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2019-03-20王艳欣段然全青岛黄海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融合政治思想

王艳欣 段然全 青岛黄海学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由该国家或者该地区的软实力来体现,而正能衡量软实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科技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有效融合的发展途径既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且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优势基础上,还能够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我们在看到二者的融合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还应该正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思想性、教育性、系统性以及实践性等原则不断深化融合过程,从而找寻二者之间有效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适应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深度的往复过程,这也就是说只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操作,才能够更加深入地发挥其内在的潜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持久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在于不断地创新,当然也正是因为时代感和历史感地双重交融,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持续地生命力。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国家发展地大环境提出地一种顺应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对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理论优势,将深度的思想内涵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

(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关键要素在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还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其关键意义还是在于对人才的培养,因为一旦失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都融入对“人”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从思想上对人的观念和认识形成一定的改变,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强调从实际应用的层面强化人的具体的能力,因此二者的融合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这也是成为实现育人的发展目标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基础就是关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发展路径中能够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当然对大学生开拓思维和提高对各方面的认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全国各个高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支撑,而且体系化的课程安排也为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发展依据。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对于全方位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样一来就应该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入手,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深度的融合渗透。

(二)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随着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也不甚乐观,而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教育理念方面入手,有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方式,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有效的方式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内涵,从而不断树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当然在实际应用层面也应该时刻注重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之后的岗位上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以自身的全方位的自身素养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式。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过程较游离

尽管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存在相对完整全面的体系,而且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显著,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已经有具体的呈现形式,两者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实际应用的案例。但是现实情况在于二者的融合缺乏相关深入研究,而且融合过程还相对而言比较游离,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二者的融合创作出更多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对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融合提供参考。

(二)融合方式单一化

教师单方面的思想灌输和学生的被动式接受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当然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也是采用单一地将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调动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难以提升大学生的全方位的素质。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以及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的机会,从而不利于高效率的课堂效果的呈现以及难以促进学生活跃的思维的形成。

(三)融合内容相脱节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很多高校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而缺乏对其本质内容的挖掘和深入,从而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定的认知。当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考核方式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体系化,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从思想上难以对其形成高度的重视。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发展的原则要求

(一)思想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兼并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遵循思想性原则,针对关键性问题必须时刻保持定力,严格区分好哪些融合准则能够变通,哪些坚决不得改变以及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等。当然,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两种教育模式的融合发展,从而对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一定的参考。

(二)教育性原则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二者的有效融合都必须围绕“教育”这一问题展开,从而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指导下以前瞻性的眼光把握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发展路径,从而有针对性的挖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内涵以及探索深度教育学习的规律。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在遵循教育性原则的基础上,最主要地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

(三)系统性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的有效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一个全新的复杂巨系统的形成,二者要成为一个全面深入的结合体。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效用,从而使系统各部分要素都能够有效地形成优势互补的特色,当然这就要求必须得突破两者之间的功能性的壁垒,从而使其集聚在一起超过简单加和所起到的影响。

(四)实践性原则

凡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变为现实的东西都是具有实践性的。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的融合往往从实践中来,但同时又深入到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要挖掘出其融合的理论关键点,同时还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找寻出实践性的东西,从而得出有效的融合结果。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

用理论思想指导实践操作,同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再反作用于理论知识的升华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全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决心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

(二)建设有效的体制机制

有效系统的体制机制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条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完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体制机制下才能有效地实施和形成,因此在现有的融合成果的条件下还应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中的各项细节事务,从而推动融合机制的良性反馈。

(三)提供完善的条件保障

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在现有的办学基础上不断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保障,从而在人员和场地等多种影响因素下为融合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措施和基础。学校应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以及加大对创新教育模式融合的经费支持,从而为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全面的交流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下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形式,尽管我们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融合过程较游离、融合方式单一化以及融合内容相脱节等诸多比较明显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融合的发展机制形成高度的重视和全新的认识,通过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建设有效的体制机制以及提供完善的条件保障等方式,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融合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思想与“剑”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融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