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新闻与纸质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

2019-03-20杨芳珠江商报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纸质职业道德伦理

杨芳 珠江商报

新闻伦理对新闻事业发展具有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纸质媒体时代,人们就高度重视新闻伦理建设,进入影像新闻时代以后,新闻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一、影像新闻伦理与纸质媒体新闻伦理的相关性

所谓影像新闻伦理,是指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兴起,传统的纸质媒体纷纷上网,相继建立新闻门户网站,纸质媒体进入读图时代以后,对采用摄影图片传播新闻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系统阐述。

现代传媒广泛采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新闻传播,这可以看作纸质媒体在影像时代的融合、延伸与发展。影像新闻的消息来源、传播渠道与纸质媒体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是为公众传播新闻消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所以,影像新闻和纸质媒体的新闻伦理存在逻辑的相关性与历史的承继性,影像新闻建设能够批判地吸收、借鉴与继承纸质媒体环境下有益的新闻伦理建设成果。例如,中宣部联合首都新闻单位共同制定的《记者守则》(试行草案)共十条,包括职业操守、新闻调查方法等内容,这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首部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再如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这是我国首个全国新闻工作者适用的统一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上述行为准则多数适用于影像新闻传播,可以直接应用于影像新闻伦理或在影像新闻伦理建设过程中予以借鉴。

二、影像新闻伦理与纸质媒体新闻伦理的差异

(一)约束对象不同

影像新闻伦理与纸质媒体新闻伦理所约束的行为主体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导致两种新闻伦理差异的重要原因。从事新闻传播的传统纸质媒体记者一般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其政治觉悟高、理论素养扎实、业务技能熟练。对他们来说,新闻的选择、采集、加工与传递是一种职业。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影像新闻媒体的主体构成要复杂得多,其主体构成包括如下几类:

一是新闻单位的从业人员,这里所指新闻单位,必须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建立。这些新闻单位往往有自己的新闻摄影部,依靠主办媒体部门的人、才、物资源从事影像新闻消息的传播活动。其人员来源一部分是主办媒体分离出来的,一部分是按程序选拔招聘的。所以,这些新闻传播主体是职业影像新闻传播者。

二是经国家允许登载图片业务的商业网站的工作人员。国家批准的新浪、网易、搜狐等商业网站可以在其门户网站转发图片或新闻业务,但只能转载纸质媒体及国家批准的新闻网站的相关新闻,不允许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从纸质媒体及国家批准的新闻网站的新闻中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重拟标题或删减内容(不可以修改或增加)、配发图片及配发评论。

三是泛化的影像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主体。由于现代媒体的互动性,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随时可能互换,普通人也可以就新闻热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成为影像新闻的传播者,这时就应当受到影像新闻伦理的约束。

(二)内涵要求不同

纸质媒体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职业新闻传播人员,如记者、编辑等,其新闻伦理内涵是职业新闻传播人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道德观念与品质、行为规范的总和,高度概括为一定社会阶段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职业道德体系应用于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般来说,伦理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及个人道德。纸质媒体环境中的伦理内涵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而影像新闻的伦理内涵则要广于纸质媒体,它还包括个人道德的内容。

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数码摄影器材进入寻常百姓家,个体用户也成为潜在的新闻传播主体,个人道德也是影像新闻伦理的组成内容。此外,公众广泛参与到媒体互动中,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媒体成为了公共领域,在此领域内怎样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怎样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公共秩序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所以,影像新闻行为主体的复杂化、多元化、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影像新闻的伦理内涵包括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及个人道德等多个层次的内容。

(三)构建路径不同

纸质媒体的伦理建设主要是新闻他律,辅以新闻自律,主要依据法律、政策等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与限制,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而影像新闻的伦理建设则在新闻他律建设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自律建设,原因是影像新闻涵盖了更多的社会公德与个人道德方面的内容,而仅仅依靠他律很难达到目的。所以,影像新闻伦理建设既要注重新闻他律建设,还要加强自律建设。

三、结语

综上,纸质媒体与现代媒体传播新闻消息都要接受外界监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影像新闻伦理在借鉴纸质媒体新闻伦理的同时,也应认识两者之间的不同,全方位加强影像新闻伦理建设,促进影像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纸质职业道德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