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平县生态有机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019-03-19黄庆裕

广西植保 2019年1期
关键词:昭平昭平县有机

黄庆裕

(广西昭平县农业局安监股 昭平县 546800)

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近年来,昭平县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山区生态资源,以有机茶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昭平县生态有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现简要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昭平县生态有机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发展生态有机产业的自然优势条件

昭平县国土面积3 273 km2,大部分区域属低中纬度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森林面积达27 193 ha,森林覆盖率高达85.5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居广西第二位,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雾浓,甘泉四溢,土壤肥沃,无霜期超过300 d,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理想区域。近年来,昭平县先后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中国有机茶之乡”等殊荣。

1.2昭平县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昭平县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昭平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昭平县有机产业发展扶持和奖励办法》《昭平县有机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关键控制点实施方案及控制措施》等相关政策和措施。在政策推动和扶持下,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成长起来,目前全县有7家企业种植基地和加工产品通过有机认证或转换认证,基地面积333.3 ha,主要作物和品种为茶叶、黑木耳和茶籽油,产量达760 t。正在申报有机认证的企业有6家,包括茶叶、肉牛、鱼、野生竹笋、香菇、中药材、野菜等近20个品种,产量约2 000 t,昭平县生态有机农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现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的申报工作。

1.2.1 昭平县有机茶产业发展概况

昭平县是广西茶叶生产大县,据统计,2017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2 800 ha,干毛茶产量10 200 t,产值10.85亿元,主要产品有绿茶和红茶,还有少量黑茶、白茶、石崖茶和六堡茶。2005年以来,昭平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有效融合了农业各要素资源,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茶叶为突破口,以打造有机茶品牌农业为抓手,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目标,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推进生态有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茶园面积6 800 ha,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33.3 ha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有207.3 ha茶园获得有机茶产地认证,产量达640 t。其中亿健茶业有限公司有机茶已通过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有机茶认证,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故乡茶业有限公司、象棋山茶业有限公司、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了国内有机茶产地和产品认证。

1.2.2 其他生态有机产业发展概况

在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的同时,还建立了有机食用菌、有机稻、有机蔬菜等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15年,昭平县天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有机食用菌生产基地和6.7 ha有机稻生产基地,亿健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了6.7 ha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昭平县天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昭平县天润仙回食用菌有限公司1 096.7 ha黑木耳生产基地取得有机食用菌产地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另外还有6家农业企业正在申报有机认证。

1.2.3 富硒农产品发展概况

2015年,将军红茶业有限公司实施20 ha富硒茶叶示范项目,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实施20 ha富硒大米示范。2017年结合实施清洁田园示范工程,在水稻、茶叶、黑木耳、黄花参农作物上开展了施用富硒叶面肥开发富硒产品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达到62 ha,其中黄姚姚江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富硒水稻20 ha,昭平县天润仙回食用菌有限公司富硒黑木耳25.3 ha,富硒黄花参10 ha。积极探索在不同作物、不同施用时间、不同施用浓度和不同施用次数对产品富硒含量的影响,发展富硒农产品,打造新的养生食品品牌。

2 有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牌效应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

昭平县有机产业市场建设相对滞后,专业营销机构和人员相对匮乏,销售不畅。昭平茶叶目前主要以“亿健”、“故乡”、“象棋山”、“将军峰”、“凝香翠”、“合水”等6个品牌上市销售,各自为政,品牌繁杂,没有形成高知名度的拳头“品牌”,效益不显,有机茶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2.2 农旅融合不足,有机产业链短

已建成的“南山茶海”、“故乡”茶博园等茶旅融合项目初具成效,但如何拓展有机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是仍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2.3 标准把握不严,生产行为欠规范

有机产品有其严格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任何化学投入品,制订有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以往的抽查中,发现个别企业没有农事生产行为档案,仅说自己没有使用任何化学投入品,与有机产品规范化生产要求相差甚远,乃至于极个别企业出现因发现生产规范达不到技术要求而被取消有机认证资格。

3 对策建议

3.1 理顺工作机制,培育有机品牌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带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发展定位,围绕“三农”树品牌、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充分利用昭平县生态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产业;整合政府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资源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宣传、科技培训、资金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产品推介等相关工作,协调配合推进生态有机农业发展。

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对接,进行标准化生产,共同推进有机产业发展,培育1~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开展生态有机农产品学术研讨,组织参加质量评比、农产品展销会活动等,不断提高昭平生态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培育有机品牌,带动生态有机农业发展。

3.2 狠抓基地建设,做强龙头企业

加大财政资金扶助,强化龙头企业的培育。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模式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政府在土地流转、农机补贴、建设用地、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发挥龙头企业龙头带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桥梁作用,带动基地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整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农业(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现代特色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和“茶叶标准园”等示范项目,创建农业标准园和生态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全县生态有机农业发展。

3.3 完善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体系

推行定点农资店制度,试点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追溯平台。研究制定《昭平县有机产业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化学投入品的销售、使用监管,严格杜绝化学投入品进入有机产业生产领域。

3.4 开展定点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测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搭建好可追溯系统,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试点工作开展。建立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和报告制度,建立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机制。

3.4 融合一二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

充分利用好“长寿之乡”这张国家名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有机产业纳进旅游业和养生养老业工作范畴,除在现有的黄姚古镇、温泉、有机茶园、桂江、原始森林等旅游景点外,将陆续推出“昭平三日有机休闲体验游”“昭平七日有机养生体验游”“有机养生,旅居养老”及“有机示范村(屯)”建设等项目,把每个景点建成集有机旅馆、有机餐饮、有机游乐、有机购物等综合休闲旅游有机养生养老聚集点,使游客在每个景点都有兴趣停留体验有机吃住玩乐与购物的休闲旅游乐趣。逐步把黄姚古镇建成中国生态有机休闲旅游体验区,把有独特理疗温泉的富罗镇建成中国有机养生养老第一镇,把养生养老纳入昭平有机产业范畴发展。建议加快成立中国(昭平)有机茶交易中心,吸引全国有机茶生产贸易商参与昭平有机产业开发。

猜你喜欢

昭平昭平县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基于GIS的昭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研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一分为二”:破解一次复合型函数问题
2017年高考三角热点考向预测
旅游达人
昭平县安监局全力抓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
两次求导 实现目标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