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再出发,要去伪存真讲信用

2019-03-19张军红

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政府建设

张军红

2019年1月20日,由《经济》杂志社、上海元亨祥基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经国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基础建设投融资(PPP)研讨会”在京举行。

《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是分不开的。特别是PPP投融资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国有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运营效率,在维护项目建设运行的同时,通过社会化效益的实现为企业争取利润,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水平的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和示范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元亨祥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程芳也表示,元亨祥集团专注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投资建设,自2012年发展至今,在行业内知名度和业绩不断攀升。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工业化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房地产向大健康和文旅方向发展,元亨祥集团将继续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PPP是一种工具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亚洲开发银行PPP专家孙洁表示,自2013年PPP模式全面推广以来,虽然立项了很多项目,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差异,结果并不尽如人意。2018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个PPP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这说明我国对PPP模式的认识还不充分、不清晰。

他认为,PPP模式不能停留在过去项目融资的概念中,“很多人搞不清BOT、PPP的概念,到底什么是PPP?其实际上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强调的是管理功能。”在他看来,管理与融资的区别在于,融资是借钱办事,管理是借能力办事,通过别人来实现目标。“PPP模式也是这样,不是政府自己干,一定是通过社会资本方或者事业部门,来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

如何实现这一借力?孙洁表示,一定要把社会资本方逐利性这一内在动力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因此,“在PPP模式推广过程中,一定要设立一系列机制,这个机制如果设得好,项目就能达到政府预期的目标,反之就会变成空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曹富国也认为,PPP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高级工具,这种工具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选择这种工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将其所带来的“物有所值”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如果PPP能够带来更多的“物有所值”,其就具有正当性,而这个“值”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还要涉及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

在他看来,“昨天”的PPP与“今天”PPP的本质区别在于,“今天”的PPP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根据地,PPP本质上是要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为老百姓服务,PPP模式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仍要正确看待示范项目,一方面,作为推动大政策落地的有效工具,示范项目能够迅速形成经验、复制推广,但既然是示范项目,本身也包含着实验的意思,要允许出错,发现问题,调整之后,将更有利PPP模式的长期稳定发展。

PPP有利于化解下行压力

研讨会上,著名宏观经济和“三农”政策专家冯海发表示,就中国而言,PPP模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近年来该模式进入实践之后效果显著,为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渠道,针对这其中产生的问题,财政部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在进行调整规范。

在他看来,2019年PPP模式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一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如何化解这一压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一个重要手段”。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要加力提效,冯海发认为,所谓“加力”,是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这将为地方政府立项更多PPP项目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撑;而“提效”是指相应资金下拨速度要加快,与往年两会之后下拨不同,未来3年,中央财政向地方下拨相关资金的时间提前至1月份,这对PPP建设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也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进入PPP运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

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看来,我国资金投资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计划投资,即政府集中全社会资金搞建设;二是土地财政,尽管现在存在诸多非议,也不可持续,但的确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资金,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不断细化,对地方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三是PPP模式,目前我国大量资金蕴藏于家庭、社会、企业,需要把社会资金吸纳出来用于建设,这一模式顺应了新的体制变革,让企业和老百姓能够获得较好收益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能得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实现三赢。

肖金成认为,投资一定要精挑细选、选准区域,一是城市群中间城市,城市群中的大都市,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融资能力都非常强,围绕都市经济、都市周边都可以进行投资;二是经济带,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该地区交通发达,包含三大城市群,南通、芜湖、安庆、岳阳、宜昌、庐州等沿长江干流城市都有很大的潜力;三是未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可能不在城市群里,也不在经济带上,但是它腹地比较大,人口较多,基础设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自然投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建立健康的PPP生态圈

在香山智库理事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周凯波看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单纯依靠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PPP模式在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财政部PPP项目库资金总量已近12万亿。

然而,中国式PPP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环境,一是管理、技术和人才供给不足,存在设计不符合实际、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不擅长的领域、符合条件的技术性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二是存在高压反腐与复杂的政商关系,近年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腐败案件高发,与旧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关系十分密切,他认为,要改变不良的政商关系,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推进PPP模式的实际效果相关。三是地方信用环境和合作平台信用等级有所变化,随着投资负债率的高企,地方政府实际信用级别有所下降,对于信用欠佳的政府来说,启动PPP项目的难度相对较大。

他认为,PPP回归初心,去伪存真,是大势所趋,应建立健康的PPP生态圈,规范各参与方将诚信放在第一位,并结合国家和地方人事行政和财政的具体情况,精准认定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信用评价、合同履约能力、合同管理能力。PPP模式再出发,应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要妥善利用财政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加大对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保障融资平台公司正常融资需求;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本文图片由刘腾提供)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政府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