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莱水城绿化植物配置探析

2019-03-2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水城蓬莱紫薇

李 媛

蓬莱阁景区管理中心 山东 蓬莱 265600

蓬莱水城历史悠久,是目前为止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军港。由于历史变迁,水城之内小海两岸逐渐被居民占据,为了恢复蓬莱水城原貌,自2005年开始进行水城恢复,将原城内居民迁出,按照明代蓬莱水城形制,恢复了城墙、备倭都司府、三官庙、兵营、校场等建筑,并进行相应的园林绿化。恢复后的水城面积约25万平米,城内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小海水域面积约7万平米,绿地面积约10万平米。本文将重点对蓬莱水城绿化植物配置展开探讨分析。

1.自然条件

在进行蓬莱水城绿化设计之前,首先对其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1.1 气候条件

蓬莱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7℃,年平均日最高气温28.8℃,年平均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664mm,年平均日照量2826小时,年无霜期平均206天,相对湿度65%,年均风速5.2m/s,无洪水,不受台风影响。

1.2 地质条件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北部突出部分,地处渤海、黄海之滨,其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前冲洪积、丘陵剥蚀平地为主的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15-25m之间,市内的主要地层结构为强风化玄武岩层。

1.3 水文条件

蓬莱市地处胶东半岛北部,濒临黄、渤海。境内分布黄水河、平畅河、战山河、平山河等主要河流,市域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雨季防汛排涝畅通。

1.4 大气与水质

市区内大气质量为二级,大气环境良好。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

1.5 植物资源

蓬莱处于暖温带辽东—山东半岛落叶阔叶林区,现有木本植物54科217种,草本植物300种。蓬莱水城地处市域的滨海地带,自然植被类型中乔木类以赤松、黑松、国槐、刺槐、杨、柳、泡桐、加杨、白杨、法国梧桐、榆树等为主,灌木地被类以腊条、柳条、蔓荆子、北沙参、木贼、黑蒿、芦草、茅草、绊马、马唐等为主。

2.条件分析

2.1 不利条件

蓬莱水城内绿化用地多为原拆迁建筑用地,土壤较差,临海湾盐碱化重,受海雾影响较大。由于自然环境一般,加之人为活动影响,植物景观多样性较差,植物种类较单一,且覆盖率不高,地域植物特色不明显,针叶树偏多。原有绿化形式西化,植物修剪较重,与水城历史文化氛围有冲突。

2.2 有利条件

城墙恢复后,由于城墙的阻隔形成城内小气候,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恢复后会形成庭院小气候,为各种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条件,能丰富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独特,蓬莱属于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由于气候上受海洋的调节,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方高,所以许多亚热带成分可以分布到此。植物种类较丰富,这一区的维管植物总数大约为1800~2000种,占山东植物区系总数的80%以上。限制条件较少,建筑恢复与绿化同步进行更便于相互协调。

3.植物配置原则

因为蓬莱水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并且位于蓬莱阁景区之内,所以,在进行水城绿化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其生态性、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使恢复后的绿地在维持景区原有景观的完整性的同时,不削弱其文化价值,使景区更加完美。

3.1 生态原则

水城绿地具有多重功能,它具有历史文物保护、公共绿地、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和避灾绿地的功能。在规划上十分注重其复合型生态结构,利用天然要素地形、植物、水造景为主,强调三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创建复合型生态结构。植物群落达到乔、灌、草、地被、岸缘,构成完整的植物生态群落体系。

3.2 功能原则

以人为本,水城绿化既要保持和恢复历史文化氛围又要满足现代人们的文化活动与旅游发展的需求。所以,水城内绿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周到,游憩便利舒适,管理方便安全。

3.3 美学原则

蓬莱水城的植物配置,不同于现代城市公共绿地,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蓬莱水城的植物配置以古典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为主,重点放在自然美和人文意境上。以自然式种植为主体,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为对象,强调和突出天然要素的自然式结构,突出滨海景观,丰富植物景观,植物少修剪,不做模纹,少做图案,强调春花、夏荫、秋色、冬枝的季相变化美。在人文上深挖植物的文化内涵,用文化点题,做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4 经济原则

合理利用地域自然资源,植物材料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种植形式以自然式生态种植为主规则式为辅,少做矢量种植,尽量不修剪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既符合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又便于后期的管理和减少养护成本。

4.水城植物配置

水城绿化分为四种类型:保护绿地、游憩绿地、蔽荫绿地、庭院绿地等。

4.1 保护绿地

水城城墙的基础种植,主要功能是防卫,所以,不适合种植太多的高大乔木,丰富的植物种类,而是以简洁粗放的种植为主。城墙高8米,植物控制在3-5米,点缀高大乔木,以疏林草地为种植形式。主要树种为:国槐、龙柏、黄刺玫、玫瑰、竹子、珍珠梅、火炬树、黑松等,混交片植。

4.2 游憩绿地

该类绿地安排休息设施,供游人休息停留。在该绿地中除了安排桌椅外,植物配置上宜选择蔽荫植物。蓬莱的旅游季节主要集中在5-10月的夏秋季,季相设计以夏季为重点。主要植物配置上,乔木:国槐、银杏、杜仲;灌木:紫薇、木槿、石榴、月季、宿根花卉等。在面积较大的绿地内,为了增添植物情趣,适当添置了一些园林小品,如半埋的石块或立一块纹路奇特的泰山石。例如,在振扬门售票大厅的入园处,就立了一块泰山石,既起到增添林趣的效果,又起到障景作用,欲扬先抑,让游客无法将景观一览无余,平添好奇感,在绕过泰山石后看到远处蓬莱阁的美景,又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感。

4.3 蔽荫绿地

沿小海周边地区,主要以高大乔木为主,起到蔽荫美化环境作用。尤其是环小海道路的行道树,其功能是蔽荫和美化环境。路宽4米,主要种植高大乔木,其种植形式打破单一的线植、列植,而是错落有致,并且采取不同树种和不同树龄的种植方式种植。主要树种为:国槐、银杏、杜仲、榆树、千头椿、刺槐、白蜡等。该绿地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除了考虑蔽荫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景区的景观效果。所以,在一些路口节点位置,栽植了色彩鲜明的花灌木,如榆叶梅、紫薇、樱花、丁香、西府海棠等,栽植方式通常为孤植或丛植,或做对景,或作标志,既起到导游作用,又丰富园路景观,同时留出透景线,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并且可以由此远观蓬莱阁,形成独特的框景效果。

4.4 庭院绿地

庭院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水城绿化的重点,极具观赏价值和游览内容,除此之外还要与水城的历史氛围相协调,是重点美化的绿地。

为突出各庭院空间的文化特点和历史氛围,树木大小与庭院空间保持一致,植物少而精、树木枝态古而奇,植物选择上多为树形优美、体型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的树种。乔木为银杏、国槐、楸树、元宝枫、玉兰、二乔玉兰等;花灌木为丁香、石榴、紫薇、桂花、西府海棠、榆叶梅等;常绿树种为白皮松、华山松、黄杨等植物,并以紫藤、凌霄等藤本植物加强垂直绿化,起到衬托建筑,软化空间,渲染色彩,突出季相的作用。

例如,备倭都司府园林绿化基调树,乔木为国槐与楸树为主,因槐与楸树是黄河流域的乡土树种,《朱子语类》中有“国朝殿庭,唯植槐楸”槐、楸是高贵、文化的象征。灌木用紫薇,紫薇在中国古典园林备受青睐,其原因来自白居易“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该诗有两层含义,紫薇是夏季开花,与蓬莱的旅游旺季同。紫薇郎又称中书侍郎,是唐代的官名,是中书省长官,掌管机要、起草诏书,是朝廷极为重要的官职,使紫薇身价倍增,在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为了增加冬季植物景观,常绿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备倭都司府庭院中的常绿树种,选用白皮松、华山松等。白皮松因其“松骨苍”,树皮斑斓,极具沧桑厚重之美,与都司府的文化氛围相契合。

在进行庭院高大乔木配置时,不仅仅要考虑庭院内环境,还要考虑到庭院外的景象,例如备倭都司府的后花园,因为靠近蓬莱阁古建筑群,为了达到借景的目的,给游客创造优美的画中画效果,在进行高达乔木栽植时,尽量不遮挡远处的蓬莱阁。

5.结语

整个蓬莱水城绿化的植物配置,基调树以冬季为主,多选用黑松、龙柏、桧柏、黄杨、大叶女贞、石楠、海桐等常绿树种,使景区在冬季时不会显得过于凋敝;主景树以春、夏、秋季景观为主,以其花、叶、果体现出不同的季相,观花树种多选用迎春、榆叶梅、樱花、丁香、海棠、木槿、石榴、紫薇等,观果树种多选用金银木、石楠、火棘、贴梗海棠、栾树等,色叶树种多选用紫叶李、红枫、五角枫、三角枫、银杏、黄连木等。恢复后的水城绿化覆盖率达到75%,形成乔、灌、草比为6:3:1,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为3:7,针叶树与阔叶树之比为2:8的种植结构,大大提高了蓬莱水城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猜你喜欢

水城蓬莱紫薇
紫薇花
水城扬州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蓬莱迎曦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游紫薇洞
蓬莱凝翠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水城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