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

2019-03-19孙文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唱响长沙市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为晚清名臣曾国藩之曾孙女、中国第一个留洋女理科学士、著名教育家曾宝荪女士于1918年创办的艺芳女校,取陆机《文赋》中“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之意。现更名为长沙市实验中学。

学校以“忠、恕”为校训,要求师生“忠”以持己,“恕”以待人,形成了独特的“培养完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创立之时,群贤毕至,名流咸集。学校传承和发扬曾氏教育思想,以解放妇女、传承文明薪火、培育社会英才、造福桑梓、报效国家为使命,滋兰树蕙,桃李芬芳,早已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三湘名校。

教师简介

孙文斌,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湖南长沙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国培“北京师范大学长沙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教师。致力于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研究,参与撰写《高中作文双核教程》《阅读与构段谋篇》《阅读与识见提升》《阅读与语言表达》系列丛书。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和专业报刊。

下水作文

多高瞻远瞩 少急功近利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 孙文斌

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先生选读”课,起初门庭若市,随后则门可罗雀。个中原因“并非不喜欢钱先生的课”,而是“该课与高考无关。”

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令人啼笑皆非。过度的功利思想,会扭曲我们的学习观,扭曲受教育的本质。因此,我认为:漫漫人生路上,应多一些高瞻远瞩,少一些急功近利。

钱先生开设的“鲁迅先生选读”课可谓意义非凡。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重铸者。一个人,读了鲁迅,经受了鲁迅的拷问,会勇于自省,重塑自信。一个民族,多读鲁迅的作品,能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所以钱先生的课真不应该因其与高考无关而出现“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的状况。

再说,同学的“无关”乃是无用,其实,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老子认为:车轮的中空,陶器的中空,房屋的中空,形成了它们有用的价值。正是有了这个“无”,方才有了车子、坛子、房子的用处,“无用”才是大用。可惜有些人习惯性地将所遇到的一切人或事,划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眼下有用则宠之,无用则弃之。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这些现象表明功利主义已深入人们的骨髓里,这是很危险的。要知道,世间许多“大用”,都是从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中衍生出来的,“无用”之中常常隐藏着有用的潜质。

陈道明捏糖人、面人,做木工、裁缝,抄写《道德经》,正是几十年做这些“无用”之事,才成就他“中国最具贵族气质的男演员”的称号;乔布斯放弃了“有用”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s·Serif和Serif字体,当年的“无用”之举,让他在多年后设计苹果电脑时做出了“最美的字体”。的确,有很多人因做了很多当时看似无用的事,读了很多看似无用的书而成就大业。梁文道先生说得好:“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魏征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凸显了一种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赢得超高口碑。这种润物无声的熏陶,在某种意义上,不也是一种教育吗?

令人欣喜的是,“无关中考与高考”的戏曲正融入校园生活,戏曲在传艺、传神、传德等方面让我们的心灵多一份远见,少一些功利,这有利于提升我们民族自身的修养和境界,这一点值得我们点赞。不急功近利,自会硕茂实蕃。无论是“综艺清流”的热播,还是戏曲国粹进校园,都是在巩固民族之根本,培养民族之元神。一个人不急功近利,必定厚积薄发;一个民族不急功近利,必定民富国强。

人,唯有摆脱过度的功利心,多登高望远,方可远离绝对的利己,方可诗意地栖居。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詩经》,先民唱了,后人还在唱,唱响了两千多年。

街头流行歌曲,今年唱了,明年就忘了。

请展开思考和想象,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思无邪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 杨泉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两千多年前,相爱之人在风雨中携手而去的歌声仍唱响在耳边。“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女子似乎仍隔着江水与我们对望。《诗经》,穿过“芃芃其麦”的原野,越过“江之泳矣”的汉水,拂过“零露漙兮”的蔓草,一直唱响到如今。

是什么让它有这样穿透历史的能力,是什么让它身浸风尘却不损光华?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它的纯粹尚真让它永不褪色,它从人民心中唱出,所以它历久弥新。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是女子对心上人的笑嗔;“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是男子对爱人不逾的忠贞;“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则是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唱响的歌谣。《诗经》中只有纯粹的感情与真挚的心声,没有华丽辞藻的矫饰,因为质朴,更加动人。即使没有一篇是名家大作,但《诗经》中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声与真情,仍能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传唱千年。

与它截然相反的,则是当今每每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它们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广泛流传,也大多在极短的时间内褪去热度,归于寂寥。它们只有爆发力,而无生命力,盖因这些歌曲背后难以掩盖的,对金钱物质的追求,交错着暴力与爱情。没有精神的歌曲不会持久传唱,没有灵魂的歌曲不会深入人心。正如《诗经》中的每一株花草,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而流行歌曲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短暂得不能在人的心底留下半点痕迹。

《诗经》的传唱佐证了人们心底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对真情的追求,而流行歌曲的风靡则体现了现代人难以掩饰的浮躁与空虚。无论是被嘶吼的《死了都要爱》,还是被低泣的《香水有毒》,都反映了当代人们无处可居的灵魂,无处安放的内心。文化成为了金钱与物质的附庸,甚至被弃之如履,又怎么会流传下来深入人心的作品?被声嘶力吼地喊出的爱与求之不得,怎么比得上一句浅吟低唱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现代人应该撇去浮华的尘嚣,安定下躁郁的心。用无邪的思虑去品味,用无邪的心性去感受,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来替代“小呀小苹果”。

思无邪,以无邪之思,思一般无邪的记忆。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唱响长沙市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唱响我们的队歌
唱响长江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