉丝至上等不良倾向严重损害了文学发展的内在自律性。网络文学毕竟属于精神文化范畴,网络文学作品内在的思想和文化价值才是其立世之本,如何协调网络文学的内在审美属性和市场裹挟下的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是事关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努力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时代新精神与网络文学参与主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网络文学相关产业链的优化组合,迎来文化产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助推国人文化观念的健康良性提升。

三、网络文学受众审美使文学进化可持续化

21世纪中国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方面,网络文学搭载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新快车,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心理传承基因。21世纪中国网络文学由最开始的自娱自乐到现在的蔚为壮观,由难等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到在当今文学界的挥斥方遒,把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和民间紧密联系的大众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互联网+”模式护持下,网络文学的持久生命力更加凸显。虽然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原理,然而网络文学不管是创作还是阅读,或是出版发行,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发生,其创作与呈现正在脱离传统文学媒介的思维和传播模式。网络文学由21世纪初的依附于网站贴吧等的少数个体带有强烈个人情感化的小型模块表达,发展到现今无时无地都存在着的全民各种智能化移动阅读;由最开始的网络网站文字发展到现今影音加持的图文并茂;由最开始的小众创作到现今浩浩荡荡的网络文学创作大军;由21世纪初简单的计算机呈现到现今渗透到民众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学一直在与时俱进,一直在进化中可持续化发展。

尽管在现实的文学创作中,大量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仍深陷市场导向下的受众需求指导,参与创作了大量同质化、同类化、反复化的类型作品,如2011年曾一度深受读者欢迎的“穿越题材宫廷剧”系列《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宫锁连城》等等,这在造就了观众审美疲劳,进而排斥同种题材剧,同时也造成了重复及过度投资的浪费,不利于其长期发展。然而,时代在进步,文学受众的审美诉求和审美架构在提升。尤其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都在大幅提升,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之后,必将向着更高的精神文化诉求迈进。网络文学作为目前文学市场的主流,其受众审美的诉求提升必将促进网络文学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习惯了不再简单地把网络文学看作单向的文学思想输出,而是多向立体化的思想碰撞;习惯了网络文学不仅仅是网络文学,而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多种产业链呈现;习惯了网络文学的多态新样貌,与时俱进与持续进化。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不断提升的国民素养和文学受众审美水平必将积极推动我国网络文学产业结构良性的升级调整,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受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网络文学的诞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