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视觉思维与视觉传达设计

2019-03-20陈鑫焦馨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逆向科学技术乡镇

陈鑫 焦馨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一、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一)创新多样化的思维模式

一般来说,可以将思维分为不同的类型,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视觉思维也可以进行分类,普遍的做法是将其分为三类,即:联想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在设计视觉传达作品时,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这三种思维能力,才能够设计出好的作品[1]。

首先,要培养联想性思维。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具备联系性思维,就能够拓宽自己的想象空间,甚至能够使想象空间达到没有局限的水平,天马行空,想象的事物也不具有局限性,素材的涉猎也能够保证足够广泛。设计者发挥联系思维,将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再对素材进行整理和运用,就能够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品。

其次,培养逆向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要求设计师能够从当前思维的对立面去思考和反思,对当前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以此实现自己的视觉信息的独特性。在固化的思维模式下,设计师的想象和灵感也很容易被固化,在设计时就会缺乏新意,不能设计出新颖的作品。从思维的对立面展开思维,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能够在普通的素材中发现其中的灵感,利用普通的素材设计出不普通的作品。举一个例子,在复印件使用非常频繁的现在,人们发挥逆向性思维,设计出了“反复印机”,这种机器能够将使用过的纸张通过反复印的方式还原为未使用的白纸。在人们思考如何设计更高效的复印件时,设计师从反面思考,设计出发复印机,既能够减少纸张的浪费,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最后,要培养发散性思维。设计师在设计视觉传达作品时最为常用的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能够将设计师的注意力和思考的范围尽可能的得到扩展,使设计师能够看到设计主题以外的其他要素,避免了设计师局限在一个狭隘的框框里,能够使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兼顾多种要素,满足多种需求。例如,在对某个以旅游景点作为支撑的乡镇进行宣传时,设计师发挥发散性思维,才能够为乡镇的宣传制订出完整的方案和设计,既对乡镇的景点进行介绍和宣传,也对乡镇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酒店、餐饮等企业进行介绍,在为其增加游客、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还有利于乡镇的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加大技术研发,强化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个领域都带去了便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更是少不了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现阶段,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没有发挥出技术对设计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将科学技术普及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就能够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启发思维,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三维技术的发展更加快速和成熟,强化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支撑,使设计师在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和创作灵感,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2]。

(三)创新视觉思维应坚持的原则

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繁琐复杂,因此,在创新时要坚持下列四条原则,保证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第一,要坚持重视视觉中心的原则。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对待素材和图像的收集,最为直观的反映在视觉感官上,自觉的搜索和设计主题有关的信息,对于自己认为无用的信息或者图像等就会忽略,以此来保存有用信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视觉认知。在设计作品时,人们会因为作品的不同而经历不同的视觉认知过程,在一个作品设计完成后就会开启另一个认知,视觉的流程就在一个个各自独立的视觉认知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第二,要把握好比例和尺度,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作品,要提升作品的质量就要重视作品的整体效果,把握好作品的比例和尺度,换句话说,就是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模式;第三,要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问题,了解不同的素材之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在色彩和图形的运用中,要看到各种要素的对立性和同一性;第四,要注重协调和整齐,可以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对称艺术进行传承和发扬,在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凸显对称和均衡,提升作品的整体性和协调性[3]。

二、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新时代新要求,这就使得视觉思维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保障视觉传达设计产业的持续发展。综上所述,设计师要培养多种的视觉思维,并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和人们的要求,促进视觉传达设计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逆向科学技术乡镇
逆向而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