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9-03-20

广西城镇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城镇养老服务

●江苏:“见缝插绿”打造“公园城市”

8月27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全省公园绿地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据了解,江苏省城市公园总数达1089座,免费开放率达93%,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78%以上。

2019年4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省政府2019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将“新增便民型公园绿地100个”“完成老旧公园绿地改造提升30个”列入民生实事工作任务。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点布局和建设老城区绿化薄弱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服务圈建设,合理布局小而精、功能全的小游园、小绿地,着力形成大中小配置合理、布局均衡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截至2019年6月底,江苏省新增便民型公园绿地项目已完成施工的项目有20个;完成方案设计、正在施工且完成工程量50%以上的项目有59个;已完成设计方案、将进入施工阶段的项目有21个;老旧公园绿地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施工工程量50%以上的项目有31个。

●浙江:拉开“美丽城镇”建设大幕 力争实现千镇共美目标

9月6日,浙江省召开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3年前,浙江做出了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决策部署。3年来,浙江对全省1191个小城镇实施全域整治行动,通过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让小城镇环境短板、城镇功能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全面胜利,浙江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小城镇全面、全域环境整治的省份。

美丽城镇在原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体系建设上,都有具体指标要求。据介绍,美丽城镇不能简单理解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升级版,小城镇整治更侧重环境治理,是在“形”上做文章,美丽城镇则把视野从城镇内部放大到城镇作用上,更多的会在“魂”上做文章,打造城乡要素流动、资源切换的重要通道,从而构建起新型城乡关系。

会议提出将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以全省所有建制镇(不含城关镇)、乡、独立于城区的街道及若干规模特大村为主要对象,以建成区为重点,兼顾辖区全域,统筹推进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推进1000个左右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到2020年,在1000个左右小城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100个左右小城镇率先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到2022年,300个左右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其他小城镇达到美丽城镇基本要求。到2035年,美丽城镇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全面建成美丽城镇。

●贵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压缩至84项

日前,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正式出台,这将对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发挥引领作用,标志着贵州省改革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在审批事项清单方面,贵州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形成155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压缩46%,形成84项审批事项清单对外公布。

在审批流程图方面,按照4个阶段、4种项目类别制定《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示范文本》,经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议研究完善,最终形成“审批流程图”并印发实施。

为了指导督促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序快速推进,《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同步印发实施。

●山东:开展8个专项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山东省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针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开展8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人文品质。

据介绍,山东省将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细化为风貌特色、蓝绿空间、空气洁净、道路交通、生活服务、治理能力、安全运行、文明素质8个提升专项行动。

实施“15分钟活动圈”覆盖工程、改造提升居住环境、改进物业服务管理……这些生活服务设施的布局配套完善,是山东省围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开展的专项行动之一。另外,在道路交通建设管理畅通方面,山东省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加快发展公共交通等;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方面,突出安全空间布局、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确保设施运行安全等。

围绕提升环境品质,山东省将开展3个专项行动。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主要包括强化建设扬尘治理、全面治理露天烧烤、推进清洁取暖工程等5条措施;保护修复城市蓝绿空间方面,主要包括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强化供水节水管理等5条措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加快城市管理智慧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治理等5条措施。

山东省还将开展2个专项行动以提升城市人文品质。通过加快开展城市设计、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大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力度等6条措施塑造特色风貌;通过促进文明行为、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提升便民服务效率和服务窗口形象等4条措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四川:出实招让垃圾分类不流于形式

近日,《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引起了普遍关注。借鉴北京、上海等地成功经验,结合四川省实际,提出把生活垃圾分类,并通过网络微论坛的方式广泛宣讲。目前这一方案正在加紧完善中,将尽快推动实施。

同时,四川省正在加快完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指导各市(州)研究制定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系统梳理现有垃圾处理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同时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还将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对乱丢乱放乱投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四川省还加强宣传实现全员发动,特别是抓好垃圾分类学校教育,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以街道为单元开展示范片区建设。

●河南: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日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河南省污水处理开出一张“河南药方”。

《行动方案》要求,2019年,全省省辖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初见成效;其余县(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截污纳管、排污口整治任务。2020年,省辖市建成区全面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黑臭水体;其余县(市)基本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2021年年底,省辖市建成区污水主干管高水位、超水位运行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县级市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消除比例达7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效能显著提高。

《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污水管网排查和周期性检测制度。各城市应在2019年8月底前制订排水管网排查和检测方案,全面排查污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错接混接等基本情况及用户接入情况。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非市政污水管网排查工作,由设施权属单位或物业代管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建立排查机制。

此外,《行动方案》还要求健全排水管理长效机制,指出市政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应当依法规范接入管网,严禁雨污混接错接;严禁小区和单位内部雨污混接或错接到市政排水管网,严禁污水直排;新建居民小区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规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网的,不得交付使用;市政污水管网未覆盖的,应当依法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

金秀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公示名单显示,广西有两县入选,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其中之一。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全县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4.21%,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世界动物活化石“瑶山鳄蜥”和世界植物活化石“银杉”等多种珍稀动植物,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

目前,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发有7个国家A级景区、4个乡村旅游区、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个特色博物馆、21个广西传统村落,与4条旅游精品路线相互联通,构成“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的百里瑶寨风情画廊。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县接待国内外人数361.31万人次,同比增长21.56%,旅游总消费33.16亿元,同比增长27.0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711人次,同比增长24.92%,创外汇334.45万美元,同比增长18.27%。

据悉,此次认定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元,全国32个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已报送96家单位。未来,文化和旅游部将以这些示范区作为标杆,引领和启发更大规模的全域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北海入选国家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民政部和财政部8月28日确定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北海成功入选。

此次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的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共54个市(区),广西共有北海市、柳州市两个城市入选。根据民政部和财政部通知要求,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重在突出推广前三批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形成规模,扩大服务覆盖面。其试点工作包括“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试点工作机制,有效开展组织实施、跟踪指导、绩效考核等各项工作”“建立特殊和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制度”“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机制”等十大任务,以及不限十大任务的其他任务和领域。

据了解,近年来,北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发改、卫健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探索了公建民营、民办公助、“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运营方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养老服务格局,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目前,北海市有各类养老机构473家,养老床位5260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1所(已注册发证的有9家、备案登记的2家),可提供养老机构床位2600余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3个。

来宾将新增4条过境高速公路

在来宾市的6个县市区中,唯独忻城县没有通高速公路。从9月2日召开的来宾市境内高速公路路线走向协调会传出消息:未来数年内,来宾将新增4条过境高速公路,其中包括武宣至忻城高速公路。来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协调会上要求,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亲自协调,推动4条高速路路线方案落实。

新增的高速路为:武宣至忻城高速公路、来宾西绕城高速公路、武宣至平南高速公路、鹿寨至钦州港高速。4条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

在协调会上,设计单位对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进行了介绍,全体参会人员就线路走向、互通出口设置方案等问题发表了各自意见,为来宾境内的高速公路路线走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崇左市江州区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服务周活动

9月2日至8日,崇左市江州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服务周活动,发动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已领钥匙的搬迁户尽快到兴和家园安置小区入住。

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江州区完善易地扶贫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实现通水、通电、通煤气达到入住条件;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组织10多家企业提供工作岗位,对在江州区蔗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企业就业的安置点群众,还将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并积极帮助具有大中专学历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指导他们创业;对入住兴和家园的搬迁户适龄子女,除了享受国家教育政策外,江州区还给予一定的教育补助。

南宁建成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

日前,南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竣工,将于2019年11月上旬正式接收老人入住。该福利院采取医养结合和智能化养老方式,为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整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辐射周边区县、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型综合性养老机构。该项目属南宁市重大民生项目,也是财政部养老服务行业PPP示范项目。拥有2000张养老床位,其中200张床位承担着服务南宁市“三无老人”等弱势老年群体的“兜底任务”;另外1800张床位面向社会接收失能、失智老人和健康老人。

为实现医养结合,该项目将建设一所150张床位的老年病康复医院,并且配套高压氧舱。作为拥有4000多平方米场馆的老年社工服务机构,可为老人提供环境适应、心理支持、危机干预、关系调适、精神关怀、休闲娱乐等专业服务。依托专业老年社工服务团队开办老年大学,开展音乐、舞蹈、书画、棋牌、健康讲座等教学培训活动。同时,借助先进的智慧养老信息系统,老人接受的医疗检查、生活护理、社工活动以及每一天的饮食、运动、娱乐信息都将上传到平台终端,既保证老人得到系统和科学的服务,又便于养老机构提供更精准的服务。通过信息系统,子女还能够随时与老人进行沟通,了解父母一天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小城镇养老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养老之要在于“安”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