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偶然发生到广泛创作——从故障艺术看当代艺术发展

2019-03-19陈强

数码设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潮流当代艺术

陈强



从偶然发生到广泛创作——从故障艺术看当代艺术发展

陈强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故障艺术作为新媒体视觉设计实践中诞生的全新的设计风格代表,其发展历程彰显了当代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文章从故障艺术发展历程和新兴的故障设计艺术实践中分析当代故障艺术发展的动因,结合各类当代艺术流派风格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故障艺术等当代艺术潮流发展需求和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规划。

故障艺术;当代艺术潮流;视觉艺术

1 引言

自20 世纪 70 年代后,计算机图像处理、数字编辑、三维虚拟、等技术在影像艺术中的运用使得当代视觉艺术潮流呈现多样性,1990年以后,数字技术也开始成为流行,艺术家们挑战传统经典的架上绘画形式并运用各种技术在数码艺术作品的创作上,之后两类截然不同的创作形式同时在博物馆或画廊展览中交融碰撞。故障艺术作为这一时代下孵化的艺术成果,借互联网快速发展。

美国宇航员John Glenn在1962年执行太空任务中,由于信号图像传输中途错误而发现了故障画面,而故障风格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 1965 年,最初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磁铁干扰屏幕图像和声音而带来的“错误美”图像。在2002年在奥斯陆举行的Glitch研讨会和表演活动上,艺术家们就开始在更大范围内积极地将这种美学联系在一起,故障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全球多个城市展出。故障艺术进入学术讨论和真正的流行大概是在 2010 年芝加哥首届GLI成功举办以后[1]。但在中国,故障带来的美学流行具体体现在最近两年在视觉艺术上的突破,故障艺术从开始因故障问题而偶然性创作,到现在寻找各种故障软件去“有意为之”并被广泛创作,已经为视觉受众带来了狂热的视觉艺术先锋意识和时尚意识。现在,故障艺术已变为一种完整体系的、高度可识别的审美风格,依靠独特成像规律,形成独具视觉特点的画面和形式而受到大众的审美青睐。

2 当代故障艺术的视觉艺术表现

多种媒介和载体的故障被运用于故障艺术的创作之中。在载体的选择上,故障在流行电子音乐方面的普及或许最为人所知,逐步在图像、视频、电子软件和电子游戏甚至数据库上取得普及并不断影响着大众,更显著的是在广告视觉设计、街头文化宣传、时尚等日常视觉领域的涉猎以及各大电商平台的视觉传达设计上、快消品包装设计上。用户自定义的故障特效软件相继而出并为大众喜爱,Glitch Cam以及SLMMSK等软件都是能实时录制或者拍摄后台直接进行故障处理形成“信号干扰”效果的自拍型APP,给录制对象添加马赛克、像素化、等干扰性效果以带来不同的拍摄体验;在图片、视频后期编辑软件的开发上,color splash等软件对故障作品的制作是通过通道位移、时间特效、抖动、摇摆和粒子处理等艺术效果来达到后期图像故障的,特效滤镜对原始视频进行渲染和变形处理,过滤器模拟胶片相机故障,为平凡无奇的视频图像提供一个独特的气氛并产生突发奇想的画面。尽管用户制作的图像美感实际上可能只需要在创作使用的过程对“艺术家”的相机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抖音特效是典型的故障艺术在视频以及图像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国内故障艺术中普及度最高的成功案例,而故障特效正是依托着这相类似平台为国内大众接受和熟知,其带给视觉受众的图像特点在于图像以及颜色的失真、破碎、错位、变形等,带来感觉更多是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的时尚、炫酷、年轻、潮流、多变以及独特的失真,这种视觉特征也正呼应了抖音的产品定位。

图二 抖音故障特效滤镜对比分析(作者自绘)

3 故障艺术风格发展的动因:

3.1 故障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艺术发展的动因是个人思维的紊乱。传统的架上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思维承担作品全部的责任和控制权,而故障艺术中,控制设备的不可预测性是作品制作的关键方面,通过控制设备让这个小故障决定艺术作品的走向。故障艺术家主动追求破坏画面并利用这种破碎失真的美学原则进行视觉艺术创新,这无疑给故障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誉为“新媒体艺术之父”的白南准先生惯于用电视机表达艺术的形式,他创作了打开故障艺术大门的艺术作品《磁铁电视》——强力磁铁干扰电视以致屏幕出现变换莫测的故障画面。荷兰女艺术家Rosa Menkman作为故障艺术家、理论家和领军人物,不仅对故障艺术进行收集处理,也对故障艺术的艺术批评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在故障创作形式的多样化看,故障艺术家具有各自独特的设计因素。游戏工程师Jamie Fenton和Raul Zaritsky利用录像带技术制作了故障艺术短片《数字电视晚餐》;青年一代艺术家的睿智和敏感,使其对新的语境的接受和对新的观念的思考,形成当下我国艺术空前的繁荣[2]。Giacomo Carmagnola好于运用电脑技术将各类摄影作品进行二次结合,让二维平面与现实画面结合并产生创意的灵感等。视觉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成果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作用于其创造特性和思维过程,导致创作结果和表达方式呈多样性,这也形成了艺术的非同性。

3.2 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审美是艺术创造中最基本的特质,想象力是创造的能力,审美想象具有充分的创造性,使经验表象转化为审美意象[3]。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趋向繁荣,文化艺术也呈现多元格局,提供了视觉艺术创作发展的巨大平台。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是经过长达几千年的国民个体审美体验,在复杂国情、时代背景、宗教信仰和民族多样性等多种元素的共同催化下形成的多样化的审美标准。从世界艺术史上的各个特殊时期和各种艺术流派可以看出,一种审美的需求支撑着一种艺术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如今,人们处于一个信息过度、科技突飞猛进、技术繁杂、文化多元的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的时效性减弱,意味着将需要持续创造更多的视觉艺术风格去满足大众的需要,创造视觉的艺术家还是接受艺术成果的视觉受众都应主动或被动的不断的接受和期待更多与技术产生互动的机会和撞击出的火花。

3.3 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艺术是其日常社会生活互动关系的重要媒介并不断促进和改变社会生活。艺术的丰富性必然带来社会生活的丰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具有空前的多样性,极度的复杂多变性,多元共生以及更加平民化等鲜明特点[4],社会整体艺术修养也得以提高。科技上的进步,每每为艺术变革提供契机,故障艺术等当代艺术风潮在当代社会大多正是呈现科技风的表现形式,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应承了当代社会思潮特点。

3.4 当代艺术潮流的视觉艺术实践背景

在不断的艺术更新迭代的浪潮中,一些全新的设计风格在新媒体视觉设计实践中脱颖而出,例如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极简艺术等,他们迎合大众口味并易于被大众接受,但也有许多抽象不被大众偏爱或广泛应用的风格,例如观念主义和抽象主义。同一时代各风格特点与故障艺术类似却又迥异,共同彰显着当代艺术的特点和趋向,例如:像素艺术、孟菲斯艺术风格、故障艺术、赛博朋克、蒸汽波风格等。综合分析这几类新设计风格,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当代艺术潮流的视觉艺术多奔向于科幻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图三 部分当代艺术潮流的风格对比(作者自绘)

4 当代艺术潮流发展需求分析

4.1 寻找艺术形式和传统的转变

科技的更新迭代也带来了多样易变的大众审美,以至于维持一个艺术风格的寿命成为各派艺术家专注的问题,寻找新的艺术形式或传统形式的转变呈现很大的必要性。故障艺术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研究如何运用规律和找到艺术载体上,现在炫酷、潮流、年轻的故障风格也许也将进入历史的博物馆。紧随科技进步的步伐,采用正确的“保鲜”措施才能使艺术的寿命和文化一样长久。在艺术可获得方面,故障艺术归根究底只需使用艺术成果而对艺术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一款软件、一台电脑就能将作品创作进入故障艺术作品的范围内,这种“无门槛”艺术是否最终被肆意运用而呈现一种杂乱泛滥的场面也未可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艺术被要求能产生一种新的创作形式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作品技术和手段的未来感是任何载体都能承担的,不断思考去回归图像意义本身,反思图像视觉创新的产生方式和结构、运用科学技术与人的行为的联系才是关键所在,例如将故障艺术从平面视觉转化为二维、三维作品甚至扩展到四维空间,将时间的参与、观者的感知等因素囊括在内。

4.2 积极塑造艺术运动的方向

积极塑造未来艺术的方向很有可能使这一时期成为历史书中重要的艺术阶段。这并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更是每个社会参与者个人、城市、乃至社会共同塑造的结果。从平面视觉开始,艺术家们正在把这种小瑕疵的美学运用到家具、街头艺术、时尚、纺织品等领域。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成为故障艺术运动的有效观众并理性地看待各种形式的故障艺术,参与其中并对其进行评判,决定我们是否被故障艺术领域的不同主张所困扰或启发。随着艺术运动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城市也已经在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了进入电脑屏幕之外的故障艺术的渠道。无论是在通过技术分享、公开展览上,还是仅仅就整个艺术运动提供反馈这一方面。

4.3 找到艺术叙述形式

针对一门艺术,对其发展形态找到合理的叙述定位,对其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一件带有独特的发展叙事的瑕疵艺术,这超越了驱动媒介作为一个整体的默认概念,这将变得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帮助我们突破了所能期待的界限。使得艺术发展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于艺术家,更鼓励他们找到各自叙述特征。对于社会整体的叙述形式,艺术产业链的构造是当今艺术发展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将艺术定位于完整的艺术产业链融合,考虑艺术受众的人群特征和艺术的整个运行模式。过去传统的艺术是一种单一价值链,例如拍卖、收藏等,现应更加推崇城市新兴的艺术综合体项目,具有艺术特色小镇的打造,新一代的艺术乡村的建设,以及艺术区和艺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这些所需要解决的都将是围绕艺术产业链这一整体概念来推动。

5 结论

在时代对艺术潮流的冲击考验下,保持艺术潮流的与时俱进是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时代下全新的艺术潮流,不应只沉迷于一时的狂热,应在艺术形式上寻找创新突破,寻找一种艺术形式正确的叙述形式,积极塑造艺术运动的方向,让艺术健康发展并延长寿命甚至转化为长久的艺术文化。

[1] Keys,Richard B.“Error Message”.Retrieved 15 June 2017

[2] McCormack, Tom (2010-10-13). "Code Eroded: At GLI.TC/H". Rhizome. Retrieved 2016-08-25

[3] 孙立人.造型艺术中的审美需求和观念表达[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39-41. DOI:10.3969/j.issn.1674-6627.2003.01.007.

[4] 汪军.整体观念与造型艺术[J].职业,2013(27):168.

[5] 杨春时.中华美学的审美意识论[J].广东社会科学,2018, (5):163-171.

[6] 丁祥艳.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鲜明特点[J].前沿,2010 (15):112-114.

From Occasionality to Extensive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ult Art

Chen Qia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as a new and representative design style born in the practice of new media visual desig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itch Art has demonstrated the diversity of contemporary art cre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Glitch Art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merging art practice of Glitch Art .It combin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styles of contemporary art to summarize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such as Glitch Art and make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future art.

Glitch Art; Contemporary art trends; The visual arts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3.054

J213

A

1672-9129(2019)03-0153-04

陈强(1995.8—),女,汉族,籍贯:湖南浏阳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工业设计工程,研究方向:产品设计。E-mail:bianjibu20080808@163.com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潮流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潮流
潮流
潮流